股权结构案例分析

股权结构案例分析

ID:81807016

大小:52.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10-13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股权结构案例分析_第1页
股权结构案例分析_第2页
股权结构案例分析_第3页
股权结构案例分析_第4页
股权结构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权结构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股权结构概述股权结构,也称为所有权结构,也即股东所持公司股份比例。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它决定了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换句话说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生作用同时,股权结构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反过来,股权结构也对外部治理机制产生间接作用。股权结构也有不同的分类。按照股权集中度,即前几位大股东持股比例来分有三种类型一是股权高度集中,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二是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以下三是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与之间.若按照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与匹配方式来分类股权结构可以被区分为控制权不可竞争和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两种类型。在控制权可竞争的情况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相互匹配的,股东能够并且愿意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实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控股股东的控制地位是锁定的,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将被削弱。股权结构调整相关案例—四达模式始于年的山东省诸城市国有企业改制,以“先售后股”的股份合作制为改制模式,不仅在诸城取得巨大成功,而且对全国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诸城模式”.年以后,诸城市开始了第二次改制,原有股份合作制的体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诸城的四达公司就是诸城改革的一个缩影.研究和剖析四达模式,对分析诸城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下面分两个阶段、两次改制展开分析。一、四达公司“一次改制改制起因诸城四达公司的前身是国有诸城绝缘材料厂,始建于年月,系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绝缘材料的小型全民企业。几十年来,虽然对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始终处于“步子不大天天走,贡献不多年年有”的小生产状态。计划体制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前年的固定资产不足万元,职工不足人,速度和效益总是在左右徘徊,厂房设备陈旧,产品结构单一,职工年收入元左右。但客观讲,与当地其它企业比较,该企业还是属于本市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之一.机制剖析这里分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分配结构三个方面剖析四达公司股份合作制机制。股权结构企业改制时总股本万元,由全员人购买持有到年经过扩股后企业总股本万元,由企业职工人持有.基于此股权结构,进行如下剖析。①股权单一性。四达公司股权全部由职工个人股构成,职工个人股均为普通股.企业没有设置职工集体股,也不存在社会个人股、法人股、国家股等职工个人股之外的其他股权,即四达公司的股权具有绝对的单一性.②持股全员性。评价持股全员性特别是改制企业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正式职工的持股率,二是临时工与股东职工的比率。四达公司改制时,全厂在岗职工玲人,全部持股,持股率为。退休职工及职工遗属不持股,由公司按有关政策规定,在资产评估时从净资产中一次扣留给公司,由公司继续支付年公司职工人,股东职工人,临时工人,其中股东职工403人中有部分是由临时工入股转过来的。如按正式职工计算,持股率仍为.若把临时工包括在内,职工持股率为。临时工占股东职工的比率为10.42%.由此看出,四达公司从改制到现在,很好地坚持了全员入股的股份合作制原则。

1③持股均衡性。持股全员性和均衡性是股份合作制企业重要的内涵要求。在以往和目前的探讨中,大家几乎都清一色地用最高与最低持股额的倍数关系来评判持股均衡性。笔者认为,这一评判指标是不科学的,应代之以最高持股额与平均持股额的倍数关系,或者更准确一些,引入均方差概念来剖析持股均衡性。根据改制时股权构成,计算出最高持股额与平均持股额之比=8.0/0.92=8。7,均方差=0。890按此计算过程,可以求得年的数据最高持股额与平均持股额之比=29.0/1.31=22.1,均方差=2。26.由此计算结果可知,四达公司改制时最高持股额是平均持股额的倍,小于倍,同时均方差也不大,其股权结构含义是最高持股额很少,大部分职工持股额相等或相近,故由此认定改制时企业持股均衡性还是比较好的.但年扩股后最高持股额是平均持股额的倍,均方差也变大,说明目前持股均衡性变差。少数大股东的份额显著上升治理结构企业改制后,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确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初步形成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分配结构公司章程确定了如下分配结构公司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①弥补亏损②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比例为,当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时可不再提取③提取公益金,比例由董事会决定④按董事会决议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⑤支付股利。法定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的用途,限于下列各项①弥补亏损。②转增股东。经股东会议决议,将公积金转为股本。按股本原有股份比例发给新股或增加原股面值。公益金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公司按股东持股份额分配股利股利率由董事会根据公司的经济效益情况提出议案,由股东会讨论通过。分配形式为现金或扩股。分配股利在年终决算后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四达公司在支付普通股股利时没有进行按劳分红.公司发放股利时,采取不同形式通知股东,并按国家规定对股东代扣个人收入调节税。1996年四达公司绩效更为辉煌,创出全国同行业八个第一①层压制品产量吨,国内市场占有率②实现利润万元③经济效益综合指数④资金利税率⑤成本费用利润率⑥人均创利税万元⑦人均创利润万元⑧人均劳动生产率万元。二、四达公司“二次改制”“二次改制”的起因如上所述,经过今年的发展,应该说四达的改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发展中也显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职工持股的激励强度下降改制后逐年分红,职工分红所得己数倍于职工的股本投入,的一年的分红率就接近,职工实际上己经收回数倍于投入企业的资金于是逐渐降低了对企业的关注程度.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改制时,职工之间持股相对均衡,缺乏适当的持股差距,形成了均衡持股状态下的“搭便车”行为。普通职工不论是从企业职工的角色还是从股东角色上,都感觉自己对企业决策无多大影响,主动关注企业的热情下降,希望“搭便车”。经营者股东虽然有能力影响企业决策,但由于相对均衡持股,所获收益不足以激励其付出高水平的努力。由此形成企业缺乏长久发展动力的局面。

2第二、改制企业的公司形式与《公司法》不符.诸城企业在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时,多数采用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但《公司法》实施以后,这些企业多数不符合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要求.一是股本达不到法定的注册资本千万元的要求二是未经省级政府部门批准,从而不符合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规范。又由于股东人数多在人以上,也不符合有限责任公司的要求.第三、融资和积累方面存在问题。企业股权的封闭性和流动性差,阻碍企业融资和企业间资产重组。税后利润的相当比例用于现金分红,企业难以积累资金。上述问题引起公司管理层的关注。年月份,该公司产品发生严重的市场危机,月利润只有万元,是改制以来的最低点。这成为了“二次改制”的导火索针对这种情况,公司董事会在细致研讨以后,向股东大会提出了以“培育大股东增强经营动力”为核心的企业产权改革方案,并经通过得以实施。二次改制的主要内容该方案打破平均持股的局面,鼓励引导经营者和优秀职工持大股.具体做法一是将改制几年来形成的资本积累,经评估后量化到职工股东名下二是鼓励职工再投入认购新股三是将部分银行贷款转为职工股权这个做法是四达公司最具代表性和创造性的做法,也是其“二次改制”的重点。为加强职工、尤其是经营者的风险意识,使其有压力和动力努力经营,该公司在坚持职工自愿和不改变企业与银行借贷关系的前提下,将企业银行贷款中的万元转给管理骨干和优秀员工,由这些人每月用分红等收入偿还贷款本息,偿还完毕后,获得与贷款等额的公司股权。不过公司自职工认购贷款之日起视同其拥有等额股权,按职工新增股权进行分红,在这万元贷款中,公司名“两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自愿认购万元,占名中层管理人员认购万元,占名生产骨干和名优秀员工认购万元,占。经过“二次改制”,四达公司总股本由改制时的万元增长为万元。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所持股份占总股本的,其中名董事会成员持股万元,占。董事长和另一名董事的持股均在万元以上,形成了经营者控股的局面,这一方面使经营者有动力付出高水平的努力,另一方面还款的压力也迫使其努力经营。经测算,公司如果月利润少于万元,分红将不足以支付贷款利息,高于万元才有还本付息的能力。因此,只有多创利,多分红,刁`能减轻负债压力、获得高额回报。在实施完改制的头一个月,即年月份,在公司产品两次下调价格的情况下,公司实现了万元的利润,走出了低谷。评价诸城四达公司以出售改制为内容的改革,实际上使国有资本退出来,又能重新投资,形成了一种进退机制。相对于原来只能进、不能退而言是一个巨大进步。在国有资产的退出过程中,没有逃避银行债务,而是富有成效地提高了债务的清偿率没有造成失业,而是不断增强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另外,这一模式还很好地处理了改制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实现了企业效益的快速增长。四达公司的改制是诸城模式的一个缩影。正是基于这一模式的这些优点,才使得诸城模式成为全国模仿的范本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二次改制"使经营者阶层成为控股层,解决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问题,一方面让经营者承担更大的经营失败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也给与其经营成功以丰厚的回报,使普通股东相对较多的搭经营者股东的便车。这样在股权激励上,又分开了层次,使每个股东都明白自己的收入来源于自己的努力,更使经营者股东明白自己的责任,使之不感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相称,从而使其悟尽职守,努力搞好企业。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能充分体现其积极性,例如能较好的解决企业初级阶段融资困难的问题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发扬其主人翁精神等。但是随着企业营业规模的扩大、人员队伍的壮大及盈利能力的提升,这种高度分散型的股权结构反而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实际损害了股东可获得的利益。股权高度分散对企业的影响具体如下:、决策难、管理难

3过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会增加公司的决策成本,因为公司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股东众多,个人想法各有不同,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者要形成统一的意见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确定,使公司丧失了许多发展的良好机会,有些决策即使勉强通过也会由于众多的反对意见而不能得到有效执行。随着企业逐步建立规范的经营制度和管理体系,有些员工缺乏对某些问题的专业认识,因此做出决策可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实行职工持股会的企业,员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既是雇员又是老板,给管理带来困难,尤其在企业规模一定,职工拥有的股权份额过高的情况下,职工容易以老板和股东的身份存在,给正常的企业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秩序混乱。、搭便车、偷懒对于采取职工持股会形式的企业来说,普通职工持股均化也会带来搭便车,偷懒的问题。因为与企业家相比,职工通常不愿意冒险,更多的看重短期的、安全的投资收益,对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不够关心,以致人们参与重大决策时做出的选择通常向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倾斜,这样就不利于企业的投资和长远发展.同时,员工的股权收益与企业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有关,而与个人的能力联系不大,因此容易诱发员工采取偷懒或其他消极的搭便车行为,对公司管理和公司效益产生负面影响。管理者激励、风险问题过于分散的股权对管理者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经营者所持股本份额不大,缺少足够的责任感和压力感,因而企业很难激励经营者的经营积极性,不能使他们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相联,从而企业长期战略的规划就会受到束缚,缺乏继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单个股东缺乏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因为股东监控带来公司绩效的改善是一种人人皆可享受的公共物品,而监控成本却由监控者本人承担,因此分散的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监控作用就会变弱,从而增加了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不利.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融资困难中小股东更倾向于自身短期的利益,缺乏对企业长远的认识,因此在企业实现盈利时更看重分红而不注重资本的积累同时股权结构封闭流动性差,这样就使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融资出现一定困难。小结通过以上理论、实证研究及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中国的公司而言,较为理想的股权结构既不是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也不是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而是股权相对集中.第一大股东的存在与公司的经营绩效正相关,能促使公司经营业绩提高。同时,控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控股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就越有监督公司经理人的愿望,而且他们也有能力承担相应的监督成本。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