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

ID:81546902

大小:94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3-06-09

上传者:U-137310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1页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2页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3页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4页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5页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6页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7页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8页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9页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_第10页
资源描述:

《黄子轩毕业论文终稿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摘要民间美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主要由劳动人民根据生活环境、民族特色和生活需要创造出的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美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代表了中国各个地区的多样性文化。民间美术作为一种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育中,不仅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和学习地域文化的精华,更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地方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地民间美术的特色制定教学方法,将民间美术知识在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中进行研究运用。可以通过与学校当地的民间美术传承人和实践基地进行合作,对美术教师进行培训,增加美术教师的民间美术知识,并开展民间美术展览和实践操作等形式,将民间美术引入课堂。以此促进小学生审美品位、动手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性4

1AbstractFolkartinChinahasalonghistory,isaspecialartform,mainlybythesocialworkingpeopleaccordingtothelivingenvironment,nationalcharacteristicsandneedsoflifecanbeusedinthelifeoftheartform,withdistinctnationalregionalcharacteristics,onbehalfofthediversityofChineseculture.Folkartasavery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theintroductionoffolkartresourcesintoprimaryschoolarteducation,notonlycanmakestudentsfullyfeelandlearntheessenceofregionalculture,butalsocancarryforwardth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Arteducationshouldpayattentiontothedevelopmentoflocalfolkartcurriculumresources,accordingtothephysicalandmentaldevelopmentofprimaryschoolstudentsandthecharacteristicsoffolkartinthelocalcharacteristicsofthedevelopmentofteachingmethods,thefolkartknowledgeintheprimaryschoolarteducationcurriculumforresearchandapplication.Wecancooperatewiththelocalfolkartheritageandpracticebaseoftheschooltotrainartteachers,increasetheirknowledgeoffolkart,andcarryoutfolkartexhibitionsandpracticaloperationstointroducefolkartintotheclassroom.Topromotetheaesthetictaste,practicalability,creativityandotheraspectsofth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primaryschoolstudents,carryforwardthe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Keywords:folkartsandcrafts;arteducationinprimaryschool;innovation4

2目录摘要1Abstract2引言4一、小学生美术教育的特点及重要性4(一)对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5(二)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6(三)对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感的培养6二、民间传统美术在小学生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7(一)提高对当地民间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7(二)增强学生对当地民间美术的了解8三、如何运用民间美术在美术课堂——以扎染技艺为例9(一)扎染历史文化和技术特色9(二)当地学校引入扎染艺术的重要性10(三)扎染技法介绍11四、结语16致谢17参考文献184

3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美术教育已经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美术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由美术绘画到综合材料的运用,由最初的教授美术技巧发展到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更加重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民间美术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对于社会的认知和审美观念,民间美术作为地方人民文化传承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应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小学生处于学龄期,是培养其各方面能的基础时期,若正确引入民间美术课程资源进入小学美术课程,不仅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感受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更能弘扬优秀中华文化。4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内容也在进行创新改革,积极将民间美术引入小学美术课程中,将美术工艺与中华历史文化进行结合可以提高美术课程的文化内涵,充实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艺时也能开阔眼界,感受地方民间的传统优秀文化;例如闽东地区的小学将畲族服饰文化通过“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引入美术课堂,学生不仅可以发挥创意设计属于自己的畲族服饰,更能够通过畲族服饰文化了解畲族的起源历史、文化底蕴、民族特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和感受当地地域的特色文化,培养其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传统文化也能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推广,例如当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完民间美术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外拓展的课后作业,完成其他相关衍生品的制作,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民间美术文化知识分享给自己的家人,以此拓宽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渠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小学生美术教育的特点及重要性美术教育是实施义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视觉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态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17

4杨景芝教授对于中国儿童绘画能力的分析与观察,小学生处于意象表现期与视觉写时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意象表现期的儿童的特点为:根据观察描画物象特征,并把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进行意象表现。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23视觉写实期的儿童特点为:通过感官认识对实物进行具体描画,注意描画物象细节,力图真实的反映现实。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23这两个时期的儿童绘画的共同特点都是离不开具体物象,所以小学生的美术教育多以生动形象的实物或模像展现给学生,教师通过这些具体物象的讲解、分析和示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这些事物有什么内涵,有什么意义,以此培养其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一)对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发展审美认知能力。审美认知能力对小学生是十分重要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对教师与学生都做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不同学段的美术教学中,达到一定的目标。美术认知不仅包括学生的绘画创作方面,同时包括美术画家、美术流派、美术作品欣赏等,学生通过教师的间接经验和自己动手创作的直接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认知能力。所以对于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具体物象为基础,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并结合实践创作从多种感官对审美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精彩的戏曲》一课,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了解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欣赏戏曲文化,讲解戏曲中不同面部妆容的含义,并在欣赏过后让学生根据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创作一张属于自己的戏曲面具。结束时布置课后拓展作业,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是否还有像戏曲妆容一样,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意义的民间艺术。学生通过对戏曲的学习,了解到戏曲的相应知识,知道戏曲所表达的生活的内涵,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进一步提高审美认知能力,体会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意义。17

5(一)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美术课程基本理念,美术课程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与生活,课程内容注重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通过美术课程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978730313332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培养其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世界观。所以小学生在美术课上通过绘画和欣赏不同时代、地域和文化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力,了解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课程《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这一课,教师引领学生欣赏唐寅的《菊花图》、陈洪绶《瓶花图》、徐渭《菊竹图》等名家所画的花,并与现实生活中的花进行对比,讲解在艺术家的眼中的花都有些什么样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于花的看法,看看还有哪些事物经常被艺术家用来抒发情感,试试自己是否也能为生活中的事物赋予属于自己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主动去发掘生活中的感动。(二)对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感的培养美术不仅仅只有绘画这单一的内容,同时手工、行为艺术等也是美术教育的内容之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特意将美术学习活动分为了四个学习领域,其中一个学习领域就是“设计·工艺”学习领域,这个学习领域以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内容更是与生活紧密联系。978730313332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学生不仅在绘画时可以提高对笔、色彩的把握能力,还能提高对手的控制力,并在设计立体造型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心理学将人的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就包括空间知觉,小学年龄段正是儿童各个方面发展的关键期;美术学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二维绘画和三维空间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在空间上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美术绘画、动手方面的能力,使其更好的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更能发展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17

6一、民间传统美术在小学生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美术课程内容要与生活紧密联系,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978730313332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民间传统美术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被称为历史的活化石。民间美术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对于社会的认知和审美观念,内容并且不仅只有单一的绘画,更是包括历史文化,情感态度和先人们的经验积累,如:年画、版画、剪纸等等民间传统美术都有这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阶段正是接受良好教育的关键时期,现代美术教育在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技法的同时,可注重传统民间美术的培养。美术教育家徐悲鸿说过:“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可采入者融之。”民间传统美术应该在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小学美术课程应该选取民间传统美术中的优秀部分,不仅符合课程标准,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一)提高对当地民间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张道一教授给民间美术下过定义:“民间美术是一个特殊的范畴,特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由深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应用、欣赏并和生活完全融入的美术形式。”刘大庆.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民间美术是由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经验和个性特征融为一体的美术表现形式,是所有美术表现形式的源泉。民间美术包括许多内容,如:工艺技巧、文化内涵、造型样式等,是中国各个民族的智慧文化结晶,随着民族的发展代代相传,不断丰富,集实用性、功能性和审美性为一体。在中国民间美术的品种有很多,如:年画、版画、扎染、剪纸、皮影戏等。现代小学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文化与生活,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程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民间美术多样化就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因此将民间美术引入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不仅给了学生更多17

7关注生活中美术现象的机会,同时也能学习到不同寻常的、多样化的美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美术符号储备,拓展知识面,提高创造力。民间美术的很多形式都是手工与绘画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时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剪纸艺术时,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创作技法、寓意内涵等知识,学会剪纸的基本技法,知道剪纸艺术是我国的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扬名海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菲律宾等多个国家都喜爱剪纸艺术。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优秀文化深厚的底蕴,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间美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更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对小学美术教育的一种创新。(一)增强学生对当地民间美术的了解民间传统美术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域的民间美术也不同,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自己的特点,并且常常与美好的生活寓意相挂钩;如剪纸里不同纹样代表的寓意不同,像“石榴”和“蝙蝠”形代表“多子多福,桃子代表长寿等,这些美好的寓意又在不同的民间美术中相互贯通,所以学习一种民间美术相当于同时了解其他民间美术的一些特点。将地方民间传统美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还能让学生学习到当地民间美术的技法、特点、寓意等知识。以畲族为例,畲族居民居住在福建、广东和江西交界的地方,到了宋代时期陆续向福建中部和福建北部迁徙,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在闽东并定居。畲族的传统服饰是畲族文化的代表,从古代延续至今,在材料上、色彩上、装饰上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材料上,早期的畲族服饰以苎麻为主,产量大,一年可以收获三次,经过加工后制成的麻料十分吸汗透气,清爽凉快,且不容易弄脏,所以畲族人民在经过筛选、对比后选择了这种材料作为畲族服饰的原料。畲族服饰在色彩上多以黑色和蓝色为主,红色为辅,这是由于畲族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劳动条件决定的,黑色和蓝色代表着一代一代畲族人民的环境记忆,寄托着对于祖先们的思念和缅怀。服装不仅只有这几种颜色,畲族服饰会添加畲族人民喜爱的装饰纹样,并将不同的颜色加入其中。颜色的17

8选择是具有寓意的,如红色代表太阳、绿色代表草地等,畲族人民会在服装的色彩中给予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服装的色彩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畲族人民在图案装饰上,会在服装上进行刺绣装饰,添加图案纹样,如龙凤、梅花、牡丹、喜鹊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并伴随单独纹样、连续纹样等配合。象征表达畲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畲族的汉化,畲族服饰上的刺绣装饰也随之变化,近代畲族服装上的装饰也会添加一些汉字作为装饰,这是很明显的汉化特征。畲族服饰只是畲族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就包含了许多民族内涵在其中,无论是从历史、色彩、造型甚至一缕纹样都有着浓浓的文化情谊。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畲族服饰,不仅可以学习到畲族服饰特点,还能通过对服饰的学习了解闽东地区畲族的文化历史,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加热爱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的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涵养人文精神,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中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与生活的基本理念。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课程《绣在衣服上的故事》一课,闽东地区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课程内容做修改,将课程里面的苗族服饰替换为闽东畲族服饰,在课堂上像学生讲解畲族服饰的样式、色彩、材料、文化底蕴等知识,并结合闽东地区畲族演变的历史,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长的地方的文化底蕴。在课程的结束时布置课外拓展作业,回家后再了解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的传统服饰有什么特色和文化底蕴,不仅可以学生巩固本地区民间美术的了解,还能让学生关注更多的民族文化。教师在课上学习完相应知识后,可以与家长进行对接,让家长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当地畲族文化馆感受上课所亲身感受学习的东西,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续性。一、如何运用民间美术在美术课堂——以扎染技艺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选择难度不同的民间美术进行教学,笔者以传统扎染技艺为例。(一)扎染历史文化和技术特色学习扎染技术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17

9扎染又名绞缬,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东晋时期扎染工艺已经成熟,当时的扎染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纹样,如:梅花、海棠花、蝴蝶纹样等;也有比较复杂的整幅图案。南北朝时期被广泛运用在女性服装上,唐宋时期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传更广,明清时期云南洱海白族地区扎染技艺为全国领先。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代扎染技艺以云南省大理周城和四川省自贡市为代表,周城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有专门的扎染工厂和妇女工作者,其扎染产品不仅在国内深受赞扬,同时远销海外英国、美国、菲律宾、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颇具文化影响力。2006年,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区为云南省大理市、四川省自贡市。在古代,扎染艺术的运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嫁妆和服饰。古代女子在出嫁时会用扎染技艺为自己制作衣服、裙子、被褥等生活用品,女子的家境越好所使用的材料品质就越高,一般家庭用的是白棉布,官府豪门的女子则使用丝绸。平常在家的妇女也会运用扎染技艺为自己的家庭制作日常服饰。所以扎染技艺的传承具有丰富的生活含义和文化底蕴。扎染艺术除了云南大理和四川自贡的以外,彝族、苗族、傣族、阿昌族等多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扎染。随着扎染技艺的广泛流传,海外国家也学习到了扎染艺术,较具代表性的有日本扎染、印度扎染,其中印度扎染制品产量为世界第一。现代扎染技艺在传统扎染技艺上做出了创新,将扎染艺术运用到各种材质的衣服上,打破了传统扎染的材料限制。扎染技术特色的是它灵活多变的图案纹样,操作者可以根据捆扎方式的不同来塑造不同的图案,颜色的深浅也可以自行决定,能极大程度的发挥操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不同民族的图腾信仰也可以通过扎染图案来表示,例如白族的图腾为蝴蝶,所以在白族的扎染艺术品中经常可见蝴蝶纹样,代表着白族的文化传承。(一)当地学校引入扎染艺术的重要性扎染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以白族扎染艺术为例,白族扎染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已经不是单纯的为白族人们制作日常衣服使用的技术,而是被赋予了白族民族文化,起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凝聚了白族生活环境的状况、审美特征、手法工艺和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寄托。17

10白族人民使用的是自织的土布,染色原料采用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进行萃取所获得的的靛蓝色染剂,这种染剂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保存,确保染剂中的微生物可以存活,这样才能保证染出的织物不褪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制作土布和传统染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现代扎染艺术会选择在染料上进行替换,并更多的使用机械印染工艺。这就相对缺少了传统扎染工艺的味道和手工扎染的不确定性。小学美术课程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要起到对生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用。当地学校可以通过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引进扎染技术教学资源,创新美术课程内容,如:将当地扎染技艺总结成地方教材或者校本教材,与国家美术教材穿插进行教学。通过美术课堂的教学,引导当地的小学生了解自己所处地区民族独有的文化传承,切身感受扎染技艺的生动有趣和白族文化底蕴,以此推广传统扎染技术,让学生成为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人和推广者。同时民间美术所具有的个性特色也会打开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一)扎染技法介绍扎染材料如下:织物(纯棉、麻、丝织品均可)、扎染染料(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准备)、食盐(促染用)、水桶两个(一个装染料,一个装清水)、橡皮筋、木架子、木片、橡胶手套、小石子。扎染的过程时将织物进行捆扎折叠,用皮筋或夹板进行分隔,再将其浸入装有色浆的大缸中浸泡染色,最后拿出解开皮筋夹板,晾干后就可日常使用了。扎染的步骤大致可分为五步,折叠——结扎——染色——清洗——晒干,若条件允许的情况可加一步熨平。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选取难度不同的结扎技法进行教学,以下介绍几种折叠结扎方法:1.圆扎法在织物上选取一点(尽量靠近中心),旋转成条状后再用橡皮筋一圈一圈扎紧,橡皮筋的间隔不同,染出的条纹间隔不同,学生可根据17

11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如图一所示。2.叠扎法扎染中使用最广的扎法,有对称折法,操作者将织物进行对称式折叠,方向随意,可配合不同形状的木片夹在织物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可参考图2;放射折法,选取织物的一角不断对折,间隔大小不同会使最后的效果不同,如图3所示。3.结扎法将织物对折成长条形状后,每隔一段距离打一个结(也可以放小石子在里面,直接用橡皮筋固定),或用橡皮筋进行固定。也可以选取任意一处地方扭出一个结用橡皮筋进行固定,如图4所示。4.随意揉叠扎法17

12操作者可将织物随意揉折,此方法出来的效果具有随机性,如图5所示。在对织物结扎完成后放入清水桶中将其浸湿,稍微拧掉一些水后放入染色桶中进行染色,过程中加入些许食盐促进染色。传统扎染的色彩以靛蓝色为主,原料为板蓝根、蓼蓝、艾蒿等天然植物萃取浸泡的靛蓝溶液,这种纯天然的植物染料对人体是无害的,放置时间越久,染缸里的微生物越多,色彩效果越好。但是在课堂上教学可直接选取靛蓝色染色剂或者其他颜色的染色剂,更加方便快捷。在课堂教学过后,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尝试带领学生去扎染实验基地,进行真正的扎染操作,感受传统染料与现代染色剂之间的区别,体会文化生活。在浸染10—15钟后便可将织物拿出(浸染时间越久颜色越深),拿出时会呈现绿色的状态(如图6所示),之后再放在清水桶轻轻搓洗后稍微拧干挂在通风处晾干,晾干后扎染作品便成功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扎染这一项平时生活中不常见的美术形式表达出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很多学生在听完扎染的历史文化后才知道,自己所生长的地方还有如此有趣有内涵的美术形式,才知道艺术就存在于自己身边。在创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有序进行创作,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感知17

13能力和对手的控制力有所不足,所以对于扎法的掌握还不够,如:选择夹板叠扎的学生,对于木板的松紧程度把握不好,导致染完后,夹板内部的布渗入太多颜色,留白区变少;选择结扎法的学生,无法准确的将结扎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具体扎多大的结也会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况。其它较为简单的扎法出现问题不大。但是小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对扎染色彩的选择上不局限于传统的靛蓝色,更多倾向于自己喜爱的颜色。评价环节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学生们对于分享环节十分期待,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上台分享都十分热情,能联系扎染艺术的文化寓意,为自己的扎染制品赋予寓意,如:花瓣纹样代表太阳,蝴蝶纹样代表自然等,尖刺纹代表草地等。学生的作品相对于平常的美术作品更附有自己的情感,知道艺术品不是画一副画这么简单,只有倾注自己的情感和赋予了美好的愿望的作品才能被叫做艺术品。在认知上,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也有所提高,至少了解到当地这个民族有什么技艺传承、简单的发展史、审美特征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从创作意图、结扎方法、感受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评价进行完善,并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向家长介绍自己的扎染制品的技法和寓意,并查找其他地区的扎染艺术和白族扎染艺术有何不同,以此促进学生更加深入主动地去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课程结束后可以选择举办一个小型校园展示会,并通过网络对作品展进行宣传。民间美术课程相对于国家美术课程会更加复杂,特别是在动手操作环节和民间美术的历史文化上,需要教师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在备课时准备更多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在讲解时具有人文气息,不出现“照着书读”的情况。其次是扎法上的示范,要熟练上课要教学的每一种扎法,确保不会出现在教学生时出现舌尖现象。所以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于当地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同时也会提高教育者对于民间文化的认识。扎染艺术是通过不同的结、扎方法,创作出具有不同特色的图案纹样,但是无论是圆形、放射形都是具有一定的规律,如:放射形变化的间隔一宽一窄,两宽两窄等都是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并在这种节奏中找到平衡,让人看上去不会觉得头重脚轻,虎头蛇尾。任意的揉叠织物所产生的图案纹样,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存在,罗恩菲德17

14在《创造与心智成长》中提到,艺术在教育上是属于情感方面的因素,创作者可以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任意揉叠也包含着当时创作者的心态,这种心态就表现在抽象的花纹上。所以在看这种抽象花纹时可以感受到创作者的内心韵律与节奏,这种节奏会在这张织物上以相对平衡的方式表现出来。小学生们的创作也是如此,在创作扎染制品时会将自己的情感态度注入其中,作品就会呈现出学生当时的心态。例如选择任意揉叠法的学生在创作时一般都比较富有激情,选择结扎法的学生一般都是比较认真平静的学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见到新形式的美术时都会比较激动。扎染艺术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变化,最简单的折叠法、最随意的揉叠法,出来的图案纹样都是不同的,不确定性的图案体现在扎染艺术品的每一个角落,而这种变化出现在有限的织物上时,便达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让人看上去感受到这是一件既有变化有和谐的艺术品。不同的结扎松紧度,浸染出的颜色深浅变化不同,大小面积也不同,但是这种不同依然遵循着由浅到深,或者由深到浅的统一变化,保持着节奏韵律感。如:圆扎法就是用多个橡皮筋进行结扎,橡皮筋的间隔越近,浅色的地方也就越多,越紧浅色的地方也越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扎染艺术的套色使用也随之出现,如:圆扎法可以将扎住的地方放入黄色染色剂中,底下的裙摆放入蓝色染色剂中,最后会得到三种颜色,结扎处为黄色的变化,裙摆位置蓝色的变化,两者交界处出现绿色的变化。正是这种多样不确定的变化赋予了创作者无限的可能性,给予了创作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变化法则来表达心中的思想感情与创意,最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让学生领悟美的法则。一、结语民间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文化的传承,代表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记忆和情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个性。将民间美术运用于小学生的美术教育中,可以对小学美术课程进行补充,美术国家课程体现了美术教育的大方向,但是相对缺少了本地的艺术特色,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加入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17

15可以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发现生活中美的现象,实现关注文化与生活的教学理念。民间传统美术在小学生美术教育中的实施还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很多学校还难以普遍开展,如:扎染艺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定大小的场地空间,传统正宗的染色剂不好取得,所呈现的效果也会有一定差距。所以学校可以与当地民间美术传承人、实践基地等各方面进行合作,让学生尽可能的体会原汁原味的民间美术传承。总之,民间美术对于小学生美术教育的创新是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符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性质、课程资源建议等多方面的要求,符合各个美术学习领域的特点,特别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提供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生活等方面向综合的活动。民间美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延展了美术课程内容,实现现代美术课程内容与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做到真正的综合发展。学校要重视对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率,让学生可以受到优秀中华文化的熏陶。致谢时光如歌,岁月如梭,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大学期间不仅学习到了一定绘画技巧,也累积到了一定的教育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感谢谢桂老师对我的论文写作给予方向和指导,感谢艺术教育所有老师,希望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跟艺术一样是彩色的。17

16参考文献[1]VictorLowenfeld.创造与心智成长[M].王德育译.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1-130[2]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1-116[3]段阳.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4.[4]刘大庆.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5]王芬.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知识经济,2011(04):179.[6]赵同.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亚太教育,2015(21):17.[7]查海燕.扎染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意义[J].智库时代,2019(14):126+148.[8]黄玲.传统扎染工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8.[9]陈栩.福建畲族服饰文化传承及发展[J].服装学报,2017,2(01):55-60.[10]林荣妍.形式美的法则及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09,26(04):72-75.[11]李文宇.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