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

ID:81522231

大小:139.5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3-09-05

上传者:155****7842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1页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2页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3页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4页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5页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6页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7页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8页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9页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_第10页
资源描述:

《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社区诊断报告(2018)上报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

1电子邮件:2020年4月

2目录一、深圳市坪山区概况1(一)自然环境2(二)人口特征3(三)经济状况5(四)文化教育6(五)体育健身6(六)社会保障6(七)卫生资源7二、社会诊断7(一)居民生活质量7(二)社会环境分析9(三)社会动员与社区组织10三、流行病学诊断10(一)主要的健康问题——慢性病10(二)慢性病的发现10(三)慢性病的管理10四、健康相关行为诊断11(一)吸烟行为11(二)饮酒行为12(三)饮食行为13III

3(四)身体活动13(五)超重与肥胖14(六)慢性病健康相关行为干预15五、教育与生态诊断16(一)倾向因素(个体心理因素)16(二)促成因素(微观环境因素)16(三)强化因素(宏观环境因素)16六、管理与政策诊断17(一)组织评估17(二)资源评估17(三)现有的政策状况18七、小结19(一)主要发现19(二)主要建议19八、附件:主要指标及定义20III

4一、深圳市坪山区概况2009年6月30日,坪山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是继光明新区之后深圳设立的第二个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功能区。被市委市政府赋予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新的区域发展极”的历史使命,是实施深圳“东进战略”的桥头堡,深圳未来三十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地,也是推动深圳新一轮急剧式、突变式增长的重要动力源。2016年9月,国务院批准以坪山新区为基础组建新的行政区,将原坪山新区坪山、坑梓两办事处重新整合组建坪山、马峦、碧岭、石井、坑梓和龙田等6个街道办事处。2017年1月7日,坪山区正式揭牌成立,从功能区升格为行政区,标志着坪山区进入新的跨越发展时期。2018年的坪山区主要社会发展指标见表1。新成立的坪山区以“东进战略”为机遇,将大力推动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大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着力补齐城市管理治理短板,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和土地空间优势,以建设坪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手,推动坪山产业发展再上新能级,加快打造深圳东北门户和辐射粤东的区域增长极。表1坪山区发展概况(2018年)序号项目内容1总面积166平方公里2区划坪山坑梓2个街道共23个社区3常住人口44.63万人4户籍人口7.4万人5生产总值701.66亿元6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3.05亿元7农业总产值1.36亿元28

5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80.77亿元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0亿元11财政总收入45.47亿元12公共财政预算地方本级收入43.5亿元13进出口总额140亿美元1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34亿美元15学校数(包括幼儿园)104所16在校学生数7.13万人17教职工数2979人18在园儿童数1.89万人19专利申请总量7648件20专利授权量3498件21标准体育馆4个22卫生医疗机构数100个23卫生技术人员2186人24公立医院床位数1002个2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2平方米26绿化覆盖率57%2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7天28

6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万元29恩格尔系数35.1%30社保基金征收总额31.14亿元31社保基金支付总额6.35亿元(一)自然环境坪山区地处广东省深圳市东北部,东靠惠州大亚湾石化城,南连具有优美原生态的大鹏半岛,西邻世界最大的单体港——盐田港,北面是商贸发达、配套齐全的龙岗中心城。自然地形主要为浅丘陵和盆地,地势舒缓,西南高,东北低,中部东西走向为宽谷冲积台地和剥蚀平原。全区范围属于岩溶地质,分布石岩系石磴子组灰岩。深圳市主要河流之一的坪山河贯穿全境。北、东、南三面,有规划建设中的坪山-龙岗城市绿廊、坪山-坑梓绿廊、聚龙山湿地生态公园、马峦山郊野公园,呈环抱状。生态控制用地88.89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53.2%,河湖水面10.03平方公里,占总用地6%。全区属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型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3℃,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40天,无霜期为335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气候温和,春秋相连。辖区共有各类公园70个,其中市政公园5个、社区公园49个(其中广场8个),规模较大的市政公园有聚龙山生态公园、燕子岭生态公园、中心公园、五马峰公园等。2015年对市政公园进行改造提升,统筹推荐绿化项目5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全区累计绿化面积756.8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8.9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平方米。新建泰禾、牛角龙、李氏宗祠3个社区公园,占地17.19万平方米,投入2929万元。28

7全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有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处理量8208.83万吨。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9μg/m3,二氧化氮平均值为28μ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值为60μg/m3,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值28.5μg/m3,空气综合污染指数3.64,环境控制质量优良天数336天,其中达到Ⅰ级天数130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2.3%。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57.8分贝,交通干道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65.9分贝,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二)人口特征2018年末常住人口44.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3万人。常住人口占深圳市总常住人口的3.42%,在深圳各区中排行第八,仅高于盐田区、大鹏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在深圳市为人口较少的区。其中,户籍人口7.4万人,占常住人口16.58%非户籍人口37.23万人,占常住人口83.42%。在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有55个,共39516人,其中以壮族、苗族、土家族和彝族居多。各年龄段人口构成比分别为:0~14岁5.52万人,占总人口的12.37%;15~64岁人口38.36万人,占总人口的85.95%;65岁以上人口0.75万人,占总人口的1.68%。常住人口死亡率为0.98‰,自然增长率为15.12‰。全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1.08岁。图1坪山区行政区划图28

8(三)经济状况2018年坪山区GDP总量为701.66亿元,在深圳市排行第八,高于盐田区、大鹏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占深圳市总GDP的2.90%,经济水平较低,但增速在各区中排行第三,增长较快。坪山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超过2000万人民币)760家,其中大型企业29家,中型企业96家,小型企业37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80.77亿元,占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5.15%。2018年,辖区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66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同比)10.5%;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增长9.0%。2016年财政总收入45.4656亿元,比上年降低4.4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本机收入完成36.31亿元,增长35.1%。财政总支出107.01亿元,继续加大对民生和基层的投入,共安排九类民生支出85.6亿元,增长4.90%,占地方本级支出的71.6%,百姓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环境等民生问题,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3.0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6.05万元,比2017年增长3.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37元,同比增长9.2%。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7935元,同比增长8.0%。恩格尔系数35.1%,据联合国划分标准,辖区居民生活进入相对富裕水平。(四)文化教育28

92018年末,全区普通教育学校及幼儿园104所,在校学生数7.135万人,教职工2979人。其中,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48448人,同比增长14%;中学在校学生数14831人,同比增长11%;在园儿童18977人。区内既有深圳百年老校——光祖中学,又有快速崛起的现代化高中——坪山高级中学,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全区各类群众文化设施86处,其中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坪山分管1处,博物馆2个(和畅园博物馆),党史教育基地2处(东江纵队纪念馆、光祖中学),办事处文化站2个,三级公共图书馆室8个,影剧院1个,歌舞娱乐场所17个,书刊零售点7个,文化活动中心23个、2000平方米以上群众文化广场2个,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497平方米,与全市基本持平。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17处,其中古建筑7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31处,古墓葬6处,古遗迹4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其中省级2处,市级2处,区级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其中市级1项、区级3项。有社区文艺团队23个,群众文化骨干230人,文化志愿者360余人。全年开展“关爱劳务工”文艺巡演等群众性活动2000场,广泛、持久开展“世界读书日”、“深圳读书月”等全民阅读活动。(五)体育健身全区各类体育设施622处(套),其中标准体育馆4个,综合运动场20处、篮球场190处、足球场23处、体育馆6处、健身路径190套,文体广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桌球室、活动中心、健身房、棋牌室等共112处。有体育社团18个,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00名。全年组织举办品牌群众体育活动24余项,参与活动20000人次;组织参加各类竞技体育赛事40次,参赛运动员352名;获市级以上奖牌41枚,其中金牌17枚、银牌18枚、铜牌6枚。引入高端体育赛事,举办网球ATP男子挑战赛以及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赛等国际国内大赛,荣获“广东省智力支撑”荣誉称号。(六)社会保障2018年户籍登记失业人数162人,登记失业率为0.71%,低于深圳市城镇失业率2.29%的水平,在深圳市乃至全国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社会保险参保单位14199家,参保人数31.38万人;各项社会保险费征求总额为31.14亿元,支出各项保险总额6.35亿元;保险受益人数8.5117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6.61万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22.92亿元,基本养老保险支出2.43亿元,养老保险受益61390医疗保险,参保人员31.6万人,征收医疗保险费5.4亿元,医疗保险支出2.31亿元,医疗保险受益120.07万人次;工伤保险,参保人员31.38万人,征收工伤保险金0.56亿元,工伤保险支出0.80亿元,受益722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31.01万人,征收事业保险金1.15亿元,失业保险支出3179万元,失业保险受益16506人次。(七)卫生资源28

102018年末,辖区医疗卫生机构100家。其中,区级医院3间,民营医院0间,妇幼保健医院1间,卫生监督所1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挂慢性病防治中心、健康教育研究所)1间,综合门诊部6间,社区健康服务机构30间,其他医疗机构59间。卫生工作人员数(在岗职工)25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86人,其他技术人员93人,管理人员166人,工勤人员144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生810人,注册护士928人。全区拥有公立医院床位数1002张。病床使用率87.17%,病床周转次数39.89次。全年全区总诊疗人次246.7万人次。其中,门诊人次209.22万人次,急诊人次17.99万人次。全区住院人数3.7万人次。每诊疗人次费用294.31元。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7.38日。每出院者费用9250.28元。在社区卫生方面,按照实有人口开展社区健康服务工作,区财政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按实际管理人口拨付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达到4556.36万元/年,近60万户籍或非户籍人员同等免费享受十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前随访服务3863人次,增长90.92%,产后访视4177人次,增长93.38%;高血压管理1.17万人,增长7.91%;糖尿病管理1872人,增长20.39%;重性精神病管理907人,下降9.26%。二、社会诊断(一)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系统显示,2015年坪山区死因前六位疾病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泌尿生殖系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因不明等,占到总死亡人数的81.60%。在70岁之前死于心脏病、肺病、脑卒中、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即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4.95%,远高于深圳市6.77%的平均水平。2016年全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为79.75/10万(标化率为295.15/10万),死亡率为19.10/10万(标化率为112.55/10万)。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为41.31%,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1.94%和8.75%。表2.3坪山区2015年居民死因顺位构成一览表疾病名称例数构成比%顺位心脑血管疾病6843.4128

11恶性肿瘤3817.922损伤和中毒188.493泌尿生殖系疾病136.134呼吸系统疾病125.665死因不明125.666合计17381.6-在居民死亡年龄分布方面,85岁及以上居民死亡89例,占41.98%,35及以上居民死亡204例,占死亡人口的96.23%。35岁及以上人口是坪山区主要死亡危险人口(表2.4)。表2.42015年坪山区居民年龄别死亡分布情况年龄组例数构成比顺位0~00105~41.89715~10.47925~31.42835~104.72645~2511.79455~3014.15365~188.49575~3215.09285~8941.98128

12合计212100.00-2018年,坪山区有产科医院3家,产科医生43人,助产士25人;产科床位84张,儿科(含新生儿科)床位117张。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9.54%,比上年增长0.56%。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8.64%,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2.94‰。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及妇女病查治项目,完成4004例,其中乳腺癌筛查3121例,宫颈癌筛查3801例,对阳性患者进一步确诊及转诊。免费婚检及户籍第一胎孕优检查1167人(新婚夫妇1888人),检查率61.81%,比上年增加3.73个百分点。产后抑郁筛查与干预项目,筛查应查人数6349人,实际筛查5549人,筛查率87.40%,筛查阳性165人,阳性率2.97%,阳性追访人数135人,追访率81.82%。(二)社会环境分析经济指标:2018年财政总收入45.4656亿元,比上年降低4.4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本机收入完成36.31亿元,增长35.1%。财政总支出107.01亿元,继续加大对民生和基层的投入,共安排九类民生支出85.6亿元,增长4.90%,占地方本级支出的71.6%,百姓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环境等民生问题,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3.0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6.05万元,比2017年增长3.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37元,同比增长9.2%。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7935元,同比增长8.0%。恩格尔系数35.1%,据联合国划分标准,辖区居民生活进入相对富裕水平。文化指标:2018年末,全区普通教育学校及幼儿园103所,在校学生数7.135万人,教职工2214人。其中,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48448人,同比增长14%;中学在校学生数14831人,同比增长11%;在园儿童18977人。全区各类群众文化设施86处,有社区文艺团队23个,群众文化骨干230人,文化志愿者360余人。全年开展“关爱劳务工”文艺巡演等群众性活动2000场,广泛、持久开展“世界读书日”、“深圳读书月”等全民阅读活动。社会服务指标:28

13全区拥有公立医院床位数1002张。病床使用率87.17%,病床周转次数39.89次。社康基本诊疗量103.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25%(上年79.73万人次),约占全区总诊疗人次(225.7万)的46%。组建家庭医生团队81个,家庭医生数137人,签约居民数8.5万人,重点人群签约4.02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76.35%,户籍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50.2%,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3653人,签约服务率78.1%,高血压患者管理5662人,规范管理率62.13%,糖尿病患者管理1872人,规范管理率66.9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907人,规范管理率97.32%,0~6岁儿童健康管理3.56万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16.42万次;活产数4264人,新生儿访视率99.77%,产后访视8205人次,产后访视率97.96%,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100%。社会政策:自2010年以来,我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有力推动了慢性病防治工作。包括《坪山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区工作实施方案》、《坪山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坪山新区全民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坪山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坪山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操活动实施方案》等规20章和文件,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我区慢性病防治的政策环境。社区资源:13~2016年,区财政慢性病防治经费投入分别为72万元、185万元、308.28万元、247.68万元,分别占当年疾病预防控制经费的32.14%、33.72%、41.04%、42.80%,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2017年仅创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经费达到511.9万元。(三)社会动员和社区组织坪山区开展大众传媒健康教育,利用电视台、政府网站、坪山新闻网专栏、“坪山健康传递”微信公众号、户外LED屏、公交站台、《侨报》专版等,加强传播力度。是年,“坪山健康传递”微信公众号发表疾病防治知识文章201篇。发表新闻稿件97篇,分别刊登在《深圳侨报》、《深圳商报》、“坪山新闻网”、《深圳特区报》等。全年编印资料207000份。培训38次,培训对象15000人次;在各类场所制作宣传栏1628个,定期更换内容,全年刊出3895期。向基层提供统一制作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派发各业、社区、学校(幼儿园)与医疗机构。三、流行病学诊断28

14(一)主要的健康问题——慢性病2018年,坪山区“两病”(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登记2.58万人,管理1.17万人,登记率30.75%,比上年增长7.91%。而根据坪山区的死因顺位及构成来看,因慢性病而导致的死亡已经超过半数,是占比最大的死亡原因。因此对于慢性病的科学及时的诊断与管理是提高坪山区居民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二)慢性病的发现2015年1~12月,坪山区主要医疗机构35岁以上首诊患者140652人,实施首诊测血压患者99390人,35岁首诊测血压率为70.66%。坪山人民医院首诊测压率为66.99%,妇幼保健医院首诊测压率为87.86%。(三)慢性病的管理1.高血压的管理2016年,坪山区估算高血压病患者为17404人,患病率为21.94%,其中管理患者为9373人,管理率为53.86%,规范管理患者6358人,规范管理率为67.83%,血压达标患者为5720人,达标率为61.03%(表5.2)。表5.22016年各街道高血压管理情况街道患病人数管理情况规范管理达标情况人数管理率(%)人数规范率(%)达标达标率(%)坪山街道5047200839.79134266.83125762.60马峦街道2036103150.6471569.3555653.93碧岭街道2903152352.4696363.2391059.7528

15石井街道2085139366.8196969.5688863.75坑梓街道2721190269.90134070.45125265.83龙田街道2612151658.04102967.8885756.53合计17404937353.86635867.83572061.032.糖尿病的管理2016年,坪山区估算糖尿病病患者为6063人,患病率为8.75%,其中管理患者为2942人,管理率为48.52%,规范管理患者2090人,规范管理率为71.04%,血压达标患者为1683人,达标率为57.21%(表5.3)。表5.32016年各街道糖尿病管理情况街道患者人数管理情况规范管理达标率人数(人)管理率(%)人数(人)规范率(%)达标(人)达标率(%)坪山街道176368238.6849973.1731446.04马峦街道71136751.6225770.0318650.68碧岭街道101249849.2132665.4630360.84石井街道72948366.2639180.9531565.22坑梓街道95146949.3231567.1630965.88龙田街道89744349.3930268.1725657.79合计6063294248.52209071.04168357.21四、行为与环境诊断28

16(一)吸烟行为一般情况辖区18岁以上常住人群现吸烟率14.10%,戒烟率4.90%。其中,男性现吸烟率为29.26%,女性为0.38%(表3.1)表3.1调查人群不同性别现吸烟情况n(%)性别吸烟不吸烟合计现吸烟已戒烟男139(29.26)47(9.90)289(60.84)475女2(0.38)2(0.38)521(99.24)525合计141(14.10)49(4.90)810(81.00)1000年龄分布在调查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高,各年龄组吸烟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年龄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4.83,P=0.01)(表3.2)表3.2调查人群不同年龄组现吸烟情况n(%)年龄(岁)吸烟不吸烟合计现吸烟已戒烟18~4(20.00)1(5.00)15(75.00)2025~38(13.24)9(3.14)240(83.62)28735~46(13.77)12(3.59)276(82.63)33445~27(12.98)8(3.85)173(83.17)20828

1755~18(16.07)15(13.39)79(70.54)11265~8(21.05)4(10.53)26(68.42)38合计141(14.10)49(4.90)809(80.98)999被动吸烟在调查人群中,有447人为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率为44.70%。男性被动吸烟率为54.95%,女性被动吸烟率为35.43%,两性被动吸烟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94,P<0.01)(表3.3)。表3.3不同性别被动吸烟情况n(%)性别二手烟接触情况合计是否不知道/记不清男261(54.95)142(29.89)72(15.16)475女186(35.43)268(51.05)71(13.52)525合计447(44.70)410(41.00)143(14.30)1000(二)饮酒行为一般情况辖区18岁以上常住人群饮酒率为39.2%,其中,男性饮酒率为63.79%,女性为16.95%(表3.4)。表3.4调查人群不同性别过去12个月饮酒行为n(%)性别饮酒没饮酒合计30天前喝过30天内喝过28

18男88(18.53)215(45.26)172(36.21)475女42(8)47(8.95)436(83.05)525合计130(13)262(26.2)608(60.8)1000年龄分布18岁以上调查人群各年龄组饮酒率见下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94,P<0.001)(表3.5)。表3.5调查人群不同年龄组过去12个月饮酒行为n(%)年龄饮酒没喝酒合计30天前30天内18~3(15.00)6(30.00)172(36.21)2025~43(14.98)85(29.62)436(83.05)28735~47(14.07)99(29.64)188(56.29)33445~24(11.54)43(20.67)141(67.79)20855~11(9.82)21(18.75)80(71.43)11265~2(5.26)7(18.42)29(76.32)38合计130(13.01)261(26.13)608(60.86)999(三)饮食行为28

19辖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每天平均摄入粮谷类220.23g,蔬菜类328.03g,水果类283.27g,禽畜肉类167.79g,鱼虾类61.85g,蛋类48.08g,奶类及奶制品85.56g,油32.18g,盐3.75g,不合理膳食情况与2016年调查相比有了明显改善(表3.6)。表3.6居民食物摄入状况(克/标准人日)食物类别实际摄入量推荐摄入量比较结果粮谷类220.23250~400稍低蔬菜类328.03300~500正常水果类283.27200~400正常禽畜肉类167.7950~75高鱼虾类61.8550~100正常蛋类48.0825~50正常奶类及奶制品85.56300低油32.1825~30稍高盐3.75<6正常(四)身体活动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被调查的辖区居民中有工作及家务性身体活动、交通性身体活动和休闲性身体活动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6.5%、77.7%和38.7%。工作及家务性身体活动男女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7.11,P=0.008),女性高于男性。休闲性身体活动男女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7.499,P<0.001),男性高于女性(表3.7)。表3.7调查人群不同性别各种类型身体活动行为n(%)性别工作及家务性交通性休闲性28

20有无小计有无小计有无小计男296(62.32)179(37.68)475370(77.89)105(22.11)475216(45.47)259(54.53)475女369(70.29)156(29.71)525407(77.52)118(22.48)525171(32.57)354(67.43)525合计665(66.5)335(33.5)1000777(77.7)223(22.3)1000387(38.7)613(61.3)1000久坐行为被调查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总静态行为、使用电脑和手机时间递减,看电视时间递增,青年人群(25~45岁)阅读时间最长(表3.8)。表3.8调查人群不同年龄久坐行为时间(h)年龄组总静态行为看电视使用电脑使用手机阅读18~6.831.262.262.600.1725~6.721.341.492.140.3935~5.841.181.221.820.3845~5.051.500.721.500.3255~4.271.460.501.170.3065~3.171.850.260.460.38睡眠行为调查人群中,人均睡眠时间为7.38h/d,其中男性为7.33h/d,女性为7.43h/天,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26,P=0.208)。(五)超重与肥胖按照BMI28

21对体重的划分标准,33.70%的居民为超重,居民肥胖患病率为10.63%。不同性别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314.83,P<0.001)(表3.9)。表3.9调查人群不同性别BMI对体重划分情况n(%)性别消瘦正常超重肥胖合计男12(2.53)213(44.84)190(40.00)60(12.63)475女39(7.47)291(55.75)146(27.97)46(8.81)522合计51(5.12)504(50.55)336(33.70)106(10.63)997年龄分布表3.10调查人群不同年龄BMI对体重划分情况n(%)年龄组消瘦正常超重肥胖合计18~6(30.00)7(35.00)4(20.00)3(15.00)2025~21(7.39)161(56.69)84(29.58)18(6.34)28435~15(4.50)169(50.75)112(33.63)37(11.11)33345~5(2.42)92(44.44)82(39.61)28(13.53)20755~2(1.77)51(45.13)45(39.82)15(13.27)11365~0(0.00)25(65.79)8(21.05)5(13.16)3828

22合计6(30.00)7(35.00)4(20.00)3(15.00)995(六)慢性病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政策倡导1.促进出台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规章制度,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和酒精饮料;2.提倡社区进行人对人的健康知识普及,并引导社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3.鼓励相关企业加大卫生领域的资本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创建支持环境1.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城市自行车道路,建立公园和健身场所;2.引导企业生产低盐、低脂等健康食品,以及合理膳食的支持工具;3.建立家庭医生、社区医生网络,对特殊人群施加特殊干预。健康宣教1.宣传途径: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及网络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积极动员社区、工作单位和学校等开展健康教育行动。2.宣传内容:合理膳食:推广和普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宣传合理膳食的支持工具。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戒烟限酒:如饮酒,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纯酒精。对于戒烟,要充分了解吸烟的危害与戒烟的益处,尽早戒烟,向亲朋好友宣告戒烟,寻求周围人的帮助与支持,必要时可寻求戒烟门诊的咨询和帮助。28

23适量运动:减少静态生活方式,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走路、骑车、慢跑、跳绳、跳舞等,运动频率每周建议5~7天,每次30min~60min。保持心理健康:保证充足睡眠与规律作息,热爱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学习与工作中有足够的热情与精力。并且可以适度的发泄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心理出现问题时可以主动向人求助,自觉接受心理咨询与教育。合理用药:严格遵从医嘱,避免药物滥用,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五、教育与生态诊断(一)倾向因素(个体心理因素)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2018年坪山区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9.5%,基本医疗素养水平15.55%。高于全国的14.18%和15.34%。并且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居民拥有着较高水平的健康素养,有利于其更好的获得健康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理念,促使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健康以及掌握健康相关的基本技能。(二)促成因素(微观环境因素)28

242018年,坪山区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提升办赛事能力,实现“品质体育、活力坪山”,推进全区体育事业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居民积极参与其中,愉悦身心、强健体魄、促进健康。同时,2018年,坪山区环境卫生指数下半年以来稳居全市前四,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7.2%,建成区5条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足进步无疑为区内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此外,2018年坪山区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756.84万平方千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7%。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态的改善,也扩大了居民的健康活动场所,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促进了居民健康水平提升。(三)强化因素(宏观环境因素)2018年,坪山区开展大众传媒健康教育,利用电视台、政府网站、平山新闻网专栏、公众号等加强传播力度。向基层提供统一制作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派发各企业、社区、学校与医疗机构。同时,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技术指导,推进中医健康教育、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管理、中医康复保健和特色治疗、中医辨证施护等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开展,为健康坪山建设以及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普及推广发挥作用。这都进一步巩固了推进居民健康水平开展健康教育的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居民已经养成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六、管理与政策诊断(一)组织评估28

252018年末,辖区医疗卫生机构100家。其中,区级医院3间,民营医院0间,妇幼保健医院1间,卫生监督所1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挂慢性病防治中心、健康教育研究所)1间,综合门诊部6间,社区健康服务机构30间,其他医疗机构59间。卫生工作人员数(在岗职工)25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86人,其他技术人员93人,管理人员166人,工勤人员144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生810人,注册护士928人。全区拥有公立医院床位数1002张。病床使用率87.17%,病床周转次数39.89次。2018年,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区健康教育研究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及健康教育服务,保障辖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主要承担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职业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疾病和生活饮用水监测;卫生检验检测;慢性病和精神病防治;健康教育与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卫生人员培训指导等职责。(二)资源评估在社区卫生方面,按照实有人口开展社区健康服务工作,区财政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按实际管理人口拨付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达到4556.36万元/年,近60万户籍或非户籍人员同等免费享受十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前随访服务3863人次,增长90.92%,产后访视4177人次,增长93.38%;高血压管理1.17万人,增长7.91%;糖尿病管理1872人,增长20.39%;重性精神病管理907人,下降9.26%。同时坪山区也积极利用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着力发展“预防有保健、卫生有标准、饮食有规范、诊疗有特色”的新型中医药健康医养结合机构,开展以中医药管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为主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从社康到医院“一站式”服务,推进基层卫生健康深入人心。(三)现有的政策状况1、制定和落实慢性病防控公共政策体系自2010年以来,我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有力推动了慢性病防治工作。包括《坪山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区工作实施方案》、《坪山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坪山新区全民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坪山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坪山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操活动实施方案》等规章和文件,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我区慢性病防治的政策环境。同时,2013~2016年,区财政慢性病防治经费投入分别为72万元、185万元、308.28万元、247.68万元,分别占当年疾病预防控制经费的32.14%、33.72%、41.04%、42.80%,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2017年仅创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经费达到511.9万元。28

26今后,我区将以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为契机,借助卫生强区创建工作平台,围绕居民健康目标,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提高绩效。进一步出台和落实有利于我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相关政策,加强区慢性病防控政策和物质保障。2、构建慢性病综合监测体系统筹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系统和标准化健康档案。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慢性病综合监测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涵盖慢性病发病、就诊、死亡、生存状态危险因素的慢性病信息大数据库,观察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健康与疾病状况,探索慢性病综合病因的累积效应分布及演变规律,指导和改进慢性病防控实践。同时,深圳市作为劳务输出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来人口数量巨大,他们大多数也属于坪山区的长期居住人口,因此,坪山区也应积极推动将外来务工人员也纳入监测与管理体系之中,真正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提高全区总体的健康水平,降低慢性病罹患率。3、高危人群和全人群策略并举以共同的危险因素为着眼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从“大卫生观”出发,以健康教育作为慢性病一级预防重点。持续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按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6-2025方案要求,十年积极推进“三减三健”,实现“减盐、减油、减糖”和“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的目标。在居民中传播健康知识、普及健康技能、推广健康行动,提高健康素养,进行慢性病病因学预防。开展重点疾病病因学预防。贯彻落实《深圳市癌症防治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开展城市人群肿瘤早诊早治,社区居民脑卒中筛查等慢性病重大专项,启动社区人群筛检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实现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将疾病“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治理”;4、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的慢性病防治模式28

27加强卫生系统的能力建设和结构调整,重点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在社区层面将“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制度化、规范化和具体化。推动慢性病健康管理资源下层,向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的慢性病防治转变,由社区医护人员和家庭医生直接服务于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开展以社区诊断为依据建立健康档案周期随访为核心,动态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治“管理”模式。包括,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为核心,整合慢性病自我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具有循证医学根据和成本效益的综合性基本服务,探索具有坪山特色慢病干预模式。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抓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力争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慢性病分级诊疗模式。七、小结为了解坪山区居民健康情况和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确定慢性病防治工作重点,为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坪山区疾控中心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开展社会人口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和政策诊断等手段,对坪山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慢性病疾病负担及防控资源进行客观、科学的诊断和评价,从而提出坪山区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为科学制定和评价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及措施的效果奠定基础。(一)主要发现我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人群第一、第二位死因,占到总死亡人数的5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4.95%;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1.94%和8.75%,即近1/3人群可能罹患慢性病患者,为影响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病种;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暴露人群基数大,暴露人口年轻。慢性病无疑是威胁坪山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水平已势在必行。(二)主要建议28

28进一步建立健全区级慢性病防控政策、体系、机制、观念和技术。优化以政府为主导、基于循证医学依据和法律法规的慢性病防控政策;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建立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建立个体与群体协同防控观念。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作为主要防控重点,以吸烟、酒精依赖、缺乏运动、体重过重和肥胖等人群为重点干预人群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将外来务工人群也纳入防治体系之中,实现对慢性病综合、全面的防治。八、附件:主要指标及定义(一)吸烟标准1.吸烟指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100支以上。2.现在吸烟指符合吸烟者条件,调查时正在吸烟的人。3.常吸烟指符合吸烟者条件,调查时正在吸烟,并且每天至少吸1支烟的人。4.重型吸烟是指调查时每天吸20或20支以上香烟的吸烟者。(二)饮酒标准1.饮酒指每周饮酒至少一次,连续半年以上。2.戒酒指以前饮酒现在不饮半年以上。3.危险饮酒指饮酒量或饮酒模式使饮酒者面临健康问题的风险。定义为男性平均每天摄入4-6个标准饮酒单位,女性平均每天摄入2-4个标准饮酒单位。4.过量饮酒指可导致精神或身体损害的酒精消费。定义为男性平均每天摄入6个以上的标准饮酒单位,女性平均每天摄入4个以上标准饮酒单位。(三)身体活动1.职业性身体活动是指在日常工作、农活或家务中所涉及的身体活动,包括诸如有酬劳或无酬劳的工作、学习/培训、家务活动等。2.休闲性身体活动是指在工作、学习之余,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的身体活动,包括诸如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28

293.静态生活方式指人们无论从事任何类型的身体活动,每周少于三次,每次少于20分钟。(四)肥胖标准以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腰臀围比值(WaistHipRatio,WHR)作为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根据《中国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8>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腹型肥胖,WHR≥0.93为体脂分布不均。(五)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患者包括两部分:(1)自报确诊有高血压病史者,(2)在不同时间测量两次血压,两次血压测量结果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者,确定为高血压患者。(六)高血脂诊断标准根据1997年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血浆总胆固醇(TC)≥5.72mmol/L或甘油三脂(TG)≥l.7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mmol/L诊断为高血脂患者。(七)糖尿病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既往史或1999年WHO标准,既往有医生诊断其为糖尿病或服用降糖药物,则为糖尿病病人,其他人均进行空腹血糖(FGT)检测,若FGT≥7.Ommol/L,则诊断为糖尿病(DM)。(八)高危人群定义参照白雅敏主编《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指南》的相关内容执行。符合下列1项及1项以上的危险因素者,即可视为高危人群: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2.现在吸烟者;3.空腹血糖水平为6.1≤FBG<7.0mmol/L;28

30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5.2≤TC<6.2mmol/L;5.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九)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十)相关率的定义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对象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监测对象总人数×100%。2.高危人群登记率=登记数的高危人群数/发现的高危人群总数×100%。3.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率=发现的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的人数/发现的高危人群总数×100%。4.18岁以上高血压知晓率=本次调查确定的18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在测量血压之前即知道患有高血压(经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的人数/本次调查确定的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总数×100%。5.18岁以上糖尿病知晓率=本次调查确定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在测量血糖之前即知道患有糖尿病(经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的人数/本次调查确定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总数×100%。6.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的35岁及以上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总人数(年内辖区内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总人数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病率指标进行估算,应考虑当地人口构成)。7.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年内已管理35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3528

31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年内辖区内35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病率指标按照当地人口构成比标化后进行估算)。8.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的3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管理的3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人数(血压达标指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即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达标)。9.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的35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管理的35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空腹血糖达标是指空腹血糖<7.0mmol/L)。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