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梅最后定稿

陈林梅最后定稿

ID:81522020

大小:8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10-12

上传者:U-137310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1页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2页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3页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4页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5页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6页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7页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8页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9页
陈林梅最后定稿_第10页
资源描述:

《陈林梅最后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摘要教师职前教育自发展以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美国作为多元文化和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分权制国家,其教师职前教育经过多次的改革,已经发展为世界前列。由于中美国家的教师职前教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较深的渊源,本研究以教师职前教育作为切入点,首先比较中美国家教师职前教育入学标准、学制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方式和教师招考这六大维度。其次通过入学标准的比较看出美国师范生更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训练;通过学制安排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看出我国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通过教学方法的比较看出我国大学的课堂存在无效教学;通过实习方式的比较看出美国的实习模式更注重能力的应用;通过教师招考的比较看出我国招考制度不完善。根据比较结果,进一步提出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拓宽人才选拔标准;调节课程结构占比,吸收他国先进教育经验;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培养师生责任意识;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加强三方指导力量;完善教师招聘法律法规,面试形式多样化等五条建议改进教师职前教育。关键词:中国;美国;教师职前教育;比较教育III

1AbstractSinceitsdevelopment,pre-serviceteachereducationhasreceivedtheattentionofvariouscountries.Asamulticulturalandmulti-ethnicdecentralizedcountry,theUnitedStateshasdevelopedintotheworld'sleadingplaceinpre-serviceteachereducationaftermanyreforms.Asthepre-serviceteachereducationinChinaandtheUnitedStateshasadeeporigininthelongriverofhistory,thisstudytakesthepre-serviceteachereducationasthestartingpoint.Firstly,bycomparingthesixdimensionsofChineseandAmericanpre-serviceteachers'educationadmissionstandards,systemarrangementandcurriculumsetting,teachingmethods,practicemethodsandteacherrecruitment.Secondly,throughthecomparisonofadmissionstandards,itcanbeseenthatAmericannormaluniversitystudentspaymoreattentiontoknowledgereserveandskillstraining.Throughthecomparisonofschoolsystemarrangementandcurriculumsetting,itcanbeseenthatChina'scurriculumsettinglacksflexibility.Throughthecomparisonofteachingmethods,itcanbeseenthatthereisinvalidteachingintheclassroomofChineseuniversities.Throughthecomparisonofpracticemethods,itcanbeseenthattheAmericanpracticemodepaysmoreattentiontotheapplicationofability.Throughthecomparisonoftheteacherrecruitmentexamination,itcanbeseenthattherecruitmentsystemofourcountryisnotperfect.Accordingtothecomparisonresults,itisproposedtoimprovethecomprehensivequalityofmiddleschoolstudentsandbroadenthetalentselectioncriteria;adjusttheproportionofcurriculumstructuretoabsorbtheadvancededucationalexperienceofothercountries;reformtheoldteachingmethodsandcultivatetheresponsibilityconsciousnessofteachersandstudents;toextendthetimeofeducationalpracticeandstrengthentheguidanceofthethreeparties;toimprovethelawsandregulationsonteacherrecruitmentandtodiversifytheinterviewforms,fivesuggestionsareputforwardtoimprovethepre-serviceteachereducation.Keywords:China;America;pre-serviceteachereducation;comparativeeducationIII

2目录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目的1(三)研究的意义11.理论意义12.实践意义1(四)研究方法21.文献研究法22.比较研究法2(五)相关概念界定21.教师教育22.教师职前教育3二、教师职前教育相关研究综述3(一)国外相关研究概述3(二)国内相关研究概述4三、中美教师职前教育现状研究4(一)入学标准的比较4(二)学制安排和课程设置的比较5(三)教学方法的比较8(四)实习方式的比较8III

3(五)教师招考的比较10四、问题与建议10(一)存在问题概述111.通过入学标准的比较看出美国师范生更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训练112.通过学制安排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看出我国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113.通过教学方法的比较看出我国大学的课堂存在无效教学114.通过实习方式的比较看出美国的实习模式更注重能力的应用115.通过教师招考的比较看出我国招考制度不完善12(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教师职前教育的改进建议121.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拓宽人才选拔标准122.调节课程结构占比,吸收他国先进教育经验123.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培养师生责任意识124.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加强三方指导力量135.完善教师招聘法律法规,面试形式多样化13五、结论和局限13(一)结论13(二)局限14致谢14参考文献15III

4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其中以高等师范教育体制较为突出,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受到极高的关注,同时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也使得高校教师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要求。虽然中美两国在社会、文化、政治和历史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但在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共同发展趋势之下,这样的比较研究就会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中美国家在教师职前教育的入学标准、学制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方式和教师招考的六个维度存在的异同,探讨中国教师职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操作性强的促进教师职前教育发展的建议。(三)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竞争愈加激烈,究其实质是科技、综合国力以及人才的竞争。教师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民教师的重大历史使命,本论文通过对比中美国家的教师职前教育体制,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的教师职前教育发展和加快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2.实践意义-15-  

5教师职前教育的完整体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基础,而我国的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由此通过中美国家教师职前教育的比较,认真思考并深入研究我国教师职前教育体制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完善其教师职前教育体制并产生实践意义。(一)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1.文献研究法这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是基于中美两国的教师职前教育体制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查找文献进行撰写,文献类型主要涉及文本文献,且主要以硕博论文、期刊为主。本文所参考文献共27篇,包含涉及入学标准的文献3篇,涉及学制安排和课程设置的文献7篇,涉及教学方法的文献5篇,涉及实习方式的文献3篇,涉及教师招考的文献9篇。2.比较研究法这是本文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仔细对照分析比较国家之间的异同,更好的认清两国教师职前教育的本质。本研究主要从教师职前教育的入学标准、学制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方式、教师招考以上六个维度将两国教师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对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产生适当认识,了解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结构,并结合美国的经验和我国国情提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二)相关概念界定1.教师教育-15-  

6教师教育是指对未来教师的知识、态度、行为、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以保证他们能在课堂、学校乃至社会有效履行其职责而设计的政策和程序。其总体内涵比较丰富,可以分为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三个阶段,鉴于篇幅有限,本文涉及的教师教育主要从三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即职前教育阶段具体展开。2.教师职前教育教师职前教育是指对准备进入教师职业的人所进行的专业化培养教育,或者说是为培养新教师所进行的专业化教育训练。二、教师职前教育相关研究综述(一)国外相关研究概述本人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外相关文献后发现:由于美国实行地方分权制,各州推行的体制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特色,且有关教师教育体制的内容十分详尽,专家对教师教育体制的研发和实施也有论述。总体而言,美国致力于通过完善多方面的教育体制来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团队。黄建辉,洪明(2014)在《美国教师职前教育入学标准的演变、特征及其启示》中提到,美国教师职前教育入学标准经历了四个时期而形成了如今严格规范、高要求的多元开放的一道门槛,对我国加快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陈旭(2010)在《中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中指出中美两国的教师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适应各国的教育模式,而美国教师教育经过早期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也比较成熟。周琴,刘燕红(2011)在《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的教育实习模式探析》中介绍为解决现有的教育实习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提出“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的教育实习模式,该模式为师范生提供临床实践机会,使教师教育改革顺应了“回归实践”的必然趋势。陈琼(2010)在《中美公立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比较研究》中指出,中美两国的聘任都是以教师资格证为前提,在两国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和聘任制理论都趋于法制化和制度化的前提下,美国的资格证制度相对于中国较为细致,聘任程序也比较规范,有利于推动我国聘任制度的进行和完善。-15-  

7(二)国内相关研究概述我国教师的职前教育任务一直都是由师范院校,包括大专和大学来承担。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通过教师的素质来体现,这意味着处在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最重要的一步,对我国教师教育和学生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新时期,我国师范院校的改革也迫在眉睫。胡艳芳(2011)在《师范生职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中认为当前我国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也应该积极地正视传统师范教育培养方式遗留下来的问题,改变我国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创新教育方式。张艳艳(2008)在《从近代学制看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中通过梳理我国近代历史上的三部学制得出结论:独立的师范教育体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面对时代的洪流,教育体制的多元化有利于保障师范教育健康和有序的发展。梁岩岩,崔友兴(2017)在《论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生的课程优化》中指出当前我国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大背景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进程,对我国师范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但仍需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以使师范生适应该背景。关于教育实习指导方面的研究:王芳、卢乃桂(2010)在《教育实习中的“三角关系”探析》中通过分析发现:实习生、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和大学带队老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往往使得教育实习的效果不尽人意,这时就需要师范院校在实习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之间进行重新定位和支持。徐建星(2019)在《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我国教师岗位从最初“统一分配”到现在“公开招聘”的历程来看,招聘考试还处于探索阶段,呈现出的问题也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三、中美教师职前教育现状研究(一)入学标准的比较-15-  

8美国的教师教育主要是由综合型大学、文理学院和研究型大学承担的,其入学标准也由19世纪招收八年制小学毕业生的师范学校时期,转变为现在“四年制计划”、“五年制计划”以及“选择性证书计划”等等的模式多元化时期,大多数本科院校采取的选拔标准是学生在校前两年的GPA(平均积分点,总分大都为4或5分)。以费吉尼亚大学为例,该大学实行的是“五年一贯制教育计划”,有意愿加入该项目的学生,必须取得优秀的成绩,即GPA为2.75及以上,普雷克斯一级,SAT(学习能力倾向测试)或ACT的合格成绩报告。[9]此外,与教学相关的实践经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考察、教师的专业技能等等都是作为师范生的入学标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师范教育的入学标准不仅仅看重成绩,更打破了我们一贯熟知的“应试教育”,使美国的师范生更加注重成绩以外的准教师需要具备的修养和技能的培养。“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对于教育兴之抑或亡之,在于教师。……根本问题,是教师精神,是全人教养,是教师之道,是根性、灵魂。教师之道尤其要锻炼。”[20]以上这句话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从数量转为了质量,这一目光的转变,不仅肯定了教师的地位,同时加快了教师教育的改革进程。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通过课程、教育方法和手段、学业成绩考评等方面进行调整和设计使得教师教育的整体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和改善,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高校师范生入学标准的变革。尽管近几年高校提出了自主招生的改革,但这种改革仅仅是重点大学的尝试,师范院校的参与十分有限,导致仍然没能从本质上改变以高考成绩作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标准。中国高校将高考成绩作为入学的参考依据,只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即可报考志愿,等待录取。而美国不同的地方在于,进入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已经学习了广泛的知识,且按照两年期间不同的测验和技能的考核作为加入教师培养计划的参考依据。(二)学制安排和课程设置的比较在学制上,美国将高校教育分为4年制本科模式和“4+x模式”-15-  

9。教师教育专业4年制本科模式在校期间共学习三类课程,第一类是通识基础课程,第二类是学科专业课程,第三类是教育专业课程。[4]各学院分工明确:文理学院负责涵盖了自然、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基础课程。教育学院负责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其中前者是根据将来所任教学科而选择的主修和副修的课程,后者分为学科教学法、教育专业指导、教育实践活动。“4+X”模式,主要包括“4+1”模式和“4+2”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在教师候选人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专业培训,是学制上的延长和再次延长。以“4+1”模式较为普遍,指4年的本科毕业获得非教育学科的学士,再接受1年(即第5年)教育专业的学习,修满30个学分获得硕士学位和教师资格证书,在美国以“教育研究生院”称这样的5年制的师范教育。根据培养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种选择:第一,获得教育硕士或教学文科硕士学位;第二,获得研究生学分但没有学位;第三,获得培训后的教师资格证。其中,“4+2”模式的教师教育包含更多可供实地体验的教育科学课程和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实习经历与大学课程学习紧密结合。为了增加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认同感,以及将来从事工作之后的适应程度,学生在进入高校的学习中是不分专业的,也就是说无论学习什么专业,在大学的前两年都在进行第一类课程的学习。以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该校设置了六种领域的通识基础课程,包含不同学分,以及必修和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这一类课程学分大约占到全部课程的1/3。[11]在大学的第三年,有意愿成为教师的学生可以申请进入教育学院学习教育类课程,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也就是开始第二和第三类课程的学习,第二类课程主要由涉及本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核心课程和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组成。以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为例,如果一位学生选择的是初等教育专业,那么他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就是教育问题导论等等,以及儿童创造性表达等等的选修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学分大约占全部课程的1/3,与通识基础课程大致相同。第三类课程主要分为教育方法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其中前者主要解决教师与学习者,教师与课堂,教师与教材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以必修和选修的形式进行结合,且只有达到所学课程的最低平均分及以上才能申请教育实践。[4]在学制上,中国的高校教育共分为三年制专科,“3+2”专升本和四年制本科模式,这三种学制的共同点在于学习的课程,区别在于不同高校课程设置的时间不同。其中“3+2”专升本模式是为专科学生提升学历而设置的,应届的专科毕业生通过各自省份设置的专升本有且仅有一次的考试机会,达到每年设定的分数线,即可报考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两年,以获取本科学历。与我国函授和自考等提升学历的方式不同的是,这种“3+2”专升本模式为学生提供的第一学历即为本科学历,-15-  

10且不受专业限制,也就是说,在学生选择本科院校的专业时,不会受到专科院校所学专业的限制,只需考试成绩达到本科院校的专业即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为三大板块: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7]通识基础课程占总课时的20%-25%,学科专业课程占65%以上,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的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一般教育实践课程约占6-8周。[11]为了使学生掌握基础教育师资必备的广博性综合知识,通识基础课程主要以必修的形式开设,内容主要涉及思想政治类、工具技能类、军事体育类等。旨在通过这几类课程的学习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11]需要注意的是,工具技能类课程中含有外语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个别专业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等级考试,例如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会被要求在毕业之前通过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专业性的体现,所以往往会呈现出课程比例超重的结果。以四川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了大量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专业课,这类课程达到了必修966个课时,选修288个课时,且要求学生必须修够82个学分,占了总学分的49%,[11]在如此大比例的课时数和学分数的情况下,往往会削减了该专业学生对其他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同时也会限制了他们选择其他选修课的思维。教育专业课程上,我国分为教育理论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两类,主要解决教师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且运用于真实课堂中的问题。教育理论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教学法等主要以必修课呈现的课程。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该类课程占比最多,达到了17%-18%,最少的是鞍山师范学院,仅占大约8%。[11]从这两样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理论类课程的分布十分不均匀,这样重要的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开课占比区别竟如此之大。由此看来,凸显教师专业化的改革虽浩浩荡荡,但在真实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和美国都将师范教育分为三种课程,且都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也都设置了可供师范生提升学历的途径。区别在于美国属于单轨学制,我国属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美国的课程结构趋于完整,学科课时分布均匀,注重任教学科知识培养的同时也强调发展教育类课程。我国的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则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且课程类型分布不均,多为必修课的形式,缺少多种类的选修课程。-15-  

11(三)教学方法的比较美国作为多元文化汇集的移民国家,他们的本土文化本就拥有着与许多的独立创新意识融合的机会,加之多年来出现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论流派和方法,美国教学方法的理念具有自由和创新的显著特点。现如今,美国的课堂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特征,互动式教学就能很好的体现。该方法提倡学生在上课前先自主下载材料进行阅读,在上课过程中采取师生互动、学生自主互动、分组讨论等形式,不仅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更能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以及各方面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分析阅读的能力,真实的将合作教学和探究互动表现在课堂中。我国高校现如今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实验法、指导启发法。这些方法大都没有新意,以讲授法为例,虽然也有专注教材研究的认真教师不断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完善自己的教学,但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多年的教学只用一份备课,有的甚至在网络上下载,根本无法根据手中的教材及时更新补充知识点。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培养目标作为切入点,提出大学教学的特征是具有普适性和多样性,经过探索得出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具有提高作用,因此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在研究者之间形成了大范围的优化创新意识。教学方法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教”,还涉及到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需要学生的互动交往,从而达到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教学方法改革进程日益趋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向进行,主张出台各种政策以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各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我国与美国都采取班级授课制的方法进行教学,区别在于美国的课堂上,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而中国的课堂趋向于灌输式教学,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不断传授知识,学生仍然无法走进教学的中心,成为教学设计的局外人。(四)实习方式的比较-15-  

12教育实践课程也称教育实习,美国的高校主张通过教学实践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掌握真实课堂中会发生的事情,从而收获自己的体验,因此美国高校十分看重这样的实战经验。在此基础上许多高校将教育实习进行分段式的安排,以美国的乔治亚州立大学为例,它将教育实习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是在大二进入大三的暑假,这段时间是申请进入教师计划的预实践阶段,二是大三期间,三是大四为期一学期的全程实践。在每一个阶段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实践形式,根据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参考评价标准给出对应的结果。必须注意的是,教育实习是否合格对于美国高校的师范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实习活动是美国的实习生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以上三类课程是对其教育质量的保证,修满规定的120-130学分后即可获得学士学位。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我国高校一般设置两种实习方式,分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其中后者一般是由实习生所在的大学和中小学合作进行,大学主导和制定实习计划,中小学负责接收实习学生。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为例,教育见习是在师范生进入学校的大一下学期和大二学年,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到安排的学校和班级进行观摩和学习的一项体验活动,见习次数一般以周为单位,一周一次或两次,一学期十周。在大一的见习期间,师范生不作为授课老师参与教学活动,仅仅以实习班主任的身份进入小学校园同时学习该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大二学年的见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教育实习往往很难全面落实。教育实习又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集中实习是在师范生毕业的那一年展开的为期6-8周的教育实践活动,实习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和授课老师的工作。该专业的学生在大三上学期的10月1日开始根据系部的安排进入各小学实习,至11月30日结束,在此期间必须完成实习任务,例如:英语课课时达到10节,班会课1节,实践活动课1节等。分散实习即大三下学期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活动。中美两国都是实行的是先见习后实习的教育实践课程,不同在于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时长较短,且是否参与教学工作取决于不同阶段的安排。美国师范生的实习时间则相对来说长很多,实习课程从大三开始的四个学期都有涉及到,并且和理论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最后一整个学期的实习,学生独立参与工作的同时,还会被安排到不同的学校参与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五)教师招考的比较-15-  

13美国的任何一个公民不论年龄,种族和性别等,只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书,都可以去应聘相应的教师岗位。美国教师聘任的主体是学区和学校董事会,所以在聘任过程中,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决策,这就使得美国形成了以一种主体为主、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典型的聘任模式。当然教师资格证书作为聘任的前提条件,美国个别地区的聘任制度还存在思想道德素质高、身心健康、居住学区内、必须全职、接收评价以及服从分配的条件。[2]在聘任过程中一共分为四道程序:一是发布招聘信息,包括聘任的学校,学科,年级,职位等;二是递交材料,由应聘者自行递交有关的材料;三是招聘考核,由选拔委员会通过对应聘者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考核,并将考核合格者向学区或学校推荐;四是签订聘约,其中美国法律赋予中小学教师公务雇员的身份,同时将合同分为试用期合同、续任性合同和终身合同,包含丰富的内容和具体的条款。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86年我国的许多省市和学校为了适应国家对教育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采用了教师聘任上岗制度,实现了任用制的转变。而后,为从多种途径补充教师,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发展至今,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公开考试是该制度最明显和重要的特征。招聘工作共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阶段招聘单位必须在本地区公开发布载明详细信息的招聘公告,例如:用人单位情况简介、招聘办法、岗位待遇、应聘人员条件、报名方式等。[3]面试分为现场的教案编写和片段教学。无论报考任何单位,都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只有达到应聘单位的要求才可报名参加招考。尽管如此,我国的招聘制度仍存在问题,应借鉴有关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就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工作专门制定行政法规,并着力解决问题。我国与美国在教师聘任制度上的相同点即以教师资格证作为前提,且中小学都作为事业单位,与应聘者签订合同。但美国的的教师招聘程序相对于中国较为复杂和完善,将教师聘任的权利下放到家长和学校的手中,并且教师聘任的制度对参加招聘的人员没有年龄的限制。四、问题与建议(一)存在问题概述1.通过入学标准的比较看出美国师范生更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训练-15-  

14中美国家在入学标准上的差异透露出我国在此方面较为薄弱和片面,仅仅参考高考的成绩,也就是说即将进入师范专业的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仅限于高考之前——高中三年所学的知识。而美国的师范生在进入师范专业之前已经经过大学两年的学习,在这期间,学生已经积累了小部分作为准教师的技能和知识。2.通过学制安排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看出我国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美国课程的均衡分布不仅仅突出了美国课程的自主性和弹性,也让学生在打实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了其他的知识储备。反观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看起来涉及到准教师的方方面面,但多为必修课的形式,这就会导致师范生无法选择除了有关教师课程外的其他感兴趣的课程。3.通过教学方法的比较看出我国大学的课堂存在无效教学我国高校对教师一系列的考评制度致使教师一味地追求自己教得如何,而忽略了学生学得如何。美国课堂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不仅仅因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参与,还因为美国高校充分开发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的探索获得知识,再通过课堂分享成果。中国的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都能完成教学任务和课时,但大部分学生却很难在这些课时中获得知识,这种“有教无学”的教学,恰恰是无效的教学,此外,课外活动获取知识的时间与玩游戏的时间比起来更是少之又少。4.通过实习方式的比较看出美国的实习模式更注重能力的应用从上述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师范生的实习方式划分明确,但在学校中作为教师身份的工作最长只有几个月,未来教师真正的实践经验不多,且指导教师的配备以及课程的安排都不够合理,更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实习的成绩并不能对师范生的毕业证、学位、教师资格证的取得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这就直接导致实习倾向于形式主义,无法真正达到目的。而美国的教育实习对其师范生资格证的取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足以看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视,强调能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5.通过教师招考的比较看出我国招考制度不完善-15-  

15美国这种权力下放的做法凸显和保证了聘任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我国的教师招聘考试最初是为了通过考试的形式将更多适教乐教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教师队伍中来,但从2009年推行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来,出现政府缺乏完善的教师招聘政策和法律保障、招聘单位的程序及制度不完善和招聘委员会成员构成单一等问题。(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教师职前教育的改进建议1.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拓宽人才选拔标准根据上文提到的,师范生的入学质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师范院校的入学标准,因此,要想提高师范生质量必须以提高高中生的素质作为着重点,引导中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和综合能力,同时师范院校不仅可以将高考成绩作为参考,还可以通过组织面试或者考察申请者高中的各方面水平以及发放问卷衡量申请者对教师行业的了解程度和职业规划等的选拔标准等的方式拓宽选拔标准以提高师范生入学门槛。2.调节课程结构占比,吸收他国先进教育经验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调整和优化,但发展至今,结构依旧存在不均衡的问题,通过与美国课程设置的对比我们了解到其师范教育课程占比均衡,且必修和选修课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和自由,所以可以尝试适当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教育经验为我国的师范教育服务,增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专业课的占比,削减学科专业课的比例,从而达到调节课程比例的目的。3.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培养师生责任意识随着时代的变革,翻转课堂等这种线上打卡学习的教学方式愈发趋向于以学生自学的形式获得知识,高校教师充当着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角色。以往单向的“授受”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和教师必须通过变革自身老旧的教学方式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比如制作课件时,从课本中跳脱出来,以课本之外的多方面内容的补充来拓宽课堂的广度挖掘其深度,将课文的知识以直观简洁和巧妙地形式呈现。4.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加强三方指导力量-15-  

16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从学生心理转变为教师心理的必备课程,其时间的限定和指导力量的水平影响着师范生的成长。教育实习质量的提升可以从实习时间的延长入手,我国对于实习种类的划分比较清晰,因此可以根据过往各个阶段的实习成果来适当对实习时间进行延长。同时,学校、中小学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的质量也必须加强,在一次次的指导和片段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师范生的实习质量,逐步提高对师范生实习的要求。5.完善教师招聘法律法规,面试形式多样化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法律法规依据主要是《教师法》、《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这几部为数不多的法律条文面对全国中小学的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规定显得十分笼统,加上我国的招聘制度是由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这样无法达到实际要求的制度往往给很多人钻了空子,①因此完善法律法规十分必要。我国的面试程序中单一的面试形式无法通过价值取向等方面了解应聘者的综合素质,面试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使面试官通过深入交流的方式更加了解应聘者。五、结论和局限(一)结论高质量的教师职前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学,也能发挥出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愈发的受到重视。美国自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sAssessment,简称PISA)的冲击后,迅速对教师行业进行调整,使其良性发展并将目标设定为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本论文通过研究中美两国教师职前教育经历的入学标准、学制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方式和教师招考六大阶段,借鉴美国优秀的发展经验。通过入学标准的比较看出美国师范生更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训练;通过学制安排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看出我国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通过教学方法的比较看出我国大学的课堂存在无效教学;通过实习方式的比较看出美国的实习模式更注重能力的应用;-15-  

17通过教师招聘考试的比较看出我国招考制度不完善。并提出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拓宽人才选拔标准;调节课程结构占比,吸收他国先进教育经验;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培养师生责任意识;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加强三方指导力量;完善教师招聘法律法规,面试形式多样化等五条建议改进教师职前教育。(一)局限在整篇论文涉及中国和美国在教师职前教育的六个部分中,受到自身能力和外界条件等影响,论文中数据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存在一定的偏差,且由于美国实行地方分权制度,每个洲都有自己对于教师职前教育的独特见解和实施制度的方法,因此各洲的制度不尽相同,加之论文中的资料大多来源于知网和网页,并没有就研究内容到实地进行考察,基于以上的局限性,因此在论文中无法详尽的对教师职前教育各个部分的异同一一列举出来,只能选取部分学校课程、实习方式等数据进行比较。致谢时光飞快,本科两年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在宁德师范学院的学习生活非常的充实和欢乐,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更让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于本科阶段发生的一切,我都将铭记在心并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坚持学习,完善自己。深深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撰写论文阶段对我的指导和引领,每一次的修改意见都能够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论文中的不足以及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认真耐心的指导。再次,向导师表达最真挚的谢意,导师之情,我将会永远记在心里,未来的职业生涯也将以同样的耐心和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老师您辛苦了。最后,对各位论文评审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老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会一直秉承着脚踏实地,不断钻研的理念来提升自己。参考文献-15-  

18[1]曹林林.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4.[2]陈琼.中美公立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3]陈韶峰.论公立中小学教师的甄选与聘任决策[J].教育导刊,2007(07):22-24.[4]陈旭.中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5]丁华.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新审视[J].陕西教育(教),2016(08):70+78.[6]郭士亭.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7]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8]侯怀银,王俊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大学教学方法研究:历程、进展和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0):63-71.[9]黄建辉,洪明.美国教师职前教育入学标准的演变、特征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11):36-40+35.[10]黄建辉.专业化背景下教师职前教育入学标准改革探析——基于美国经验[J].现代教育管理,2014(06):100-103.[11]黄琳.中美当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12]胡艳芳.师范生职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6):131-132.[13]梁书杰,黄良芳.分析美国高校互动式教学对我国独立学院教学的借鉴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01):96-97.[14]梁岩岩,崔友兴.论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生的课程优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5):106-110.[15]廖瑛,刘宇.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条件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15):227-228.[16]宋可昕.公立中小学教师招聘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05):329-330+337.[17]王芳,卢乃桂.教育实习中的“三角关系”探析[J].教育科学,2010,26(02):40-45.[18]王蕾,吴剑锋.美国高校教学特点分析及启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5):78-80.[19]吴俊英.中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5.[20]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M].人民教育出报社,1993:46-47.[21]徐建星.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2019(29):45-47.[22]徐祎.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2.[23]杨彬.美国中小学师资认证与聘任制度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04):57-60.[24]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15-  

19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1):68-75.[25]张艳艳.从近代学制看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的确立与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08.[26]周琴,刘燕红.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的教育实习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33(11):10-14.[27]周喜华.我国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现状与改进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15):47-48.-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