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宝探索古遗迹

我国国宝探索古遗迹

ID:8149105

大小:3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07

我国国宝探索古遗迹_第1页
我国国宝探索古遗迹_第2页
我国国宝探索古遗迹_第3页
我国国宝探索古遗迹_第4页
我国国宝探索古遗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国宝探索古遗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的国宝——探索古遗迹》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二、教学设计思想:1、

2、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力争让学生通过课内外的学习,由点到面通过了解中国古文化中的古遗迹这个点,达到“知道我国的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个德育教育。2、教学理论:内外结合,学以致用3、教学方法:本设计以学生课前小组活动,课中汇报讨论,课后拓展延伸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国的古遗迹数量之多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了解得透彻,我在设计的过程除主要选择了教材中的古迹,还选取了教材外的古迹作为重点了解的内容。希望在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下,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并通过课中的问题启发与交流给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火种,激起爱国情操,以便在学生日后的学习生动中

3、形成一种思考的方式,看到这些古遗迹时会感受他们背后的伟大历史,而不仅仅只是看“景”。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11岁,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但对中国古遗迹价值的认识及保护古遗迹的意识还不够,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正确的道路一步步前进。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地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2)技能目标:通过课前

4、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对古遗迹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五、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知道古遗迹的宝贵价值。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保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六、课堂教学支持:1、课前准备:课前查找有关古遗迹的资料及一张彩色卡片2、制作课件:古迹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五一长假同学们都上哪去玩了?(指名生充分地说)2.师提问:大家去了省内外的不少风景优美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之中就有一些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同样是风景优美之处可为什么有些被称之为人类宝贵的财产,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呢?(指名

5、生回答,体会世界文化遗产是祖先界文化遗产呢?(指名生回答,体会世界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具有宝贵价值的,与现代所建造的景物意义的不同)3.师总结:世界遗产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具有空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艺术成就和自然景观。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古遗迹,去了解他们的历史、探索他们的故事。4.板书出示课题:探索古遗迹(二)师生互动1、了解长成城及背后的故事师:长城是我国的国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先去认识一下这座伟大的建筑。(出示课件)师:关于长城,你对它了解多少呢?生1:我从上学期的语文书上知道它有6500多千米长。生2:我知道它就像一条巨

6、龙横卧在山顶。生3: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师: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那你还想了解它的哪些问题呢?生1:我想知道长城跨越了哪些省、自治区?生2:长城的砖每块有十五千克重,这么高的山,这么多的砖,当时人们是怎么运上去的?生3:长城什么时候开始建造?它有多少关口?生4:长城城墙的顶部为什么是凹凸形的,而不像别的城墙顶部那样是平的?(师依次板书)生5:要走完长城全程需要多少时间?生6:长城为什么要造得那么长?师:那么多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上面四个问题,你想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生1:书本上有这些长城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用课本帮助我们解决。生2:可以看地图知道长城的位置。生3

7、:还可以与同学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师:真是太好了,有那么多的解决方法,下面我们就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理念】“问题意识”是衡量主体性的重要标尺。学生学习,能提出问题,表明他进行了独立的思考与分析。产生问题的过程,就是体现主体性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发挥的过程。因此,课堂上,需要充分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问题来源于学生,它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能使合作学习得以更加深入地进行。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合并、筛选,挑出有价值的、本课需要解决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