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126642
大小:45.9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06
《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比和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本节课体会比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这一核心思想呢?必须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1、既然学了除法,为什么还要学比。我们往往很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从活动中很容易的抽象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两个数相除,也可以叫做两个数的比,但我们没有思考过,既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解决的问题,为何还需引入比?2、这节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得出
2、比的概念和认识比的前后项,写比,求比值这些知识当然重要,但我认为这节课的关键是建模,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比的意义的基础上在心中建立比的模型才是这节课的重中之重。3、比表示的是两个数(量)的关系还是比是除法的另外一种形式呢?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4、要用足用好这些情境,真正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本质的目的,同时需要我们对这些素材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做一些教学法的加工。书上的东西好,但并不代表就没有问题郑老师的一席话醍醐灌顶啊。学习,学习,再学习吧!只有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才能教给学生正真正正的数学思想!第10页篇
3、二: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这个学期上了校级公开课《比的认识》,本节课是让学生认识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点和不足:先说说好的方面吧,这堂课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例如:从照片是否像出发,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只有长和宽按一定比例照片才能像,又如:马拉松比赛谁的速度快;到哪买东西便宜等等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个数相除。以前我们在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时经常会说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或者一个量是另一个的几分之几,都是用除法计算的,今天换了一种表示方法,实际上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因此让学生理解
4、比就表示两个数相除。这样学生就水到渠成认识比。在教学比值时,也是通过两个量相除得到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比值就是商,以及怎样求比值的方法。在学生对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比值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让学生充分去总结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各部分有什么关系。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最后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结束后,我补充了比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因为课本中没有说明,我觉得很有必要,就是写成分数的形式,但是读法不同,因为后面的比例教学中出现了这种情况,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种表示方法。比如1:2可以写成。这种表示方法既可以说成是比值,也可以说成是比
5、。第10页再说说不足的方面,重点把握不明确很致命。本堂课比的名称和求比值其实很简单,学生几乎自学都能明白,关键还在于明白比的含义,或者说比的意义。感觉上课时这部分内容还不是渗透的很深,学生还是不明白比。说的再直白一点,学生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比,学了这个比有什么用。我们知道,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学的内容从生活中来,最后也要能应用到生活中去。课后我询问了几个学生,他们表示还是不太能理解比,只是知道根据书中的说法,只要能用除法表示的就能用比表示。可见我队教材解读的还不够深,不够透。课上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自己讲
6、的太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太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克服这些不足,继续保持好的方面,让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不断提高。篇三: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教学时故意设计为填空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老师归纳总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而商店买的按2:5配比是符合大众口味的比。5)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的比吗?教学时给学生的举列时间不多,但有个学生举出的例子很有代表性:我们小时侯玩转陀螺游戏的时候,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我抓住了,本想在后面教学时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来的话,我会作为补充小知识让学生明确:各项比赛中出现
7、的比,是比相差关系而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倍数关系,课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效果很不错。2、读出下面各比并求比值。设计目的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比,使学生知道比的前项、后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的,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单因时间问题,没能按预设的计划实施。3、填一填。生活实例)第10页4、福尔摩斯侦探术。人体中的比)在练习设计时考虑较多的是教学目的:比的必要性和广泛性,当然更要考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中也能充分体现了出来,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本节课较为成功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根据实际需要引入比的意义,让学生充
8、分亲历一个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比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突出在三个情境和巩固练习中。3、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也不少,例如:1、照片拉动时应先给学生提要求,注意观察老师的每一次拉动什么变了?怎么变?什么没变?课堂教学时因为我没讲清要求而需要拉动第二次,第一次拉动环节失效。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