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080597
大小:267.22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3-05
《从中国与陶瓷说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从中国与陶瓷说起今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称呼我们中国为“China”(英语的China有两个意义:一是中国,一是瓷器)。那么,外国人为什么会这样称呼我们国家呢?我们知道,2000多年以前,中国有个朝代叫“秦”,它是由秦始皇所建立的。就在那时,我们中国实现了最初的统一,而且国家也很强大。因此,当时世界上的一些文明古国,在与我们国家的交往中,就开始以“秦”(chin)的谐音(china)来称呼我们的国家。大家知道,在英语中“中国”与“瓷器”是同形、同音的词,它们唯一的区别只在于第一个字母大小写的不同。当用作“中国”的时候,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2、;而当用作“瓷器”的时候,开头第一个字母不要大写,小写即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人的发明,所以,外国人就直接以“中国”来称呼中国人发明制作的“瓷器”。于是也就出现了英文中,“中国”与“瓷器”同形、同音的奇特现象。此外,大家一定还都知道,有些国家还曾称呼中国为“支那”。本来这只是英语“China”(中国)的音译,称中国为“支那”也没有什么不正常。正如唐代僧人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说:“西国名大唐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但是在近代,日本人竟把它变成了一个对我们中国的蔑称。他们
3、称中国为“支那”,称中国人为“支那人,”甚至还这样辱骂中国人:“支那人,狗”。对于这些不同的称呼,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何感想呢?是自豪,还是耻辱?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看来,这些称呼与我们国家的盛衰荣辱有着很大关系呢!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China感到骄傲,当然也不能不为被蔑称为“支那”感到耻辱。在文明发展的悠悠岁月里,我们中国曾经长期地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也是巨大的。不仅有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而且还有秦兵马俑、唐三彩和青花瓷⋯⋯我们中国的文化是独特的,也是灿烂的。陶瓷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中
4、国人,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因而也就应该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陶器和瓷器真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泡茶用的壶、喝茶用的杯、吃饭用的碗、造房用的瓦、装饰用的砖⋯⋯几乎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陶瓷的世界,已经离不开陶瓷了。这种感觉其实很是自然,因为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以陶瓷而著称的国度。还是让我们来了解中国的陶瓷吧,也让我们为中国的陶瓷而自豪吧!二、陶瓷源头何处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产陶器和瓷器的国家之一。不仅产生早、产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好。因此,长期以来,我国的陶瓷一直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从整个世界的考古发现来看,陶器的产生远远
5、早于瓷器。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原始社会时期,最初的人类只能依靠采集和狩猎充饥。在求生存的斗争中,先民们开始利用自然界现成的石头和树枝等材料,通过简单加工制成适用的石器和木棍等工具。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原始人逐渐学会了磨制石器、制造弓箭和其他更为复杂的工具。但是,陶器的发明和制造就完全不同了。陶器所使用的不是天然材料,而是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人造材料”。用松软的粘土烧制出坚固的陶器,不但改变了自然物的形态,而且也改变了它的性质。因此可以说,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迈出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毫无疑问
6、,陶器的产生与人类对火的利用密切相关。因此,恩格斯指出:“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世界的各个不同地区,人们的制陶技术不一定存在渊源关系。因为原始先民们完全有可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各自独立地发明制作陶器。例如:我国同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黄河流域磁山——裴李岗文化和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无论形制、器类、工艺,还是装饰都明显不同,显然是各自独立产生而造成的。通常认为,陶器是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定居生活而出现的。较早时候的陶器,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广大地区都有大量发现。其中,在江西省万
7、年县大源仙人洞和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出土的陶器残片,经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8000年。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陶器实物资料。它说明,我国陶器制作源远流长,同时也说明8000年前的原始先民就已跨入新石器时代了。在我国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早期陶器屡有发现。这些遗址,在黄河流域主要是:磁山——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在长江流域主要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下面仅以磁山——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为例,略作分析。在这类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器类较少,
8、形制简单,常见的有罐、壶、钵、碗等;陶色大多呈红色或橙红色,器表以素面为主,只有少量器物可见绳纹、划纹、蓖点纹等纹饰。陶泥未经细致淘洗,胎质粗糙,器壁厚薄不匀,比较容易破碎;陶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