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052110
大小:38.0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3-05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引言】《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你是否看过了呢?关于这本书的读书心得该怎么写呢?本网站小编为您提供几篇相关的读书心得,以便于您的写作。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从教十几年来,上了若干节课,听了若干节课,一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困扰着我:低、中年级的课堂“闹哄哄”,只要老师提一个问题,绝大多数的孩子把手举得高高,当老师提到某位孩子时,班级里就传来一阵叹息声。而高年级的课堂是“静悄悄”。教室里能自主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的同学很少,有少部分的学生有想法,却不愿交流,另一半同学表现出观望、漠然的态
2、度,那神态让人看不见他想交流的意愿。这样寂静、沉闷的课堂,让我茫然,疑惑...... 直到我手中拥有《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才解开了多年的困惑。造成这一现象有若干原因,诸如班级人数、一统化教学形式、讲究效率的课堂等,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过分追求虚假的主体性教学。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讲授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教师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
3、闹的教师”,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师”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是啊,在
4、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一到课间,老师就会互相抱怨自己班级的学生不回答问题,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桌上摆放着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的教案中来,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预设的答案,我们心里就很急,一急就随便给孩子找个借口让他坐下,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还美其名曰:“你是这样认为的……”,课堂上,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走,所以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齐步走”的框框中。左滕学先生说:“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
5、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这种
6、以倾听为基础的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就是佐藤学先生所言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佐藤学先生认为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与每个学生应对的互动,这就是伊藤学所认为的服装裁剪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乃是不断地从个体发出,又回归到个体的。另一种是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如文字所述,这样的课堂好像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协调的鸣响而产生了交响乐那样,称之为交响乐式教学。书中的田原老师很值得我们学习,田原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在班级里讨论一位同学带来的
7、蒲公英,怎样寻找到日本的蒲公英。在这一过程中,连作文没写过的学生,竟然以蒲公英为题开始写作文;有的同学还到图书馆到图书馆里查询;妈妈们在星期天也带着孩子到郊外去采集。田原老师还和孩子们一起种植蒲公英。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用诗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感动。田原老师的做法既包含了“量体裁衣”般的学生个性,又包含了“交响乐团”般的相互作用,息息相通的润泽的教室才能生成。 这样润泽的教室,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
8、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读《静悄悄的革命》心得体会 这本书是一年前一次上阮老师课,布置下来要看的书。由于当时没有做硬性的规定,所以也就没有看。当时倒是看了张华老师中国版的《静悄悄的革命》,两本书都可以说是一种田野研究或者质性研究。张华老师是自己深入一所小学,自己和老师同学在一起生活的所见所闻,描述的是当代中国教育课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