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簧计算方法

碟簧计算方法

ID:79173016

大小:78.1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10

碟簧计算方法_第1页
碟簧计算方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碟簧计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碟簧基本理论不带支撑面的碟簧带支撑面的碟簧叠合组合蝶簧组:n片碟簧叠合后自由状态下的高度:带支撑面的蝶簧Lo=lo+(n-1)?t'载荷Ftot=n?F不带支撑面的蝶簧Lo=I0+(n-1)?tn片碟簧叠合后变形量与载荷的关系:变形量stot=s对合组合蝶簧组:i片碟簧对合后自由状态下的高度:L0=i?loi片碟簧对合后变形量与载荷的关系:载荷Ftot=F变形量:stot=i?s.例主轴拉爪有三个位置,分别是拉刀位置(中间位置)、松刀位置(最靠主轴端部)和无刀位置(最靠主轴内部),HMS200主轴刀柄形式为BT50,设计拉刀力为25000N,

2、拉刀位置与松刀位置间的最小距离(即打刀距离)为5.6mm。根据可用安装空间、拉刀力等因素选择碟形弹簧型号180079,两两叠合再对合的组合形式。两片180079碟簧叠合自由状态下L叠=l0+(n-1)?t=5.8+3.75=9.55变形量s叠=s时,回复力F叠=2F为不致打刀力过大(小于30000N),采用50对两两叠合的碟簧对合,自由状态下L对=i?1叠=50X9.55=477.5变形量s对=i?s叠=50s时,回复力F对=F叠=2F所以要想得到25000N的拉刀力,一片弹簧的回复力应为F=12500,对应的变形量为s=0.633总变形量为s对

3、=50Xs=50X0.633=31.65,变形后碟簧组的总高度为477.5-31.65=445.85。最小打刀距离为5.6,设计打刀距离为6,松刀位置碟簧组总变形量为31.65+6=37.65,每片碟簧变形量为37.65/50=0.753,每片碟簧回复力为14576N,理论所需打刀力2X14576=29152N;无刀状态碟簧组总变形量为31.65-10=21.65,每片碟簧变形量为21.65/50=0.433,每片碟簧回复力为8847N,所以弹簧安装时需预压21.65,预压力为8847X2=17694N,预压后碟簧高度为477.5-21.65=4

4、55.85。一串碟簧之间最好放一个自制垫片,这个自制垫片的作用一个是凑距离,可以节省碟簧的个数;另一个就是可以让它和拉刀杆小间隙配合把大串碟簧隔开,减小大串碟簧的离心力;还有就是这个自制垫片外径可以做大一点,在主轴内起导向作用,避免碟簧和主轴的摩擦。也可以用MUBEA提供的专门计算程序进行计算,非常方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