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塞翁失马

也谈塞翁失马

ID:79006184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08

也谈塞翁失马_第1页
也谈塞翁失马_第2页
资源描述:

《也谈塞翁失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也谈《塞翁失马》中的“父”字张为芬《塞翁失马》是选自《淮南子。人间训》中的一则寓言,现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0课《寓言四则》,曾选入2001年新版人教版《语文》第三册29课《寓言四则》。对于笔者来说这则寓言已经教过两遍了,自己认为钻透了教材。但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文中“其父曰”出现三次,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的参考译文为“他说”,而我印象中“其父”的意思为“他的父亲”,查阅与2001版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其父”确实译为“他的父亲”。那么如果是“他”的意思,那么文中的“其父”与“善

2、术者”、“失马者”为同一个人,如果直译可译为“那个老头”,其读音为第三声“fu”;如果是“他的父亲”的意思,那么文中的“善术者”、“失马者“与“其父”并不是同一人,其读音为第四声“fu”.两种翻译意思完全不同,读音也完全不同。那么这两种理解哪一种更合理一些呢?我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探究。通过揣摩上下文,查阅资料,我认为译为“那个老头”读音为三声“fu”理由更充分。其理由如下:1、寓言标题为“塞翁失马”,即边塞的一个老头儿丢失了马,文中第一句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是说善术者失马,那么善术者与塞翁为同一人,即善术者为一老头。2、文中“其

3、父”出现三次,“其父”说了三句话:“此何遽不为福乎?”、“此何遽不能为祸乎?”、“此何遽不为福乎?”。这三句话足以说明“其父”善术,所以“其父”为善术者。3、如果将“其父”译为“他的父亲”,那么文中就有祖孙三代人,即善术者、善术者的父亲(其父)、善术者的儿子(其子),这样就与后文的“父子相保”中所说的两代人相矛盾;4、查阅了几本新旧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塞翁失马”这个词条的解释均为:“边塞上一个老头儿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后来这匹马带着一匹好马回来了(见于《淮南子。人间篇》)。”可见边塞上的老头就是他,即文中

4、的“其父”,所以将“其父”理解为“边塞上的那个老头”顺理成章。由于在备课中有充分的研究,我信心十足的给学生上《塞翁失马》这则寓言。在上一则寓言《智子疑邻》的学习中我就引导学生弄懂了“邻人之父”的“父”的读音和意思,即读第三声“fu”’意思是老人,古代对老年男人的尊称。很自然的,学生在初读《塞翁失马》时就提出了“父”的读音问题,我及时表扬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并将问题抛给学生:“老师也不知道该读什么,大家一起来探究吧。我们第一遍齐读暂且读第四声。”学生在试译完全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父”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此时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说出

5、了自己的理由,我感到很欣慰,因为孩子们的见解与结论几乎和我的如出一辙,他们说出了我上面所述的前三条理由,即使有理解为读第四声、意思为父亲的也被反驳了回去。我又引导学生补充了第四条理由,引导学生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并及时对学生给予了肯定,认为同学们能联系课文,结合具体语境来进行分析,而且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所以我此时又对学生说:“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意见,那么我们就读第三声吧,理解为那个老头。以后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就要能象这样推敲、探究。”学生再次激情满怀地朗读了课文。由《塞翁失马》的备教过程我想到,教师在备课中应该独立钻研教材,不能迷信教参,其实

6、这一点老师们都知道,但是由于很多老师因能力或畏难或偷懒,而根本不能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是上好语文课上活语文课的基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为之不懈努力。其次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善于激活学生思维,营造探究的氛围,创设探究的条件,充分信任学生,信任学生的能力,其实信任可以生成精彩的课堂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