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80922
大小:1.19 M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01
《谷朗碑书法艺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谷朗碑》之艺术特色陈勤学三国·吴《谷朗碑》 全称《吴九真太守谷朗碑》。隶书,三国·吴凤凰元年(272)立。纵176厘米,横72厘米,文18行,行24字。碑在湖南耒阳。碑主谷朗(218~272),字义先,耒阳(今湖南耒阳县)人。三世仕吴为牧守,累官长沙刘阳令、立忠都尉尚书郎、广州督军校尉等,吴建衡三年(271)迁九真太守(今越南河内南顺以北地区)。凤凰元年四月乙未卒,终年五十有四。其墓在今耒阳马水乡木村虎形山,嗣孙谷起凤、谷尚志等为之立碑。碑旧在耒阳城东谷府君祠内,清时移置县城杜甫祠中(现耒阳一中),后迁蔡侯祠(传为蔡伦故居,在城内蔡子池畔)内保存。碑之两侧原有谷氏后裔题名,清初尚存,后
2、渐磨灭。 《谷朗碑》字虽称隶书,实则体势已非常接近楷书,故亦有定为楷书者。当然同后世魏碑、唐楷相比,它还带有较浓的隶味。其结体方整,笔画圆劲,书风浑朴古雅,与曹魏诸刻风格稍异,但同为开后世楷书法门的重要碑刻。此碑在清代以前,惟见欧阳修、赵明诚二家著录。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其字遒劲,亦有汉分隶法。”严可均谓其“隶法不恶,刻手极拙。”康有为称其古厚,为真楷之极。谷朗碑坐落于衡阳市耒阳蔡伦纪念园,通高176厘米、宽72厘米、厚24厘米,青石质。[1]碑额“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碑”(九真即现越南河内市),[1]为全国现存的三块半楷书母体碑之一,堪称国宝,世界文化遗产。[1]碑文18行、行24字,
3、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人称原始楷书,是隶书向楷书过度的代表作。[1]碑原在谷府君祠内,宋代移至杜工部祠前,1979年移置蔡侯祠内,此碑是研究书法史的珍品,亦是中越两国交往的重要史料[1]。 谷朗碑[1]谷朗墓在衡阳市耒阳市亮源乡睦村虎形山,与谷朗碑同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1]全称《吴九真太守谷朗碑》。三国吴碑刻。额题“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凤凰元年(272)立于耒阳。字体介乎楷隶之间,是楷书初创时期的重要碑刻。碑纵176厘米,横72厘米。《金石续编》载:碑高五尺二寸,宽二尺四寸五分,字共十八行,满行二十四字。碑旧在衡阳市耒阳城东谷府君祠内,清时移置县城杜甫祠中(现耒阳一中),后迁蔡侯
4、祠(传为蔡伦故居,在城内蔡子池畔)内保存。碑之两侧原有谷氏后裔题名,清初尚存,后渐磨灭。碑主碑主谷朗(218~272),字义先,衡阳郡(今衡阳市)耒阳县人。三世仕吴为牧守,累官浏阳令、立忠都尉尚书郎、广州督军校尉等,吴建衡三年(271)迁九真太守(今越南河内南顺以北地区)[2]。凤凰元年四月乙未卒,终年五十有四。其墓在今衡阳市耒阳马水乡木村虎形山,嗣孙谷起凤、谷尚志等为之立碑。碑的书法《谷朗碑》书法端劲有致,尚多汉人书风。字虽称隶书,实则体势已非常接近楷书,故亦有定为楷书者。当然同后世魏碑、唐楷相比,它还带有较浓的隶味。其结体方整,笔画圆劲,书风浑朴古雅,与曹魏诸刻风格稍异,但同为开后世楷书法
5、门的重要碑刻。此碑在清代以前,惟见欧阳修、赵明诚二家著录。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其字遒劲,亦有汉分隶法。”严可均谓其“隶法不恶,刻手极拙。”康有为称其古厚,为真楷之极[2]。传世拓本以碑两侧谷氏后人题名可见者为旧。故宫博物院藏有《谷朗碑》原石的明拓本(如上图)。整幅装。纵131.7厘米,横75厘米。纸墨醇古,拓工精良,为所见最旧拓本。彪炳青史《谷朗碑》贺辉才 《谷朗碑》全称为《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原置放在湖南耒阳市区东谷府君祠内,清时移至原杜甫祠中(现耒阳一中),后迁蔡侯祠内保存。1956年7月,《谷朗碑》被公布为省级保护文物。该碑用青石制成,高1.76米,宽0.72米,18行,行2
6、4字,字径约3.5厘米左右。据清陶睿宣《稷山论书诗稿》注释,碑“刻于三国时吴凤凰元年”。书丹者是未署名的造诣很高的民间书法家,刻石者也是未署名的民间巧匠。碑主谷朗(218—272年),字义先,耒阳人,曾官至忠都尉尚书郎,建衡三年(271年)迁九真太守(九真,古郡名。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郡地区),凤凰元年卒(272年)。谷朗墓在耒阳市马水乡木屯虎形山。《谷朗碑》就是赞颂谷朗一生功德。《谷朗碑》在书法史上具有相当独特的历史地位,在浩瀚的书海中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其一此碑属三国时期可数碑刻之一。碑刻之风汉末渐降,至三国时代,碑刻寥若星晨,屈指可数。物以稀为贵,越是古迹少的时代,其书
7、迹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越倍受珍爱。曹魏著名的碑刻有《上尊号碑》、《受祥表碑》、《孔羡碑》等,为数不多。而南方孙吴的碑刻更少,屈指可数的只有几块,即《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吴故衡阳太守葛府君碑》。刘蜀著名的碑刻尚未发现。其二,此碑属隶楷过渡体,最能代表隶书向楷书的过渡。这就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是最闪光的地方。回顾书法史的发展,书体的衍变清晰可见。汉代盛行隶书,至三国时代隶书的高峰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