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543569
大小:76.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1-17
《关于于坚诗歌口语化特征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于坚诗歌口语化特征的探究》箍要:他的诗歌酒言给人一种质朴的印象,“我已经想不起来"和"口气像忸办切”等句子比起书面话啻来,更靠近日常生活的口语,诗歌的口语化不再让人敬而远之.毋痛置疑,诗歌港言的口语化是诗歌大众化的一个很堂要的因素,但是反观“口水诗”的创作,很多诗就的口语化程度稗演度了,以至于涛歌语言变得粗俗魏妍婷武汉大学文学院摘要:于坚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他在80年代成名,创作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作品。作为"后朦胧诗”的一个代表人物,于坚的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他的诗歌中,找不到极其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晦
2、涩的隐喻,于坚的诗歌大多数都呈现出一种口语化的特点,给人留下一种世俗化的印象。本文就围绕于坚诗歌的口语化特点来进行讨论。关键词:于坚;世俗化;口语一、口语化特征的体现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的理论,在诗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前我们欣赏的诗歌大多都是和隐喻联系在一起的,在诗歌的语言之外,暗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语言和言外之意的联系,要靠读者自身去体会。由于诗歌语言的不直白,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再加上隐喻时意象的选择有些很高深晦涩,传统的隐喻性的诗歌往往给读者一种美感和高雅的感觉。可是,于坚却一反这种隐喻的风气,而强调拒
3、绝隐喻,即把诗歌写得更口语化。具体地,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口语化的特点,如:一只鸟在我的阳台上避雨/青鸟小小地跳着/一朵温柔的火焰——《避雨的鸟》老师那时常说祖国的花朵/也许就是这句惯用语/老让我把你/和某个舂天相联系那个春天/是否开过花我已经想不起来——《女同学》八二年他从北京回来/外衣比过去深沉/他讲文坛内幕/口气像作协主席——《尚义街六号》于坚的用词通俗易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很流畅,逻辑关系清晰。他的诗歌语言给人一种质朴的印象,"我已经想不起来"和"口气像作协主席"等句子比起书面语言来,更靠近日常
4、生活的口语。于坚将自己拒绝隐喻的主张实践到了他的创作当中。归纳于坚的诗歌创作风格与语言特点,我们可以说“口语化"已经成为了他爵歌的一个标志和特色。不仅如此,口语化的特点还给他的诗歌带来了其他一些附加的特点。口语的运用使得诗歌在表现作者的某些想法时不能像使用一些意蕴深刻的意象那么简练,作者往往采用较长的日常生活语言来描绘场景、抒发心情。因此,于坚诗作中有一些长句出现,句与句之间的跳跃性也不是特别强,这让于坚的诗有了散文化的特点。于坚的诗如果不分行,把句与句连在一起,仅用标点符号隔开,也可以很通顺,与散文类似。口语化的
5、创作还让于坚的诗歌更加通俗易懂,实际上这是扩大了于坚诗歌的阅读受众,降低了诗歌的门槛,这也是“后朦胧诗”世俗化的一个典型表现。诗歌的口语化不再让人敬而远之,毋庸置疑,诗歌语言的口语化是诗歌大众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口语化语言使得语言背后的意义的复杂性减弱,因此这样的诗作可以向读者更加直接地呈现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作品的直接性、创造性和活力也由此体现出来了。二、选择口语化创作的原因为什么于坚会选择用口语化的语言来创作诗歌呢?首先,于坚的创作是基于他"拒绝隐喻"的创作主张的。于坚提出了"面向事情本身"的口号[1],即追求
6、回到认识过程的本身,所以在叙事的时候,于坚也倾向于将原本事物作为叙述对象。选择原本事物作为又惨给了诗歌朴素的特点。省去了隐喻后的诗歌语言往往也是远离华丽晦涩的辞藻,而更贴近生活,接近日常化的口语。所以,于坚的口语化创作正是他“拒绝隐喻"创作主张的一种体现。从题材选择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于坚选择口语化创作的原因。于坚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表达,还有就是对大自然的表达。《外婆》、《感谢父亲》第乍品很多都写的是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如《感谢父亲》:三室一厅双亲在堂子女绕膝/一家人围着圆桌温暖如
7、春/这真不容易我白发苍苍的父亲。作者擅长于写生活中的一些世俗场景,从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也让读者体会到生活的真与美。在表现世俗生活的时候,选择口语化的语言显然要比过于书面的语言更加合适。口语化的语言给生活题材带来了更浓的人间烟火气息,这符合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生活的体悟,也让生活题材的作品显得更平易近人,更加真实。在表达一些历史重大事件的时候,于坚也倾向于从小人物和日常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他的作品《罗家生》就从罗家生这个小人物入手,反映出了文革时期的某方面的社会面貌和文革给一般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文化大革命/他被赶出工厂
8、/在他的箱子里/搜出了一条领带。重大的历史事件被聚焦到个体的经历之上,再加上口语化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作者仿佛正在叙述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作品的真实性和对读者心灵的冲击力大大提升。虽然在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作者没有运用一些隐喻或者慷慨激昂地抒发自己的不平和见解,但是作者特有的生活化题材和口语化语言却让读者更加接近事件,给人带来的是与站在高处的宏大评价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