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缝衍射实验

单缝衍射实验

ID:78490764

大小:32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03

单缝衍射实验_第1页
单缝衍射实验_第2页
单缝衍射实验_第3页
单缝衍射实验_第4页
单缝衍射实验_第5页
单缝衍射实验_第6页
单缝衍射实验_第7页
资源描述:

《单缝衍射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二单缝衍射实验题目: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20132112xx撰写人:xx组内成员:xxxx一、实验目的掌握电磁波的单缝衍射时衍射角对衍射波强度的影响。二、预习内容电磁波单缝衍射现象。三、实验设备1、S426型分光仪:用于验证平面波的传播特点,包括不同媒质分界面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等诸多问题。分光仪的部分组件名称和简要介绍如下:序号名称功能及介绍1分度转台将接收天线、反射板旋转一定角度并读出刻度值2喇叭天线用于产生和接

2、收垂直极化波3可变衰减器改变微波信号幅度大小,避免反射【精品文档】第7页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单缝板缝隙宽度可调5晶体检波器将波导中的电场强度转换为同轴线中的电流6读数机构一个电流表,用于显示同轴线中的电流值大小7支座、支架仪器的基本组成部分2、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该信号源是一种使用体效应管做震荡源的微波信号源,由振荡器、隔离器和主机组成。三厘米固态振荡器发出的信号具有单一的波长(出厂时信号调在λ=32.02mm上),当发射喇叭口面的宽边与水平面平行时,发射信号电矢量的偏振

3、方向是垂直的。可变衰减器用来改变微波信号幅度的大小,衰减器的度盘指示越大,对微波信号的衰减也越大。晶体检波器可将微波信号变成直流信号或低频信号(当微波信号幅度用低频信号调制时)。四、实验原理当一平面波入射到一宽度和波长可比拟的狭缝时,就要发生衍射的现象。在缝后面出现的衍射波强度并不是均匀的,中央最强,同时也最宽。在中央的两侧衍射波强度迅速减小,直至出现衍射波强度的最小值,即一级极小,此时衍射角为,其中λ是波长,是狭缝宽度。两者取同一长度单位,然后,随着衍射角增大,衍射波强度又逐渐增大,直至出现一级极大值,角度为:

4、。五、实验步骤1、连接好仪器,调整衍射板缝宽至70mm,将该板固定在支座上,板平面和工作平台的90刻度线一致;【精品文档】第7页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的指针指向小平台的180刻度处,此时小平台的0刻度就是狭缝平面的法线方向;3、打开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电流表偏转一定角度,调节信号电平使表头指示接近满度;4、记录下0度时电流表刻度,从可动臂向小圆盘方向看去,每向左旋转2度,记下一组刻度值,直到角度达到52度;5、将可动臂旋转回0度,记下电流表数值,接下来每向右旋转2度,

5、记下一组数值,由于旋转空间有限,我们取到了24度;6、保持输出信号不变,调整衍射板缝宽至50mm,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多组数据;7、保持输出信号不变,调整衍射板缝宽至20mm,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多组数据;8、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计算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理论值,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理论计算:一级极小值为,一级极大值为,所以:①当=70mm,λ=32mm时,1=27.20,1=43.29;②当=50mm,λ=32mm时,2=39.79,2=73.74;③当

6、=20mm,λ=32mm时,,无实际意义,所以不存在一级极大值和一级极小值。2、实验数据:【精品文档】第7页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缝宽角度左侧衍射强度右侧衍射强度70mm50mm20mm70mm50mm20mm010055141005514298551310057164965515965720690572086511888055207440101064491561315125639105130614503284432816443110423511183027123834142014221

7、0242410224148810224284250262522806530169321410342183620438222【精品文档】第7页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0067420416444118461101248122350590522823、衍射曲线为:①=70mm,λ=32mm的衍射曲线:②=50mm,λ=32mm的衍射曲线:①=20mm,λ=32mm的衍射曲线:由实验数据和曲线可得:①当=70mm,λ=32mm时,左侧一级极小值28,一级极大值为48,右侧未测得一级极大值和一级极

8、小值;②当=50mm,λ=32mm时,左侧一级极小值36,一级极大值为40,右侧未测得一级极大值和一级极小值;③当=20mm,λ=32mm时,左侧一级极小值26,一级极大值为32,右侧一级极小值10,一级极大值为18。4、实验理论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①当=70mm,λ=32mm时:衍射角度一级极小值一级极大值理论值27.243.3【精品文档】第7页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