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器乐(口琴)教学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浅谈器乐(口琴)教学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ID:7817950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27

浅谈器乐(口琴)教学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中的引领作用_第1页
浅谈器乐(口琴)教学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中的引领作用_第2页
浅谈器乐(口琴)教学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中的引领作用_第3页
浅谈器乐(口琴)教学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中的引领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器乐(口琴)教学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器乐(口琴)教学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内容摘要:本文围绕二期课改音乐新《课标》中提出的音乐感知、表现、鉴赏、创造四项基本能力,探索以口琴教学为手段,引领学生饶有趣味地参与音乐实践,获得正确而直观的音乐体验,勇于个性化地展现音乐才能,不断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关键词;口琴,音乐审美能力,引领,新课标。正文:“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个人的悟性固然重要,师傅的引领与点化则犹如画龙点睛般不可缺少。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就有这样一位好师傅——口琴。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课程,而审美教育又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审美能力的发展为核心。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个

2、体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必须依托于音乐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依赖于学生运用音乐独有的形式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与要求中特别强调:“从三年级起学会一件有固定音高的常用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正是把器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途径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手段。教学乐器能否入选小学音乐课堂,主要受学生本身的心理特点和外部的社会环境的条件制约。通过实践,我选用了口琴进行教学,这不仅因为它价廉且便于携带,更由于它的“三性”——音准的稳定性、吹奏技巧的易学性、自身音色与学生演唱音色的协调性。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口琴作为学具,如同使用拐杖一样帮助

3、学生学习音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吹奏活动,体验演奏的乐趣。二期课改摒弃了以往纯知识性、技巧性的技能训练,而把学生需要达到的基本能力宽泛地上升到音乐审美能力的高度。这并不等于不要基础知识,丢弃基本技能,而恰恰是进一步扩充了“双基”的内涵。众所周知,离开了音乐固有的艺术语汇,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表达方式,我们根本无法欣赏和理解传承的经典,无法诠释和演绎喜爱的作品,当然更无法进行新的自由创作。所以,《课标》的总目标中清楚地把知识与技能定义为“音乐基础知识和感知、表现、鉴赏、创造音乐的基本能力”。我在口琴教学的研究中,也致力于从审美能力发展的四个方面去发现其特殊的价值,发掘合理运用的有效

4、方法,使口琴成为音乐课堂的神奇魔棒,能潇洒挥舞、点石成金。(一)、作为音乐感知实践的一种有效载体,口琴在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中成为学生形影不离的小老师。音乐审美的感知能力是音乐学习最基本的能力,是进行其他音乐活动的基础。在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中,有两点我觉得应特别注意:其一,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呈反复性、螺旋性地上升过程,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才得以实现。而多样化的方式会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实践中。其二,音乐的感知是一种综合的审美能力,特别在小学阶段,各种感官直觉、想象力和情感相互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独立分割开来。根据这两点经验,从三年级开

5、始我就用口琴来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我常利用口琴音高固定的特点做“听听、吹吹”的游戏,来加强学生对音高、节奏、和声方面的感知。例如,按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情境,做听音练习,学生吹出听到的音高或简单旋律。由于配合了情景,内容常换常新,但具体方式仍因其延续性而较为简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吹出的音高总比唱出的音高更具音准效果,先听后吹,吹后再唱,学生对音高的把握力大大加强。又如,用相同的音高、不同的节奏为不同的音乐形象吹伴奏,根据不同的情绪或不同风格的乐曲、歌曲而调整吹奏音色等。这些短句吹奏的难度不高,但加入了情感与形象后就忽然生动了许多,学生在较易掌握的吹奏中把音乐吹活了起

6、来。较之技巧的掌握他们更多的是在感知音乐,口琴引导着他们由浅入深地感受和领悟了音乐的美。不少音乐知识点的学习,用上口琴,往往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年级教材《黄昏》和《钟声》中轮唱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初唱时各声部的独立性常常会把持不住。用口琴带唱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口琴的帮助,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卡农”形式,在反复轮奏熟悉后就能稳定地唱出轮唱效果。(二)、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口琴也以其演奏拓展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和评价。在鉴赏的开始阶段,勿容质疑应采用静心聆听的方式,屏弃其他感官的打扰,以纯净的音响效果呼唤学生的情感共鸣。紧接着老师就将在不断地反复中,帮助

7、学生深化理解音乐作品,最终内化为自身的审美经验。这个关键的转化过程,决不能局限于“听”作为唯一的体验方式。特别是现有的听赏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器乐作品。想要熟悉进而理解乐曲,熟悉主题旋律是十分重要的。这个环节如果采用口琴,就能较好地达到熟悉的目的。较之于想象,吹奏更外化;较之于律动,吹奏更贴近主题;较之于演唱,吹奏更准确细腻;较之于言语表达,吹奏更接近音乐本质。例如,在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我先指导学生吹奏了主题乐句。然后,通过看图伴奏的方式,引导他们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进行变化吹奏,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