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论文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期末考查作业姓名:XXXXX专业:土木工程学号:XXXXXXX2012年6月1日4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应用——如何囚徒困境摘要:破解囚徒困境在商业活动中存在着重要的意义,得到认可并能付诸实践的破解囚徒困境的方法是合约。但是关于合约破解囚徒困境的有效性并没有给出有力的解释。因此,将通过交易费用理论对合约的有效性加以解释。目前关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各种解释基本在以下观点上达成一致:(1)现实生活中交易费用无处不在;(2)零交易费用是种无摩擦交易费用,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3)交易费用影响交易的发生。同时,大多数人认为降低交易费用有助于实现效益最大化,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降
2、低交易费用并不都是一件好事。在囚徒困境模型中,降低交易费用得到的并不是最优结果,增加交易费用反而有助于实现效益最大化。基于此,首先概括出交易费用理论的三个基本点,并对以上三点加以分析,形成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解释合约破解囚徒困境的有效性:增加交易费用。一、模型建立与分析假如有两个人盗窃之后逃跑,被警察抓住了,因证据不足很难定罪。聪明的法官分别找他们谈话,告诉他们说:“你们的盗窃罪确凿,所以可以判你们2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招了,他不招,那么你会作为证人无罪释放,他将被判10年徒刑;如果你招了,他也招了,你们都将被判5年有期徒刑;如果你不招,他招了,他无罪释
3、放,你被判10年徒刑;如果你们都不招,各判2年。”将嫌疑犯A、B被判刑的几种可能情况列表如下:表中每对数字表示嫌疑犯A、B被判刑的年数。坦白从宽,抗拒从严。4现在我们来做2个前提假设:囚徒A和B两人都是自利理性的个人,即只要给出两种可选的策略,每一方将总是选择其中对他自己更有利的那种策略;两人无法沟通,要在不知道对方所选结果的情况下,独自进行策略选择。囚犯“思想搏斗过程”大致如下,囚犯A的内心活动是这样:假如他招了,我不招,我就要坐10年,招了最坏坐5年,还是招了合算;假如他不招,我也不招,只坐2年的牢(因无法串供,风险太大);如果我招,他不招,马上被释放,也是招了合算。因此,无
4、论囚犯B是坦白还是沉默,囚犯A采取坦白的策略对自己更为有利。 同样,以上推理也适用于囚犯B。结果两个囚徒都坦白了,都被判刑5年。 一、博弈结果与效率分析很多人可能会误认为,既然两个囚犯最好的结果是都不招供,两人都只被判2年,那么,两个囚犯都选择不招供就是这个博弈的最终结果。 然而,事事不如人算,“囚徒困境”之所以称为“困境”正是因为这个博弈的最终结局恰恰是最坏的结果,即两个囚犯统统招供,结果都被判有期徒刑5年。反过来说,这也是警官的聪明之处。警官采取的游戏规则必然会让两名囚犯坦白罪行,认罪伏法。对一个博弈来说,游戏规则非常地重要,适宜的规则才能够达到目的。在我们的日常
5、生活中莫不如此,规则制订者往往利用条件制定出有利于自身的规章制度。对此,很多读者不禁会问,为什么两个人都选择了“招”,傻到接受这种最坏的结果呢?囚徒困境之所为被称为“困境”,正是在于:如果A、B二人都保持沉默,则都只被判刑2年,显然比两人都坦白的结果要好。注意囚徒困境的推理模式:“假如我这么做,他就会那么做———若是那样,我会这么反击”,后面的步骤依此类推。也就是说,你怎么走棋,完全取决于对手的上一招。这在博弈论上叫做“倒推法”。 4要想做到这一点,单单假设自己处于对手的位置会怎么做还不够。即便你那样做了,你只会发现,你的对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即他也在假设自己处于你的位置会怎么做
6、。因此,每一个人不得不同时担任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对手,从而找出双方的最佳行动方式。与一条线性的推理链不同,这是一个循环,即“我认为对方认为我认为……”。一、对策措施从囚徒困境中看来,在单独的一次博弈过程中,每个人都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而对方只要有机会也会这么做,于是双方都要采取措施来防范对方,最后使得双方都失利。我们不难知道,这是两个罪犯相互得到制约的结果,使得两人都失利。所以,要破解囚徒困境,就必须在一个鼓励合作的计划里,要有一种惩罚背叛者的机制,一个且坦白又供出同伙的伙伴,若得知外面会有什么报应等着自己,尽快逃脱牢狱之灾的前景就不会显得那么诱人
7、了。释放一个贩毒分子,可能会让他坦白,然而,这种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背叛动机!除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重复博弈",可以减少欺骗,增加相互的信任,因为上当受骗的人能够进行"一报还一报"的报复行动,从而走出"囚徒困境"。二、参考文献【1】郭洪伟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02期【2】囚徒困境博弈理论——百度百科【3】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破解囚徒困境尹晶晶王朝全——《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6期【4】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第11期4【5】李杰《博弈论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