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

ID:78042937

大小:18.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灯火阑珊2019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_第1页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_第2页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_第3页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_第4页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_第5页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_第6页
资源描述: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主要发生在育苗盘中或土耕或反季节栽培幼苗的茎基部。病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有时种子刚发芽或未出土幼苗即染病,腐烂在土内,造成缺苗,严重的成片死亡,湿度大时病苗上或病苗附近的土面上长出白色絮状霉层,即腐霉菌菌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苗上可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农具、种子传播。幼苗多在床温较低时发病,土温15〜16c时病菌繁殖速度很快。苗床土壤高湿极易诱发此病,浇水后积水窝或棚顶滴水处,往往最先形成发病中心。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纤细、徒长、抗病力下降,也易发病。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幼苗营养供应紧张,抗病力最弱,如果此时遇寒流或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苗床保温不好,幼苗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病菌乘机而入,此时就会突发此病。(1)选用早杂1号、吉农早丰、晋番茄l号、河南5号、霞粉、浙杂7号、兰优早红、夏星、粤红玉等早熟或耐低温品种。(2)苗床应选在避风向阳高燥的地块,要求即有利于排水,调节床土温度,又有利于采光,提高地温。(3)育苗床必要时更新床土施用酵素用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的3亿CFU/每平米2-4克,进行苗床喷淋。定植时或移液,每株200毫升灌根,间隔3个月用药1次。克哈茨木霉菌根部型,栽后,稀释1500-3000倍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二、番茄立枯病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缢缩变细,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但有时并不明显,菌丝能结成大小不等的褐色菌核,是本病与猝倒病(病部产生白色絮状物)区别的重要特征。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Rhizoctoniasolani侵染所致。该菌不产生孢子,主 要以菌丝体传播繁殖。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带菌堆肥等传播。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0℃左右。(1)加强苗床管理。提倡采用穴盘和营养钵育苗,注意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适时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蒸发,苗体水分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2)在番茄生长及时中耕除草,平衡水肥,追肥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适时通风透光,有利于西红柿生长,提高抗病性。用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的3亿CFU庾哈茨木霉菌根部型,每平米2-4克,进行苗床喷淋。定植时或移栽后,稀释1500-3000倍液,每株200毫升灌根,间隔3个月用药1次。或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氨基寡糖素水剂等。三、番茄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幼苗、茎和果实。幼苗染病,在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成株期叶片被害,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的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叶片脱落。茎部染病,病斑多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具同心轮纹,有时龟裂,严重时造成断枝。青果染病,多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叶柄、果柄染病,病斑灰褐色,长椭圆形,稍凹陷。本病由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solani(E.etM.)JonesetGrout.)侵染所致。本菌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第二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病菌一般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能从表皮直接侵入。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分生抱子在适温28-30C下只要35-45分钟就可萌发。天气多雨雾时,分生孢子可以大量形成和迅速萌发,常引起病害的流行。此病大多数在结果初期开始发生,结果盛期发病较重;老叶一般先发病,幼嫩叶片衰老后才发病。水肥供应良好,植株生长健壮,发病轻;植株生长衰弱,田间排水良,发病重。(1)选栽抗病品种:粤农2号、早雀钻、小鸡心、荷兰5号等品种较抗病,可以选栽。也可以利用杂交种,北京早红与奥农2号杂交,或北京早红与满丝杂交,其杂种一代具有较强的抗病力。2)轮作:要选择连续两年土地作苗床,如苗床沿用旧址,土。避免与其他茄科作物连作,作物3年轮作制 种子带菌,可用52c温汤摊开冷却,然后催芽播种。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3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喷雾,每亿CFU加哈茨木霉10-15天一次,发病严浸30分钟,取出后没有种过茄科作物的则床土要换用无病新应实行番茄与非茄科重时,缩短用药间隔,每5-7天1次。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四、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可危害番茄的果等、叶片、花及幼苗。但以果实受害最重。果实发病在植株上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的垂直发生特点,以基部向上第一、二穗果实发病最重。最初是从残留的花及花萼处开始,然后向果面及果柄扩展。果面上开始病斑不规则,皮层变白色,水浸状,软腐,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果实失水干缩成浆果;叶片发病,由叶尖、缘开始向内呈"V'字形扩展。初呈水渍状,后呈淡木B色至黄褐色大病斑(直径2〜3cm),边缘不规则,病斑上有深浅相间的轮纹,后干枯脱落。湿度大时病叶上可产生灰褐色霉层。有时从果柄基部发生,形成褐色软腐病斑,表面生霉层,易折断。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堆放的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成菌丝体,再产生分生孢子,经农事操作形成的气流传播(如散温散湿时放风形成的气流波动等)到果实、叶片上,产生芽管从伤口、衰弱或枯死组织侵入,尤其花凋谢时的死亡组织更易侵入。寄主发病后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经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而使病害扩展蔓延。植株收获后,病菌又随病残体进入土壤中越冬。灰霉病主要发生在温室和大棚内特殊环境条件下,因此,病害的发生与温室大棚内的小气候、管理条件、品种抗性等有密切关系。(1)及时通风散湿,降低棚内湿度,避免叶面结露,控制病害发生及减轻危害。(2)清除病残减少侵染来源,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和病枝。(1)种子臭氧灭菌处理:在育苗下籽前,用臭氧水侵泡种子40-60分钟。(2)大剂量臭氧空棚灭菌:在幼苗移栽前,关闭放风口,用大剂量臭氧气体对空棚进行灭菌处理。 (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3亿CFU庾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喷雾,每10-15天一次,发病严重时,缩短用药间隔,每5-7天1次。(2)枯草芽孢杆菌500倍液,每7天用药1次。(3)2.1%丁香•芹酚(植物源农药)每亩喷对好的药液50升,隔7—10天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五、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叶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淡褐至深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病害常由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霉层布满叶背,叶片卷曲,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嫩茎和果柄上也可产生相似的病斑,花器发病易脱落。果实发病,果蒂附近或果面上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2、发病规律病原为Fulviafulva(Cooke)Cif.,属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属,异名为黄枝孢菌CladosporiumfulvumCooke。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皮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从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以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另外,播种带菌的种子也可引起初侵染。该病有多次再侵染,病菌萌发后,从寄主叶背面的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蔓延,并产生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水分和养分,形成病斑。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上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不断再侵染。病菌也可从萼片、花梗的气孔侵入,并能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20〜25C,相对湿度90%^上。3、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减少初侵染源。(2)加强棚室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适当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以利通风透光;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3)选用抗病品种。(1)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中午时间,采取两小时左右的30〜33c高温处理,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菌有较好的控制作用。(2)棚室消毒:若使用温室或大棚栽培时,栽苗前按每110立方米施用硫磺粉0.25公斤的剂量和0.50公斤的锯末混合,点燃熏闷一夜进行杀菌处理,一天后再栽苗。(3)种子消毒:播前种子用53℃温水浸种30分钟,以清除种内外的病原。处理完后,最好再用清水漂洗几次,以清除初次水中和种子表面附着的病原体,晾干播种。药剂防治:(2)枯草芽孢杆菌500倍液,每7天用药1次。或小檗碱水剂。 (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3亿CFU庾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喷雾,每10-15天一次,发病严重时,缩短用药间隔,每5-7天1次。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多属于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为害茄果类蔬菜的蚜虫主要是瓜蚜。成虫和若虫在瓜叶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萎蔫死亡;老叶受害时不卷缩,但提前干枯。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0多代,于4月底产生有翅蚜迁飞到露地蔬菜上繁殖为害,直至秋末冬初又产生有翅蚜迁入保护地。河北以6-7月虫口密度最大,为害严重;7月中旬以后因高温高湿和降雨冲刷,不利于蚜虫生长发育,为害减轻。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及其附近的杂草,减少虫源。(1)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较强趋性的原理,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或其他粘性剂吸引蚜虫并杀灭;(2)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原理,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驱避蚜虫;(3)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3、药剂防治:(1)使用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95%矿物油(2)在虫害发生初期用白僵菌400-800液喷施,续用5-6次可以有效控制虫害的危害;(3)也可用除虫菊素、鱼藤酮、绿保李、烟碱、0.2%苦皮藤等植物源杀虫剂和松脂酸钠等微生物源杀苦参碱、藜芦碱、虫剂。150200倍液喷雾;3-4天用一次药,连温室白粉虱是保护地栽培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害虫,几乎可为害所有蔬菜。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死亡。此外,尚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导致煤污病的发生,造成减产并降低蔬菜商品价值。白粉虱亦可传播病毒病。在温室条件下1年可发生10余代,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成虫喜欢黄瓜、茄子、番茄、菜豆等蔬菜,群居于嫩叶叶背和产卵,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成虫总是随着 植株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因此在作物上自上而下白粉虱的分布为:新产的绿卵、变黑的卵、幼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1)要彻底清除残虫、杂草、残株,通风口增设防虫网,防止外来虫源;(2)注意棚室内合理轮换蔬菜的种植种类(白粉虱对十字花科蔬菜不敏感);(3)加强田问管理。严防干旱。利用白粉虱有极强的趋黄习性。在大棚温室内。设置20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