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力与电场强度1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课堂检测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力与电场强度1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课堂检测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ID:75985090

大小:1.99 MB

页数:2页

时间:2021-12-21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力与电场强度1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课堂检测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_第1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力与电场强度1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课堂检测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_第2页
资源描述: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力与电场强度1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课堂检测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1.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球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被排斥。现将甲与乙、丙分别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C.乙球可能带正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解析】选B。由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甲球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被排斥,所以甲球带负电,甲能吸引乙,则乙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丙与甲相互排斥,所以丙带负电。故B正确,A、C、D错误。2.下列有关起电的说法,

2、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B.感应起电的过程中电荷总量不守恒C.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物体的电子发生了转移D.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解析】选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产生电荷,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故A错误;感应起电过程,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总的电荷量并没有改变,故B错误;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物体的电子发生了转移,故C正确;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但电

3、荷并没有被消灭,只是整体不显示电性而已,故D错误。3.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正电导体C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A中两对金箔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解析】选A。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带正电的导体C放在枕形导体A端附近,在A端出现了负电荷,在B端出现了正电荷。金箔因带同种电荷相斥而张开,A错误;用手触摸枕

4、形导体后,B端不再是最远端,人是导体,人的脚部连接的地球是最远端,这样B端不再有电荷,B端金箔闭合,B正确;用手触摸枕形导体时,只有A端带负电荷,将手和C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应现象。A端所带负电荷便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B端均带有负电荷,两对金箔均张开,C正确;综上分析可以看出D正确。4.验电器的金属箔片能张开,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某同学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________电荷,说明橡胶棒对外层电子

5、的吸引力________,当橡胶棒带上-3C的电荷时,2毛皮带________的电荷。 【解析】验电器的金属箔片能张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