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

ID:75468567

大小:627.58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1页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2页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3页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4页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5页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6页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7页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8页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9页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_第10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文摘要教育病理最早由德国学者斯托里音伯耳提出,但对教育病理研究的最为全面和系统的当数日本,近些年来,中国也已对教育病理开始了本土化的思考,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状况,不仅有利于治理我国的教育病理现象,而且有利于我国教育在国际的视野下健康发展。就理论本身谈理论,那就永远都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无法近一步与实践契合。本文旨在由理论入手,以实践为背景和目的,无心对教育病理进行宏大叙事式的广议,只想对现存的教育病理现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思索。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群体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病在所难免,所以对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进行诊治和预防,不仅有利于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内容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澄清教育病理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对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的具体表现进行初步探索;第三部分剖析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的致病因素;第四部分提出力所能及的治理对策。本文无法对中小学生教育病理进行面面俱到的研究,但至少将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的研究提上了日程。关键词:教育病理;中小学生;致病因素;临床教育学I AbstractEducationalpathologywasadvocatedfirstlybyStonlineBornwhoisGermanyscholar.ButthemostsystematicstudytoeducationalpathologyisJapan.Recentyears,Chinaisbeginningtostudyeducationalpathologyinourthinkingform.Ifwetalkabouttheoryintheory,thenwewillstayintheorylevelforever,andcan’tcogwithpracticefurthermore.Thisthesisbeginswiththeory,consideringpracticeasbackgroundandintention,hasnointerestinbraggingelementaryeducationalpathology.Butonlyhopetodosomethingusefultoeducationalpathologyphenomenainexistence.Elementaryeducationisthemostimportantpartinthewholeeducationsystem.Studentsaretheunitswhoabsorbknowledge.Studentcrowdasapartofeducationsystemcan’tavoideducationalpathology.Sodiagnosingelementarydiseases,notonlyhelpfultothedevelopmentofelementaryeducation,butalsohavepositivemeaningtothedevelopmentofthewholeeducationsystem.Therearefourpartsinthisthesis.Thefirstoneclarifieselementarytheoryofeducationalpathology.Thesecondoneistostudythephenomenaofeducationalpathology.Thethirdpartdiagnosesthereasonsoftheeducationdisease.Thelastpartmentionspossiblemethods.Thisthesiscan’tstudyeducationalpathologyinalldirections,butatleastmakestheelementaryeducationalpathologytothecalendar.Keywords:Educationalpathology;Pupilsjuniorandsenior;Ingredientsofcausingdisease;ClinicalpedagogyII 目录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引言……………………………………………………………………………………………1一、选题依据………………………………………………………………………………1二、研究现状………………………………………………………………………………2三、研究方法………………………………………………………………………………3四、创新之处………………………………………………………………………………3第一章教育病理的理论解读………………………………………………………………4一、教育病理相关概念的界定……………………………………………………………4二、教育病理的类型………………………………………………………………………6第二章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9一、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9二、中小学生智力因素方面………………………………………………………………10三、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12第三章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致病因素剖析…………………………………………15一、与学校相关的致病因素………………………………………………………………15二、与家庭相关的致病因素………………………………………………………………19三、与社会相关的致病因素………………………………………………………………21第四章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治理对策………………………………………………24一、理论层面—临床教育学……………………………………………………………24二、政策、制度层面—国家政策制度、地方法规……………………………………25三、操作层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26结语…………………………………………………………………………………………29参考文献……………………………………………………………………………………30后记…………………………………………………………………………………………32III 引言一、选题依据教育病理作为一个名词仍很年轻,可是教育病理所涵盖的内容都是从教育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的。所以作为教育科学知识组成部分的教育病理学科应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目前,对理论的研究并不鲜见,大多是从宏大叙事的角度把握问题,而缺乏对切实可行治理对策的思考。这样的一篇文章无疑会弥补这一空白。从学生视角论述中小学教育病理及其治理对策无疑会对教育病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也是广大教育学者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本论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次,本论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所受的压力、所遭受的身心创伤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作为教育病理组成部分的教育危机、教育负功能、教育问题、教育失误等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教育病理发展了这么久仍没有质的飞跃呢?笔者认为很大的原因是缺乏对实践性的研究,没有考虑到它的应用价值。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原有观点的平台上拓宽它的研究领域。“教育”在人们的心目中多是神圣和完美的象征,比如在谈及教育功能时,似乎教育只有正功能,而无负功能和零功能(零功能即是负功能),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病理现象。对教育病理的研究首先要有理论的指导,教育病理和教育病理理论或许能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病理本为医学上的一个术语,指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理。1895年,涂尔干在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正式将病理这一概念引入了社会学中。涂尔干在书中指出:“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而言,健康是好的、合乎愿望的,相反,疾病是坏的、应该避免的。一个种类从整体上看是规则的、健康的,但很难说它不包括有病态的现象,健康只是此疾病普遍并且受欢迎而已。”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诸如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社会病理学适时地从社会学中分离了出来,形成了一个研究社会不良行为的专门学科—社会病理学。而教育病理学作为社会病理学的一部分也就更加轮廓清晰了。20世纪50年代对教育存在一种朴素的、乐观的态度,认为教育的一切都是好的,教育只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进步和幸福。然而,在西方,随着教育的繁荣,也随之出现了教育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育过分追随社会;另一方面又发生教育过分脱离社会的现象。社会对学校越来越不满,学校本身也表现出许多的病理症状,如丧失了以往的威信,学生对学校失去了兴趣,出现了恃强凌弱、逃学、中途退学等不良行为。这是教育病理学产生的根源之一。1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开始步入后工业社会。由于受到变动社会的影响,现代家庭在结构上趋向核心家庭化,这不利于孩子们的交往和人格的形成,另外单亲家庭的增多也使得家庭教育环境进一步恶化。而且社会环境的教育正功能也在削减,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日益突显,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这是教育病理学产生的根源之二。综上可见,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与其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开展教育病理研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浓厚兴趣,笔者走访了几个城市的几所中小学校,与学生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了解一线的教育病理实际状况。同时参考一些国际上治理教育病理现象的做法,提出一些个人的肤浅之见。从学生视角对教育病理进行研究有利于减轻教育中的许多教育疾病,不仅学生会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学校、家庭、社会都会成为间接的受益者。二、研究现状对于教育病理的研究现状,日本已经渐成体系。(一)新崛通也论教育病理新崛通也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中自然也就存在社会病理。他将教育病理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性病理,一类是病理性教育。判断教育病理的标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价值性标准,一类是统计性标准。新崛通也借鉴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把教育病概括为四个范畴。①从功能看,教育系统有两个职能,一是目标实现职能,教育浪费便是教育病理的第一个范畴。二是自我维持职能,教育冲突就是教育病理的第二个范畴。②从结构看,教育系统有处理与外部关系和与系统内部关系的两个问题。在与外部关系上,教育滞后是教育病理的第三个范畴,在与内部关系上,教育差别便是教育病理的第四个范畴。(二)发田泰正论现代家庭的教育病理发田认为现代家庭的病理有二:一是家庭的结构由于核心家庭化而产生变化,可是社会其他制度并未对这一制度做出有效的调适。二是核心家庭化只是家庭的外表结构,特别是人口构成及居住面积产生了变化而已,内部结构并没有随之变化。发田也把新崛分析教育病理的框架用于阐述家庭的教育病理:①家庭教育浪费由于家庭的教育目标不能充分达成,造成家庭再教育支出上的浪费。②家庭教育冲突由于两代人的不同世界观和不同选择而导致。③家庭教育迟滞它是家庭结构层面在适应外部环境不良所导致的,是家庭教育中受到社会变迁严重影响的部分。④家庭教育差别病理。(三)松本良夫论学校教育病理松本认为,学校病理就是学校教育功能的障碍,学校病理包括三个部分:①学校制度的病理如学校教育机能低下,教育的独立性受损,学校教育教学无效,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受重视。②学校组织的病理主要包括学校机能的衰弱症和亢进症,学校系统构成条件的混乱症,人际关系障碍症。③学校成员的病理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或学生不能达到学习愿望。2 (四)大桥薰论社会场所的教育病理①民间小巷的教育病理。②大众场所的教育病理。③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病理。上述的日本教育病理现象并无一一对应的治理方案,所以只能枚举已有的治理对策。1针对班级崩溃问题。文部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向发生班级崩溃的中小学配置非专任教师,使每班的教师数由现在的一名增加到多名。一些日本学者也提出了对策。如佐藤学,今泉博,高桥史朗。2针对学校教育病理现象,文部省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教育多样化的针对性措施。另外通过诸如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开展一些有益的校内外活动,家长积极配合和尽量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社会成立相应的机构发挥社会教育机能等措施的落实,从而形成一个综合治理的完整体系。三、研究方法笔者在阅读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比较法,对国内外所存在的教育病理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并将国外对教育病理现象的研究进行本土化的思考,这对于论文思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同时,深入一线到老师和学生中去了解情况,对当前存在的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撰稿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因此,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历史分析法、比较法和调查法。四、创新之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对于教育病理相关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厘定。第二从学生视角对教育病理进行深入思考。第三理论层面、政策制度层面、操作层面提出治理对策。当然,因为笔者能力有限,对文中的很多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如诊断教育病理现象的标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合适的研究思路,还有很多其他的现象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笔者有信心以此为平台不断深入,不断提高。3 第一章教育病理的理论解读一、教育病理概念的界定研究教育病理学首先要对其相关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以避免由于概念模糊而造成的分歧。疾病、病理概念是教育病、教育病理概念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从疾病和病理的概念出发,逐步深入,以使教育病理概念更加清晰。①(一)疾病一般认为,疾病即病,指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反②过来也指失去健康的状态。具体一点看,人的疾病指人的身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此时,在不同程度上,人体正常生理或心理过程遭到破坏,表现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受到限③制或丧失,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现在对疾病又有了新的诠释,“新医学”把疾病分为以下五大类:生物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结构性疾病,大脑他控性疾病,大脑自控性疾病。“新医学”理论还认为,一个完整健康的人类个体是处在三个同时存在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之中:第一,人类宏观大环境(天地人),以人类为中心的包括人类自身、地球、太阳、月亮为整体的动态平衡大系统。第二,人类个体宏观大环境(天地人),以人为中心的包括人类、社会、地球、自然环境在内的整体动态平衡系统。第三,人类微观内环境(天地人),即人体大系统中,以五脏系统为中心的包括肉体、精神、大脑的自控系统三个系统在内的整体动态平衡系统。为此,新的医学体系把人类个体所处的④三种决定其健康状态的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的失衡所导致的结果称之为疾病。以上几种观点各有其科学性,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疾病的内涵。⑤(二)病理所谓“病理”指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原理,或者说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过程和原理。不难发现,“病理”一词包含有一定的价值判断。病理的反面是健康,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是人们所期望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的和被作为目标的状态;而疾病则是人们所不希望的,是需要克服和治疗的状态。(三)教育疾病教育疾病又称教育病,主要指教育中不正常、不健康的状况。个人是个有机体,社会是个有机体,教育同样是个有机体,既然是有机体,就不可避免要生病。在致病因子和教育系统自身的相互作用下,教育系统或系统中的某些子系统的有关组织结构、功能都会发生不正常的种种改变,这些改变均可视为教育疾病。可见,教育疾病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78页.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1779页.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1780页.④金彤,《新医学》。⑤石鸥,《教学病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4 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而且它延伸到社会,是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同理,学生教育疾病是指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不健康的状况。(四)教育病理教育病理主要指教育病的发生原因及其发展的过程、机制和原理,它在很多情况下与教育病、教育疾病、教育病态行为、病理性教育、病态的教育行为等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二十世纪以来,教育病理研究在日本渐成气候,激发了众多学者的兴趣,兴起一股有影响的研究走向。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有新堀通也的教育病理、松本良夫的学校教育病理、发田泰正的家庭教育病理、大桥熏的社会教育病理,他们的基本研究成果在引言中已有介绍,故此处不再详细阐述。总之,我们可以将教育病理概括为:所谓教育病理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是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异常条件使教育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使教育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变化的过程。本论文所研究的是学生的教育病理,它是教育病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是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异化条件使学生教育目标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的过程。将教育病和教育病理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病侧重的是一种状况、一种现象;而教育病理侧重的是一种分析的过程。目前的研究很多将教育病和教育病理混同,但笔者针对概念的细微差别,更倾向于将它们区分开来。(五)教育病理学20世纪80年代,有影响的教育病理学研究著作当推新堀通也主编的《教育的病理》一书,其中对教育病理有全面的介绍,并且已经形成一个系统的结构。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病理呢?新堀指出:教育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因而,教育中自然也就存在着社会病理,如果将教育中的社会病理称之为教育病理的话,那么,如社会病理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而建立起来一样,教育病理学也可以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而建立起来。这里,新堀虽未直接给教育病理学下定义,但已肯定了教育病理学的价值。石鸥在他的《教学病理学》中指出:教育病理学是研究教育病理,即研究影响教育良性运转和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探寻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对策,力求消除或缓轻教育疾病,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门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各种病态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行为的应用教育科学。教育病理学要研究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研究教育疾病的各种致病因子和发病条件,研究这些因素与教育健康之间,与各种教育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教育病理学要研究保持教育健康的机制与原理,为预防、克服或减轻各种教育病症、增进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服务。目前,关于教育的负效应、教育危机、教育问题、教育负功能等均有学者研究,在教育界,这是一种值得欣慰的发展形势,因为人们已经开始用辨证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从新的视角思考教育问题。然而,人们却在研究的过程中陷入了概念界定的误区。笔者认为此种种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不同层面的交集,所以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出明确的区分。教育病理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所包含的研究领域宽广,大凡涉及教育弊端或教育中的不正常现象均可纳入教育病理学的研究范畴。如上弊端都属于教育病理学范畴,因为其关注的焦点都在教育中的各种病理现象或异常现象。5 二、教育疾病的类型医学病理学对一个个具体的病症进行分类,归类于某一病种,以利于地它们的研究和防治。那么教育病如何进行分类呢?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工作。尽管给教育病进行分类是困难的,但在一般意义上我们知道,教育病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划分教育病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从分类学的理论基础的角度,我们一般可以以教育病的性质、范围、主体、原因和程度等作标准,将教育病划分为以下几大类型:(一)按性质分按照教育疾病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1故意的教育疾病和非故意的教育疾病。故意的教育疾病是指原本打算违背某些教育教学规范,实际也确实违背了规范,造成了不良后果的教育行为。非故意的教育疾病是指原本不打算违背规范或根本不知道规范,实际行为过程中却违背了规范,造成了不良后果的教育行为。故意的教育疾病行为的显著特点是,既明知道有特定的教育教学规范,又知某种行为不合规范,但他却偏偏要实施这种行为,也即偏偏要违反特定的规范。非故意的教育疾病行为的特点是,要么他不知道存在特定的规范,要么他虽然知道存在有特定的规范,他的行为原来也打算在规范要求内进行,但实际进展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行为违反了规范要求产生了不良后果。2原则性教育疾病和非原则性教育疾病。原则性教育疾病是指违背教育基本准则、法规或原则的教育疾病或病理性教育行为。原则性教育疾病尤其指那些违背以国家强制力为实施保障的教育法规政策等基本规范的病理性教育行为。非原则性教育疾病是在原则范围内的,是不与教育原则、不与法规政策相背离的教育疾病或病理性教育行为。它往往是枝节性的,是非主要方面、非方向性、非基础性的疾病,它不能改变教育运做的方向,不能动摇教育发展的基础,它只能延缓教育的进程,降低教育的效益。3认识性教育疾病与实践性教育疾病。认识性教育疾病是对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的歪曲反映,是对教育发展趋势不正确的、违科学的反映。实践性教育疾病是对教育客观规律的违背性的行为实践,是与教育发展趋势相背离的实践,它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不健康的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也就是说,实践性教育疾病是一种行为性疾病,是一种病态的行为。4传染性教育疾病与非传染性教育疾病。传染性教育疾病指的是由能够从一主体向另一主体、从一系统向另一系统、从一时空向另一时空进行感染、蔓延、浸透和影响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教育疾病。简单地说,它是会传染的教育疾病。非传染性教育疾病指的是由能够从一主体向另一主体、从一系统向另一系统、从一时空向另一时空进行感染、蔓延、浸透和影响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教育疾病。简单地说,它是不会传染的教育疾病。5合理性教育疾病与非合理性教育疾病。所谓合理性教育疾病是指在教育认识和教育实践的探索中,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手段的限制而产生的教育疾病,它是一种尝试性教育疾病,是一种难免的教育疾病,是在教育改革与尝试中产生的教育疾病。非合理性教育疾病则恰好相反,它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由于没有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或与教育认识、教育实践的成果要求相违背而产生的教育疾病。6真性教育疾病与假性6 教育疾病。真性教育疾病即真正的或真实的教育疾病,是其本身确实为不正常的那一种教育病理行为。它具有实在性的特点,即不管人们对它的认识与评价如何,它都是实实在在的教育疾病。假性教育疾病即虚假的教育疾病,是形式上的或表面的教育疾病。它是非实在性的。(二)按范围分根据教育疾病发生的范围,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1全局性教育疾病与局部性教育疾病。全局性教育疾病是在教育的全局或整体范围内产生,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教育疾病或病理性教育行为。它具有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普遍、纠正困难的特点。局部性教育疾病在某一小范围内发生并只影响该范围的特定的教育疾病或病理性教育行为,它的规模小,影响面窄,相对容易纠正。2时间性教育疾病与空间性教育疾病。所谓时间性教育疾病,是指与教育活动的持续性、顺序性、阶段性有关的教育疾病。空间性教育疾病是与教育活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地域性相关联的教育疾病。3单一性与综合性教育疾病。前者是指发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病理性教育行为。后者是指发生在多方面领域中的教育疾病。(三)按主体分根据教育疾病发生的主体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1个体教育疾病和群体教育疾病。个体教育疾病是指产生于单一个体的教育的病理性行为。群体教育疾病是指产生于群体的教育疾病。前者往往是后者的组成部分,后者也容易诱发前者。2学生教育疾病、教师教育疾病及家长教育疾病。主要是指由学生、教师或家长引发的,或者说主要产生于他们的教育的病理性行为,分别称为:学生教育疾病、教师教育疾病与家长教育疾病。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学生教育疾病,但教师和家长教育疾病要对其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四)按原因分根据教育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1主观性教育疾病与非主观性教育疾病。前者是指由于主体自身的原因而引发的教育疾病。后者是由于环境、工具等外在原因而引起的不正常的教育行为。2内因性教育疾病与外因性教育疾病。前者指的是由教育内部因素所造成的教育疾病。后者指的是由教育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教育疾病。(五)按程度分根据教育疾病发生的程度不同,我们将其划分为严重的教育疾病与轻微的教育疾病。产生较大的有形或无形危害的教育疾病称之为严重的教育疾病。带来较小的有形或无形损失、造成较小的有形或无形危害的教育疾病是轻微的教育疾病。对教育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主要有两种依据,即疾病的性质与范围。对于教育疾病的分类,以上可尽述,笔者在本论文中并没有对每一类教育病理都进行方方面面的论述,只是从学生教育病理这一视角出发,研究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笔者在查阅资料和与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始终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教育病理现象是否为正常现象?在何种状态下是正常现象,在何种状态下是非正常现象?教育病理7 现象是否是人为现象?是否可以彻底的预防或者避免?判断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标准是什么?这一团疑惑在我的心中停留了很久。如在教育疾病的概念中所述:教育作为一个有机体就不可避免要生病,这与医学上的病理一样,个人作为一个有机体就不可避免要生病。从这一层面讲,教育病理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但有些病却人为产生或者人为加重,如医学病理上由于吸烟过度引起的肺病,由于酗酒过度引起的肝病,如果人为控制是可以减轻的。教育病理也如此,所有的教育病理现象都有可能发生,有些却因为人为原因使其发生的几率变大,从这一层面讲,教育病理现象是人为现象、非正常现象,可以人为地对其进行预防。基于此,教育病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可以人为控制其发生的几率。病与病是不同的,如医学病理上的感冒可以称其为病,癌可以称其为病,亚健康状态也是病,教育病理现象亦如此,他们只有程度的不同,并无统一的衡量标准。凡是教育过程中,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均可称其为教育病理现象的致病因素,学生的各种行为和表现,凡是不符合国家教育目的的,都可以称其为教育病理现象。它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结合造成的,只要教育存在,教育病就不可能消除,只能对其进行合理的预防和诊治。8 第二章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十分复杂,有不同范畴的表现形式。本章从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智力因素方面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等进行调查研究。一、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教育的过程即是和谐发展的过程,能量的供给与需求平衡。然而,在病理性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能量的供给与需求失衡,中小学生身体发展亦存在这一教育病理现象—能量透支所导致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一)近视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风气有道是“小学生学而不厌,中学生孜孜不倦,大学生逃学普遍”。这就使得学生身心所承受的沉重负荷不是出现在最能发挥实力的年龄阶段—二十岁以后,而是出现在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中小学阶段。这就造成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与从前比有很大下降。据大量的资料及笔者的调查表明,目前,由于中小学生大量的时间都在室内学习,缺少必要的室外运动,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眼现象十分严重。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公布最新监测结果:半数以上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占51.86%,其中小学生为①30.02%,初中生为63.32%,高中生为79.34%。几率占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人数则位居第一。视力下降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影响今后对职业的筛选,缩小不少特殊职业的人才选取范围。而深度近视的人容易患上视网膜脱落,慢性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损伤以至失明。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近视眼现象仍呈上升趋势。专家指出,预防近视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二)肥胖目前肥胖也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的一个表现。教育部的检测结果显示,与2002年相比,我国学生在继续“发福”的同时,爆发力、力量等素质也继续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重要健康问题。2002年检测结果显示:七岁到十八岁的城乡男女肥胖比例全部明显上升。2004年检测结果显示,60%左右的年龄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其中10岁到12岁学生肥胖率已达15.97%。04年北京高考体检中,②检出的超重率占10.82%,青少年肥胖容易导致对疾病抵抗力下降,如经常反复呼吸道感染,易疲劳及动作不灵活,运动能力下降和易发生运动创伤,还会引起自卑感、压抑感、性情孤僻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习、生活自信心下降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明显下降。(三)身材矮小据调查显示,在18岁年龄阶段,身高不足几率达17.71%,16%①摘自上海文汇报2005年6月1日②以上几组数据摘自北京晚报2005年5月30日9 ①的男生未达到1.70米,19.15%的女生未达到1.60米。由于中小学生长期精神紧张导致很多人生长发育迟缓。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身材矮小,重者则导致各种疾病。学生们面对严峻的升学形势,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都非常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发育,导致其身材矮小。(四)脊柱侧弯对脊柱弯曲的观察指标包括:①自然站立时,背部双肩是否等高,双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双腰凹是否对称,双嵴是否等高,棘突连线是否偏离中轴,有一项异常者可考虑为躯干不对称。②从背部中线切线位置观察,双侧上胸段、胸段、②胸腰段、腰段是否对称。目前,脊柱侧弯已是影响我国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上海市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病率高达3%,也就是说上海六百万青少年可能十多万人没有挺拔的体态。脊柱侧弯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在10—14岁这个年龄阶段,尤以女孩子为多,通常占到70%。脊柱侧弯平时穿着衣服不易察觉,发展起来非常快,一般一年时间弯曲会增加5—10度。而且,治疗脊柱侧弯的最佳时机是骨骼成熟前,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可这在中国却往往受到忽视,据笔者了解,美国政府部门通过相关法律,要求学校每年春秋两季为学生进行专门的脊柱体检,在我国,每年一次的体检中却不包括脊柱检查。很多教育学家总结:近视、脊柱侧弯和心理健康问题是中小学生成长的三大问题,近视和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了普遍关注,而脊柱侧弯却在人们的疏忽中成为危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隐秘杀手。对于脊柱侧弯,除去遗传、激素等病理原因以外,不良坐姿和运动不当是造成青少年脊柱侧弯的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一名小学生一天在学校平均要坐4小时,中学生6小时,事实上并不止于此,如此长时间坐着,倘若坐姿不良,对身体正在发育的孩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以上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病理现象,有些是由于先天因素造成的,但那不是本论文的研究范畴,本论文只试图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发现病理现象,探求发生原因,探索治理对策。至于其中教育到底应负多大的责任,笔者会在以后的科研中进一步完成。二、中小学生智力因素方面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分析力、想象力。对于学生来说,他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新的知识,因此,前四种“力”尤为重要,想象力主要表现在分析处理问题中,它有助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本文对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智力因素方面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剖析:(一)学习能力低下学习能力是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调控能力,对学生来讲,它表现为能把握学习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认知方法,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根据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学习能力一般包括三方面要素:①有关学习活动的认识。如知道哪些因素影响人的学习过程与结果。②有关学习活动的体验。学生在学习活①以上几组数据摘自北京晚报2005年5月30日②李卫平等人广州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临床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4)10 动中会随着认知活动的进行获得种种认知的或感情的体验,如感到困难或感到顺利,感到兴奋或感到沮丧等等。这里的体验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控时获得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再好的学习方法也不会对他的学习活动起作用。③对自己学习活动的监控。包括会制定计划,即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规划、构想出该活动进行的步骤、方法,并预期其有效性;会实际控制,即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能及时评价、修正、调整认知的方法、策略、步骤;会检查结果,既能根据认知目标检查学习结果,也能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会采取补救措施。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呈现出教育病理现象。传统教学注重把学科中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通过记忆记下这些条条块块的知识,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由性。“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教育病理现象十分严重。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课业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使学习者“成为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体,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主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可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远没有达到这一理想,是以一种学生对教师依赖的病理形式发展。学生们在接受各方面强制灌输的教育背景下,已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何自我教育的能力。有些学生甚至已经达到了无人指导、无人陪同就无法正常学习的程度,这也是存在大量陪读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从内外因的关系角度来看,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外界再优化的教育条件也无法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根本上的教育浪费。这种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自学的能力的后果就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分析力极差,因为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学生的自主和自控,可在盲目依赖的前提下,想让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是不可能的。(二)创造能力低下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独特创建的思维,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源泉也是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获得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学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要场所。可在我国的教育形式下,中小学生在创造能力方面呈现出了教育病理现象,在千篇一律的教科书的桎梏下,学生的思想亦是唯书唯上,创造性受到了残酷压制。对于一个问题,答案往往只有一个,学生没有打开自己丰富想象之窗的勇气,也没有这一条件。让他们画苹果,他们只会画又圆又大的红苹果,而不会去画树上结的苹果、被虫子蛀了的苹果、没有熟的苹果或者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也是我们能在数学大赛上屡次夺冠,但诺贝尔奖却与我们无缘的实质原因。中小学生智力因素方面所存在的教育病理现象是各国教育中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但11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表现尤为突出,而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一关键时期,真可谓“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智育方面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如果能将解决各种智力因素方面的病理现象也提上日程,无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三、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或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就广义而言,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称之为非智力因素;从狭义而言,非智力因素指的是情感、意志、性格,是指除了智力和能力之外的不同活动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本文对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一)人格不健全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相对高校而言,中小学生中自杀的现象较少,但由于学习的压力,他们缺少正确的心理引导和心灵沟通,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心理的扭曲,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中小学生年龄尚小,无法找到合理的自救途径。他们心理疾病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性格孤僻、人格障碍、学习成绩下降、厌学、更有甚者离家出走。(二)情绪过激所导致的中小学生暴力事件。暴力是指故意使用个体力量,对个体、群体或社会产生威胁,导致伤害、死亡、残疾、心理创伤或社会秩序混乱和正常生活环境①受到破坏。中小学生暴力有不同的主体,比如教师对学生施暴,教师就是主体;学生对教师施暴,学生就是主体。我们的研究领域是学生施暴或学生间施暴,即施暴主体是学生的暴力行为。而将教师施暴纳入教师病理范畴。学生施暴有多种形式,但最严重、最普遍的形式是校园暴力。当今,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中小学中令人堪忧的一种尚在蔓延发展、急剧升温的严重现象。暴力行为使得众多学生在心灵深处蒙上了不安的阴影,产生了学校恐惧和难以治愈的“学童心理障碍”,严重地妨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据2004年《合肥市中小学生暴力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全市抽取的3064名学生中,有一半的学生有过攻击他人的行为,经②常攻击他人者97人,占一小部分,男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被对方激怒是致使施暴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实施报复,当自己情绪不佳或看某人不顺眼时,也会引发暴力行为,而故意伤害他人的情况很少。同学和校友是他们的主要施暴对象,其次是陌生人、同胞、父母和老师。吓唬、空手打和辱骂是常见的方式,用棍棒、利器等施暴占一小部分。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施暴者承认他们的暴力行为给受暴者带来了较大的伤害,影响正常活动和导致残疾等。这一情况虽然只是合肥市的最新调查资料,但它能代表我国中小学生实施暴力的普遍现象。校园是暴力的主要发生场所,其次是校外和家中。学生向教师施暴、向父母施暴也占一小部分。中小学生暴力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抢劫、敲诈、勒索钱财,以满足自己对①此概念引子肖汉强对校园学生暴力的反思青少年犯罪2000年6月②引子叶冬青合肥市中小学生暴力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1月第25卷第1期12 金钱的渴望和虚荣心。②恃强凌弱、炫耀武力,强者主要是指身体强壮,强悍凶残者,他们以此为资本欺侮弱者。如收“保护费”等事件。③殴打教师、家长以满足自己的自卑或自负等心理需要。④江湖义气有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拉帮结派、打击异己,引发了程度最为严重的群殴事件,而且此类事件呈上升趋势。还有一种暴力形式就是冷暴力(这在第三章中有详细介绍)。中小学生施暴的行为往往是因为一时冲动而发生,具有盲目性、不计后果等特点,所以中小学生施暴的后果极为严重。向教师的施暴行为会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向家长的施暴会影响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与亲子之情。①而在所有的暴力行为中,学生间的暴力所占比例最大,占暴力总数的45.8%,学生自身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施暴的学生从中找到了快感,将暴力视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而歪曲了可塑的心灵,迷失了人生发展的方向。被施暴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生理、心理都还比较脆弱,抵御外来伤害的自我防护能力较差,大部分中小学生在受到暴力伤害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破点财,受点皮肉之苦”以求相安无事。这不仅使他们的身体受到了巨大伤害,而且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些学生因长期心怀恐惧而患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更有甚者选择了自杀。就连下文将提到的逃学、厌学、中途退学等也与学生间的暴力有直接关系。中小学生暴力行为,暴力事件日渐呈上升趋势发展,如不及时诊治,后果更为严重。(三)兴趣不良所导致的中小学生厌学、逃学。厌学是指讨厌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虽然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厌学的原因有所侧重,但厌学的现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普遍存在。主要表现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并且一般厌恶考试。近年来,中小学生厌学情绪不断增长。对学习失去兴趣,迷失了追求自我价值的方向。当下,很多人戏谑地称今天的孩子们是迷茫的一代,他们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长大,只懂得享受,迷失了成长的方向。在日本,中小学生酗酒、吸毒、赌博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的精神极度空虚,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中国,这种现象不象日本那么严重,但作为一种病理现象亦不容忽视。学生讲究享乐,追求时髦,没有人生理想,为社会服务在他们的眼力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这一切都表明中小学生厌学所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逃学是指无理由或以非正当理由不登校或从学校中溜走。它已成为一个十分显著的教育病理现象。逃学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2—17岁之间,以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为主。他们以讨厌学习、讨厌学校为理由而不登校或从学校里溜出来。在逃学的学生中,中学生的数量要明显高于小学生。据相关资料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逃学的人数、次数比往年有所增加。这种趋势既严重损害了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困扰着我们的学校教育,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长期的厌学、逃学不仅不利于他们正常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会使他们丧失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辅导或找回这些学生。他们也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而且他们闲散于社会上,存在着潜在犯罪的可能。①引子叶冬青合肥市中小学生暴力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1月第25卷第1期13 中小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最为严重的是日本。在英国也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教育病理现象。例如英国的进步日报《前卫报》(Guardian)写道:调查结果表明,五十多①万孩子每周至少有一次无正当理由逃学。至少有二十万孩子每天从学校溜出来。这个数字很让人吃惊,其结果更是叫人长期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劳动力想要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取胜是不可能的。可见,厌学、逃学现象已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病理现象,我们在拟订治理对策时,无妨参考其他,以求最佳治理方案。(四)意志不坚所导致的中小学生辍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也有明确规定。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确实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绩。按照义务教育的实施规划,到2000年,政治、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均应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但至今为止,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初中,辍学现象相当严重。据相关资料的调查显示:在城郊的小学生辍学率为2.7%,而初中阶段中学生的辍学率则高达11.5%,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高出8.8%。这一情况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率大幅度上升决非个别现象,而且有的地方辍学更为严重。据相关部门统计:2000年,全国有749807名小学生和1839164名初中生辍学。实事求是地讲,这一统计数字是保守的,现实中的辍学率更高,更惊人。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像一种疾病一样困扰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乃至成为“普九”的主要障碍。辍学现象主要发生在农村,而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辍学现象已构成了我国教育整体的一种教育病理现象。其背后隐藏的是教育迟滞、教育差别、教育浪费等社会病理现象,中小学生教育病理范畴不可能将其研究透彻,所以我们更多地从学生病理这一视角进行拓展研究。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在这种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背景下,容易导致学生意志不坚。他们没有毅力把学业坚持下去,中途便辍学重新选择人生的方向。中小学生由于意志不坚所导致的辍学现象,对我国中小学生辍学整体现象应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侧重点。中小学生辍学的后果十分严重,微观讲,会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前途;宏观讲,则会影响我国千秋万代的教育大业发展进程,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据笔者研究表明,现存的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表现得最为广泛和严重的主要可以归为以上三类:即身体素质方面、智力因素方面、非智力因素方面等,难免片面和纰漏。但若能针对这几个方面深入剖析其致病因子,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无疑是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尽了一份绵薄之力。①摘自file://I:片段采撷(五)教育研究14 第三章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致病因素剖析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笔者将其分为内源性致病因素(即与学生自身条件相关联的致病因素)和外源性致病因素(即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条件相关联的致病因素)。但在具体引发教育病理现象时,内源性和外源性是不能够截然分开的,外源性致病因素必须通过内源性致病因素起作用。所以本章只从外源性致病因素入手,而将与学生自身条件相关联的内源性致病因素穿插其中,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片面深入的弊端。一、与学校相关的致病因素学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体,与其相关的致病因素有不同的范畴和不同的环节,我们将其归结为教育目的环节、教育实践环节,从这两个方面剖析与学校因素相关的致病因素。(一)教育目的偏移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法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表达明确、内容科学,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教育病理现象,这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受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这也是中国应试教育得以生存,历尽改革而不变其实质的根源。应试教育确实为我们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高等人才,但这根本无法抵消应试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病理现象。首先是教育内容的病理,“成人”的内容与“成才”的内容比例严重失调。总体说,人的发展或者成长可划分为“成人”和“成才”两个方面。“成人”指具备作为一名合格社会成员的基本身心条件,身体健康、品德优良、有责任感、有献身精神等等。“成人”的内容是做任何工作都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而“成才”则指形成顺利从事某种专业性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特殊身心条件。可见“成人”的意义是绝对的,“成才”却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必须首先“成人”,才谈得上“成才”。而我们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出现了只强调学生“成才”,却忽视学生“成人”的病理倾向。表面上强调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实质上却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中小学教育时期,正是学生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必然也是向其注入“成人”教育内容的关键时期,然而在中高考无形指挥棒的控制下,教育工作者们无情地忽视了这一关键期。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但在执行过程中,智育迎合了应试教育的标准而被无限地强化,中小学以智育课程为主,家庭作业也是相应内容的延伸,学生被囿困在题山题海里,全面发展只是一15 句空话。此时,我们的教育已异化为一种分数的教育。在这种分数的压力下,学生的身心能量已严重透支,又谈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本来可以有极大耕耘价值的能力沃土就这样被荒芜了。近些年来,德育在教育领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如谈及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大学生刘海洋向黑熊投硫酸及马加爵连杀5位同学等事件都将德育作为重要议题。有一句话说得精彩:有才有德是精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无才有德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可见有才无德才是我们最不期望得到的结果,因为它不仅毒害到受教育者个人,而且祸及他人和社会。然而德育还是难逃被教育执行者忽视的命运,只有在出了事以后,人们才想起用德育去思考、评价它。德育实实在在地成了“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受教育时间的限制,体育和美育更是没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尤其在高中阶段,体育成了让学生自由活动,美育也无从谈起。体美课程形同虚设,丧失了其存在的本来意义和价值。正处于活泼、好动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根本无法忍受片面强调智育的枯燥教育,所以导致厌学、逃学的现象不足为奇。而且,其他各育被忽视也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失衡。未成年人处于容易心理失衡的年龄阶段,尤其是中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明显地发觉自己的体格在迅速地增长,觉察到自己身上性发育成熟的特征,也意识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从而感觉到自己是成人而不是小孩,这种强烈的成人感促使他们追求自我独立,尽力摆脱各方面的束缚。这本来是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一种正常现象,但由于学校忙于应试教育,而主观地将道德的引导和心灵沟通忽视了,使学生的这种成人感表现向病理的方向发展,学生们不是通过努力学习来表现自己,而是通过逃学、辍学、暴力等方式来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片面的教育必然会导致学生能力低下,其他各育被忽视,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在应试教育的教育环境里,学校成了应试教育的最主要实施场所,但学校教育目的严重偏离了国家教育目的的发展轨道,这是导致中小学生诸多病理现象的一个致命因素。(二)教育实践偏移首先,中小学的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内容陈旧。国家针对灌输式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大力提倡启发式教育。可见,国家提倡启发式教育的初衷合情合理,然而,具体落实到中小学又出现了病理现象。这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小学阶段由于功课相对轻松,所以启发式教育开展的相对顺利,但结果是教师满堂启,而学生则干启不发。中学与小学不同,它面临着中高考的压力,认为启发式教育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基于此,它仍坚持一贯的灌输式教育,而斥启发式教育于门外。所以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方法都很单一,没有达到国家预期的教育效果。近些年来,教育内容有所更新,但整体仍十分陈旧。生活在衣食无忧环境里的孩子们根本无法体会到“冰天雪地里啃窝窝头”的艰辛,更无法理解古代的“三纲五常”。我们的教育内容应该以更适合孩子们思维的形式出现。单一的教育方法和陈旧的教育内容只会导致孩子们对学校的恐惧和对学习的厌恶。厌学发展到一定程度,逃学和辍学便由此而生。其次,办学条件差,教育工具应用不合理。办学条件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人这一总的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应具备的各种设施、手段和条件。16 主要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在农村和城市仍存在很多的教育病理现象。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的硬件条件仍很差,危房现象仍存在,又谈何多媒体教育。在这样的办学条件下,辍学现象在所难免(当然,广大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现象与经济条件和国家的宏观政策有很大关系,但不在本论文的研究范畴,所以不进行深入研究)。在城市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教育工具现代化,多媒体走进了每一个课堂。但由于软件条件较差,多媒体等教育工具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教师不知道怎样利用多媒体来调动课堂气氛,只是将书中内容生搬硬套到课件上,这既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没有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反而使学生更加厌倦课堂。再次,学校管理封闭,与社会缺乏良性互动关系。当前,很多中小学流行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并且以此作为中小学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我们可以从中国人封闭的思想传统那里找到这一行为的根源。但在文明高度开放的今天,这一行为成了导致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因素。学校从易于管理的角度将学生囿于校园之内,学习、生活都在校园里进行,这确实大大降低了学生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但这也阻断了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使他们无法正常地接触到社会文化,而且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发展。孩子们活动的空间只有校园那么大,难怪他们戏谑地称“学校是不拉电网的监狱,老师是不拿电棍的警察”。孩子们的身心在不断发育的同时对外界的渴望也在不断地增长,这种封闭的校园环境容易压抑他们的心理,使他们产生心理失衡,于是内心便潜藏着暴力倾向,这也是中小学生暴力事件中,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封闭式管理是不科学的,有些教育比如德育和美育,只有社会才能提供最好的素材和教育场所,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最好的激发。封闭管理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学生对校园外的向往也会诱发其逃学、厌学。所以,学校的封闭式管理是否合理有待商榷。最后,教师素质不高。教师是学生的再生父母,其素质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所以学生的种种教育病理现象,教师素质不高也要负一定责任。教师的素质不高首先表现在职业道德素质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于学生身上应主要表现为关心学生、爱学生、以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但很多教师在错误的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很难达到这一标准,进一步演绎,可以将其解释为教师教育爱的失落。教师对学生身体施暴的病理现象早已成为一个陈旧的问题,它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模仿效应。至于对学生的身体造成的伤害,此处不再赘述。近些年,又开始了教师对学生心灵施暴的研究。在课堂上,常有学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需要教师的批评教育,然而有些教师态度粗暴,其批评语言演变为粗话、脏话,使学生的人格受到侮辱,严重的引起学生离校出走、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这些过激的批评语言,实质上就是心灵施暴。美国精神病学家利弗尔博士通过研究,发现了以下几种心灵施暴模式:①冷漠②支配①③贬低、恫吓。此种种心灵施暴在今天的中小学普遍存在。这种教师对学生的身心施暴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不高的生动表现。①黄浩教育病理性语言的发生:心灵施暴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2月17 教师的素质不高其次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上。教师的教育学知识有限,不知道如何合理地统筹课堂、统筹所授的学科内容、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知识,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而是操着传统的教育方法,生搬硬套书中的教育内容,课堂了无生趣;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有限,无法正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性日趋成熟的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异性都充满了好奇心。此时教师该做的是合理引导,但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往往采取了粗暴制止的态度,这不仅伤到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间接影响到其学习乃至生活;教师的学科知识及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有限,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扎实的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触类旁通,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中国古代教育家韩愈于《师说》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笔者认为教师的职责应更为宽泛,他无论传授哪一门学科知识都应该站在一个高度上来驾驭它,想给予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应该拥有一桶水。否则很难令今天思维活跃的中小学生感到满意,也无法建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教师的素质不高再次表现在身心素质上。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繁重性。但有些教师由于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无法承担繁重的教育工作。正常的授课勉强完成,根本就没有精力对那些厌学、逃学、辍学、施暴的所谓“异类”学生进行再教育,而是放任自流,这也导致了学生病理现象的恶性循环。教师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知识和培养下一代的崇高使命,由此决定了教师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谈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教师心理素质不高主要反映在教师维护自身威信的行为过程中,为了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教师常采用野蛮的方式,粗暴地压抑学生智慧的火花,强硬地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事故;为了在同事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往往不惜师生的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以求考试班级名列前茅。这种教育方式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受到忽视的过程。教师的心理素质不高还表现在应付突发事故的表现及不良兴趣等个性心理,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及处理师生关系的态度。教师的素质不高最后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不高。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包括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①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第一,教师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欠缺就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活动,不能直观地了解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也无从对症下药。不懂得与学生交往的教师也不会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第二,作为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极其重要,它是维系师生间知识传递和感情交流的重要工具。但很多教师不懂得语言表达的艺术,不懂得诙谐、幽默、委婉的重要性,总是以教师的身份自居,对学生居高临下,不仅在课堂上无法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在课外也经常好心办坏事。学生对这样的教师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深恶痛绝。第三,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欠缺,他们往往无法实现用现代的教育工具活跃课堂气氛的教育目的,不仅使学生感到厌倦,而且加重了师生的负担。第四,教师不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①柳海民教授《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531页2000年版18 使课堂纪律混乱,课外活动也不能井然有序,导致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运行,教师丧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身体、心理发育都还不成熟,科学文化知识有限,思想品德处于可塑时期,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和教师的关系,往往率性而为,对教师盲目模仿。或者凭着自己主观对教师的喜恶而对其相应的学科喜或恶。而素质不高的教师不能有效地把握这一尺度,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身心素质下降、能力低下、暴力、厌学、逃学、辍学等。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急待进一步提高。二、与家庭相关的致病因素家庭是孩子身心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第一个环节。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感染性、①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无法替代性。正因为家庭教育如此之重要,所以中小学生的病理现象与家庭教育病理现象息息相关。(一)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放任自流绝对不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对子女身心发展规律的遵循和尊重,而放任自流则是对孩子成长的不管不顾,不负责任。这种家长主要包括那些只顾赚钱,认为给予了孩子足够的钱就是给予了足够的爱的家庭。他们常年在外做生意,孩子无人问津,甚至教师想与家长联系都很困难。他们给孩子灌输的思想也是金钱至上,子继父业。怀有这种意识的家长不可能对子女以身作则,业余生活以看电视、跳舞、打麻将为主。由于无人督促,孩子的自主性又差,他们很自然地做一些无聊的事情以消磨时光。而且这些孩子很容易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这样的家长实际上是自主放弃了与子女血缘关系的天然感情纽带优势,而这种优势是任何其他教育都无法弥补的。在这种放任自流的家长意识下成长起来的中小学生,容易养成吸烟、酗酒的恶习,被其他的不良社会青少年勾引,拉帮结派,不仅影响自身健康发展,而且构成了潜在的暴力因素。这样的学生往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未来一片茫然,得过且过。(二)家长对孩子全盘包办。怀有这种意识的家长一般是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支配,而对子女期望过高,将他们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孩子身上,让孩子承担与他们年龄不匹配的太多的责任。这些家长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育成长的规律进行家庭教育,使孩子们早早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天堂。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父母更是视分数为上帝,孩子的考试成绩胜过一切,所以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给孩子请家教,为其报名参加课后班。只要孩子的考试成绩提高了,便认为自己教育有方;成绩一下降,便对孩子恶语相讥。这种家长不仅对孩子的学习包办,对孩子的生活更是包办。他们对家务活一应包揽,就连孩子的穿着,生活用品也要自己包办。严重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在当下,尤其在有条件的城市里,流行一种多才多艺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便为他将来的发展挣得了一个王①柳海民教授《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11-113页2000年版19 牌,所以一夜间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琴童,书法童等等。这些家长根本就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和主观喜好,也不考虑孩子是否有这一方面的天赋和特长,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图为其全盘包办。孩子刚刚完成自己繁重的学校学习和家庭作业,又要在父母的“护驾”下学这个,练那个,完全失去了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在这种家长全盘包办意识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与家长的预期目标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达到家长预期的结果,反而导致身心素质下降、能力低下。孩子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叛逆特点又使他们刻意逃学、辍学,这样的家长可以说事倍功半。以上两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有很多共同的病理现象。首先,他们都不注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中小学阶段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心理和生理差异及特点,家长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在一起,与其交朋友,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种接触和交往中,家长可以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对他们思想中出现的偏见随时随地进行矫正,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但家长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对孩子进行想当然式的预计,不注重与他们心灵的沟通。其次,他们对孩子采取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孩子没有按照他们的意图行事,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要求,便动辄对孩子辱骂、殴打。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完全无视孩子的自尊和人格。还有一些家长教育口径不一致,一个溺爱,一个严厉,导致孩子无所适从,这些家长实际上构成了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频发的催化剂。(三)四二一家庭结构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四二一家庭结构是当前最为普遍的一种家庭结构,它是计划生育胜利的产物。四位老人,一对家长共同关注一个孩子的成长,孩子成了家庭的焦点。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容易产生对孩子的溺爱倾向。对孩子的所有要求全部应允,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让他们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拥有的比别的孩子少,想方设法让他们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结果导致孩子患肥胖症,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城市学生尤为严重),连穿衣服、系鞋带这些简单的环节也不能独立完成。这在注重学生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美国是难以想象的。中日夏令营活动中,我国学生的表现也是对我国学生生活能力低下最形象的证明。而且,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没有自己的兄弟姐妹,所以处理与同龄人的关系的能力较差,他们凡事以自己为中心,不为别人考虑,只要有什么事没按照自己的意图办,便心存委屈,这些孩子将来的生存能力也相对较差。由于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已习惯于我行我素,不知道理解人、体贴人,不懂得怎样与人合理地交往,造成中小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症。学生生活能力的低下导致了环境适应能力的低下,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低下,这种生活能力低下的弊端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很多大学生不适应新的环境,无法面对新的压力和挑战而辍学、自杀的现象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溺爱难逃罪责。(四)再婚家庭结构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再婚家庭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家庭结构。而再婚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难题。再婚家庭的孩子或是曾遭受父母离异,或是曾遭受失去亲人,无论怎样都已经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苦痛和阴影。但接下来的家庭教育更加导致了他们的教育病理现象。再婚家庭一般存在以下几种20 家庭教育问题:第一,孩子与祖辈生活在一起。老年人文化素质一般相对较低,思想观念相对保守、陈旧,加上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接受新观念、新事物迟钝,和思维活跃的中小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于是一条代沟便横在了祖孙之间,很难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经常感到家庭气氛淡漠、无聊,情绪压抑。由于心理上两次受到极大的伤害,极易产生孤独、愤怒、痛苦、恐惧、羞愧、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攻击性暴力行为。还有的离家出走,离校出走。这些都容易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和人格的扭曲。第二,继父母往往对孩子放任或溺爱。在当今社会,虐待非亲生子女的现象已属罕见,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这些家长却同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对孩子听之、任之,满足他们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发现了孩子的错误也不及时指出。表面上看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亲生,实质上,这种客客气气地超然局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他们往往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孩子走上邪路而不及时批评教育。再次,孩子对自己的继父母保持高度的心理警惕。他们刚刚失去一位亲人,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寄托在现在的生父或生母身上。他们不愿接受家里新添的不速之客,不能忍受他们分享自己的父爱或母爱。于是他们容易对自己的继父母产生恐惧、警惕、怀疑和嫉妒,于是便开始了与继父母争夺爱的痛苦历程。问题是有些继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不去努力弥补孩子的心灵创伤,反而跟孩子争风吃醋。使孩子产生一种“世界把我遗弃了”的错觉。他们内心的痛苦无处倾诉,又由于情绪情感的变化,一时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家庭环境,缺乏必要的照顾,这就必然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学习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继而逃学、辍学,在一群社会上的坏孩子那里寻找慰藉。更有甚者,勾结社会不良青年谋杀自己的继父母,这样的人间悲剧已不罕见。一句话,家庭的变故,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孩子。(五)单亲家庭结构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单亲家庭一般是指离婚或者丧偶而没有再婚的家庭。由父亲或母亲单独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任务。单亲家庭的教育比重组家庭的教育要相对简单得多,但这毕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结构,因此要对子女的教育病理现象承担一定的责任。第一,孩子长期沉浸在失去一位亲人的苦痛中,明显地觉察到自己与同龄孩子的不同,觉得世界对自己不公平,因此,做人做事容易产生偏激情绪。第二,在单亲的家庭里,这一位亲人既要养家糊口,又要照顾老人,承担起两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倾注在孩子身上的精力相对减少,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历程无法全面照顾,而这些孩子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很容易厌学、逃学、沾染恶习。除了以上家长主观意识和家庭客观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外,有些家庭不和睦,父母作风不正,家庭暴力连连也不避讳孩子。这些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严重地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家长对孩子施暴及前面提到的教师对学生施暴都会对学生产生效仿作用。三、与社会相关的致病因素孩子大多的时间都在学校和家庭里度过,但社会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有机体,它象空21 气一样通过一切途径和手段向中小学生渗透其主导文化和主导思想。并不是仅仅家庭、学校以外的空间是社会,家庭和学校里同样有社会的影子。社会给中小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一)社会失范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失范”(anomie)是由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最早提出的,其字面上的意思是“缺少规范”,但涂尔干所指的主要是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差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他认为失范是病态的,是外在的和约束性的道德控制的离散。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对中小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社会失范现象的基本类型为:1.经济失范:假冒伪劣、弄虚作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报销、合同欺诈、利用税务发票徇私舞弊、开空头支票、虚开增殖税发票、持汇票诈骗、高息融资、非法集资、恶意透支信用卡、非法吸存不还、收受回扣、强买强卖、出口骗退税、票据诈骗、证券市场黑市交易、私下倒卖外汇、无照经营、非法生产、骗销、窃电、偷油、偷漏税、投机倒把、非法贩烟、挪用资金。2.道德失范:包括捏造传播谣言闲话、哄抢、见死不救、违法、环境污染、践踏草坪、偷猎珍禽、违章搭建筑、无票扒乘货车、虐待父母、撞人不救、诬告、代人摸奖占为己有、打骚扰电话、作伪证等。3.风气性失范:包括迷信、赌博、贩黄、公车私用、公款消费、请客送礼、卖淫嫖娼、私设小金库、超生、公房转租、滥发统计报表、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等。这些都反映了社会的一种拜金主义倾向,文化氛围不良,今天的孩子可以说是享受型的一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也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它的副产品—拜金主义思想。社会上物欲横流,人们追求享乐,金钱至上。这种意识有意无意地渗透到了学生的头脑,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目标。所以在他们的口中流行着一句俗语:学习好不如有个好爸爸。有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坐享父母打下的江山而不思进取;而有些贫穷家庭的孩子便叹命不济、怨天尤人。同学们之间不比学习而比吃的,穿的。这种不良的拜金主义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大部分中小学生没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理想,因为在他们看来理想离现实生活太遥远,太不现实,什么都不如享受现在、及时行乐,很多孩子都自私自利。有些孩子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便去欺侮弱小,抢劫、偷盗,更有甚者,拉帮结派收其他同学的保护费。因为中小学生的世界观尚不成熟,这种对金钱的畸形渴望使其敢于做一切违法的事。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容易使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迷惑,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大众传媒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电影、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对中小学生影响最大。不论服装饮食还是影星歌星都是今天的中小学生最流行的话题。文艺工作是现在的中小学生最崇拜的行业。学校、书本知识不愿意学,却对唱唱跳跳有极浓的兴趣。但问题是媒体所传输的信息并不都是健康向上的,一些暴力、色情、破坏性的电视剧和电影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不是当作反面题材,而是堂而皇之地在各大媒体播放。并且总是将主角塑造成英雄伟人的形象。不但不因为他们的违法行为而受到惩罚,反而因此成为万众的偶像或获得幸福。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好奇心极强,再加上这些不良影片的诱惑,总是对电视剧、电影和专题报道里的人物和内容进行模仿,结22 果发生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中小学生的暴力现象、强奸小同学等都是受这些不良媒体内容的一定影响。而且现在的大多数肥皂剧是以童话式的偶像剧的形式展示给青少年,使他们沉迷于虚拟的完美世界中,对自己的现实状况感到失望,对枯燥的学习失去兴趣,整天做着自己的明星梦,这样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三)大众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其实大众网络也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因为当前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十分重要,所以对其具体说明。现实学习生活带给中小学生的是巨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他们缺少倾诉和发泄的方式。网络适时地出现了,以其巨大的平等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网络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它多样的文化、复杂的信息含量也给中小学生带来了诸多的病理现象。首先,中小学生长时间泡在网吧里容易出现上网成瘾的状况。长时间面对荧光屏的辐射不仅视力下降,而且会逐渐食欲不振、精神疲惫,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产生各种疾病。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其次,长时间上网使得中小学生与父母、亲人、老师、同学沟通的时间减少。因为在网上已经找到了能使自己心里感到慰藉的东西,所以忽视了现实中的感情,亲情友情淡化、关系疏远,造成了性格孤僻、人际关系不良症。网上的色情网站散布的不良消息、网络垃圾象精神鸦片一样使中小学生沉迷于其中。一些学生为了满足不良欲望的需要和精神刺激而热衷于网恋,把情感投入到虚幻的网络世界里。由于他们年龄尚小,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网上恋爱,网下进行性犯罪活动,影响了中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第三,网上充斥着各种暴力性、刺激性、仇恨性的游戏,使许多中小学生受到了不良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诱导,丧失了理想信念和进取意识,却对那些扭曲的价值观充满向往,出现了认识谬误、心理畸形、脾气暴躁、放纵不驯等现象。张扬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的攻击心理极强,崇尚暴力、武力、打架斗殴、争强好胜。这些都致使中小学生暴力事件频发。调查统计,中小学生上网多以网吧为主,这就需要很多金钱,当家里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便往往采取偷窃的行为,先偷父母的,再偷别人的,也有的采取抢劫等暴力行为。第四,孩子们在网络里找到的只是暂时的满足,很快又要面对现实的课堂,繁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学生不愿承受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不愿付出努力去刻苦学习,便开始厌学、逃学、辍学、荒废学业,甚至整天泡在网吧里寻求精神解脱。网络象一把双刃剑一样,既给今天的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学习便利,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病理现象,网络是无罪的,它仅是一个工具而已,问题是我们怎样去有效地利用它,减少它对中小学生的危害。对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致病因素,我们是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剖析的,但我们都知道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仅仅有外在的致病因素不可能导致中小学生的教育病理现象,所以将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文化知识有限等特点贯穿其中。但本文对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病机制缺乏深入的研究(即致病因素与主体自身的条件达到什么样的契合度才会引发主体的教育病理现象)。而且本章对于致病因素的剖析难免有些大而全,而不能深入透彻。这些都会在今后理论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23 第四章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治理对策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病理现象,如果仅仅指出它的表现形式和致病因素,而没有具体的治理对策,那么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是不完整的,而且失去了学术研究的实际意义。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治理对策:理论层面,政策制度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希望能厘清思路,找到科学的治理对策,同时也为这篇文章画上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一、理论层面—临床教育学在本文的第一章中就曾经提出过,对教育病理学研究的最系统的是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教育病理现象最严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的学生厌学、逃学、暴力等事件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加快了日本对教育病理研究的进程,而临床教育学就是在这一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临床教育学就是致力于解决教育病理现象的,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因此无妨对日本的临床教育学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以求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有效治理我国中小学生的教育病理现象。临床教育学是把至今为止的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根据具①体措施来加以借鉴和采用。它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着眼点置于具体的实际问题。首先,临床教育学反对坐而论道的空泛研究,它主张投入到教育现象当中,将自己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即教育者自己处于学生的角度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处理这件事,而不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主观臆断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应该怎么处理。其次,临床教育学主张主动接触整体。以往的教育模式一般是教师—学生群体,而临床教育学主张教师主动接触学生个体,即教师—学生个体模式。认真分析学生产生病理现象的原因。既考虑到学生的自身因素,也要考虑与其相关的环境因素,切忌武断地给学生贴标签。再次,临床教育学主张以学生为出发点,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学生个体为重。如果教师一切以教为出发点,那么无疑又犯了主观主义错误。所以,作为教师应有耐心,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诱导其自行说出发生此病理现象的自身原因,这无疑将为解决教育病理现象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最后,临床教育学提倡发现的方法。从前面的分析中可见,临床教育学以学生为出发点,那么就不可能为学生的发展预设结果,所以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它主张发现法。但这种发现也不是毫无目的的盲目探索,它是指在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对学生产生病理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即使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也会为问题的解决垫出一定的高度。①参考05届武鑫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临床教育学的研究及其启示》11页24 临床教育学在日本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很值得我国的教育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将日本的临床教育学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本土化的研究,用临床教育学的理论解决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在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存在着严重的脱离现象,理论多是就理论谈理论,缺乏对学生实际状况的了解,出现了科学的教育理论不能应用于实践的尴尬处境。基于此,教育理论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多从一线教师和学生那里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将教育理论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根据师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改进,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效果。总之,临床教育学是针对教育病理现象而出现,是一个学科体系。笔者能力有限,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但在宏观理论层面,他是目前国际上出现的一套最全面的理论体系。二、政策、制度层面—国家政策制度、地方法规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本身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只有政策制度的有效制定和合理执行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政策制度的制定是一个实然问题,而不是应然问题,因为应然层面的政策制度无太大实际意义。但笔者还是希望能通过对中小学生病理现象的思索提出力所能及的治理对策,也许在某种程度上难以避免“乌托邦”式的思维。首先,国家应致力于资助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政策。在我国,城乡孩子的教育差异、东部地区与中西部边远地区孩子的教育差异是无须介绍、有目共睹的。这主要是由经济差异决定的(至于如何使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那是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范围)。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是适应我国整体发展趋势,合情合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多是从国家硬性的角度出发,而不更多考虑学生所处的条件。中国民族大学教授滕星老师通过长期对拉祜族的观察研究,向大家介绍:那里的孩子吃穿尚成问题,九年义务教育①对他们只是个额外的负担。对于这些地区,国家应大力资助,并将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加大监督和执行力度。这样有利于治理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对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也不乏人文关怀。国家应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对贫困地区儿童就读的捐款活动,或者一个城市负责一个山区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问题,“分门别类,包产到市”,并以硬性形式将这一政策落到实处,笔者认为这会有效、快捷地让全国的孩子都享受到教育。其次,教育政策应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长期以来,教育家一直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视为水火不容的两极,并且形成了两派互相攻击。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想彻底取消应试教育是不现实的,而且应试教育也有它独特的优势。笔者认为最优的解决方案就是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到应试教育过程中,应试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学生最后的成绩是通过日常全方面表现及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比如,书面考试只占一部分分数,体育测试占一部分,美育测试占一部分,师生的综合评定占一部分,学校的校规也应明确规定学生一年参加几次社会活动,并将其表现计入学生的总成绩,这既可以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了解,①滕星教授2004年于东北师范大学的讲座25 也消除了他们对社会的盲目向往。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而减少了逃学、辍学现象。再次,教育法应明确规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的素质不应仅仅停留在教育家的应然层面,而应该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有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有广博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有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质;有各种能力;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这些用量化是无法得到科学结果的,所以除教师考试外,领导考核和学生评分都是不错的质化方法。不仅应加大师范生培养的力度,而且要对在职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对教师进行考核完毕后,如果各个方面素质都达到要求,提高其待遇,如达不到要求,按其程度轻重进行惩罚,屡次不达标者,令其放弃教师资格,使教师实实在在感受到奖励和处分,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工作性质。对于教师对学生的施暴行为,不管是热暴力还是冷暴力,一经查实,严惩不怠。学校是学生的主要受教育场所,而教师又是最主要的主导因素,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使中小学生的教育病理现象得到最充分的预防及控制。三、操作层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致病因素,本文是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剖析的,所以在治理对策的具体操作层面,仍从这三个维度进行探索。(一)首先,学校应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避免单独注重智育的倾向。学校里的其他各育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形式,保证各育的课时,也保证各育的师资力量,使各育都成为对学生进行全方面评估的重要依据,对学校和教师评估的重要依据。其次,学校应采取多样的教育方法,注入式教育与启发式教育相结合。注入式教育与启发式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们相辅相成,都不能孤立存在。我们应以注入式教育的内容为基础和先导,以启发式教育为注入式教育走向自我教育的一种媒介、一条捷径。注入式教育与启发式教育的结合不仅应该表现在课堂上,而且应该表现在一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课堂上,我们应以注入式教育为主,向学生输送科学文化知识,在适当的节点上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启发式教育。不可能每一堂课都会有理想中的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制造情境、合理地利用情境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以外,教师应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在与学生们的接触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启发式教育的机会;再次,学校教育内容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革新,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出现。同时,学校也应该打破封闭式教育的套子,让孩子们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社会,既减轻了平时在校园里的单调感,又使孩子们意识到了自己其他方面的价值。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请到校园里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也不乏是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好办法,让他们尽早确立人生理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这样学习起来会比较有动力,也避免了将来择业时的迷茫。最后,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明确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态,处理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与学生交流,把学生视为有平等人格的个体,注重自己的谈话艺术,用学生对自己的那份尊重的力量来组织课堂将26 事半功倍。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育工具。学校定期地举办教师多媒体培训活动,使教师能熟练地操作各种软件,尤其是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软件。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多媒体教育工具不流于形式。比如,小学讲到乌鸦喝水这一课,可以利用动画来显示石子增多,水往上溢,乌鸦最后喝到水的过程。这不仅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而且使教学变得更直观,符合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还有一点是笔者的个人理想,就是在中小学的每一个校园里建立一个临床教育工作室,就象心理咨询室一样对学生开放,也对学生家长和教师开放。从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对出现教育病理现象的学生进行诊治,建立个人教育病理小档案,既为某一特定教育病理现象谋求治理对策,又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二)家庭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家庭的天然血缘关系决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作为家长应尽力避免自己的传统观念,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孩子的行为有所出轨,也要心平气静地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避免粗鲁和暴力。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业余生活,给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要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让他们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而不是享受。家长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使孩子们在未成年以前就是孩子的样子。在四二一家庭里尤其应该避免的就是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应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从小就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独立的快乐,同时,也鼓励他们为家庭内的其他成员服务,让他们从小就知道感恩,懂得奉献。基于独生子女的人家关系结构简单,家长应更多地为其创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正确地处理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孩子之间出现了矛盾和摩擦不要一味的包庇自己的孩子,而应客观的为其分析原因,使孩子能懂得怎样积极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关于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重组家庭的继父母首先应该在观念上打破对孩子的偏见,既不能对他们置之不理,也不能对他们极度溺爱,而应视孩子为亲生。孩子出了问题,应对其积极教育,多进行心灵交流,以赢得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帮助孩子建立起对家庭的信心。至于单亲家庭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们明白这种家庭结构的客观性,不要让孩子因此而感到自卑或与别的孩子不同。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多与朋友交流,这样既避免了他们的孤独感,又塑造了他们的开朗性格,使他们的心理能健康发展。(三)我们应呼吁社会积极配合学校和家庭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社会大环境,否则学校和家庭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也应该有高尚的精神生活。金钱只是个工具,它并非万能,也不应该成为人生的最高理想。电视、电影等媒体应为学生设立与其年龄相当,助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频道,不断更新,丰富内容。而且应严禁一些暴力、色情影片的播放,从而避免这些消极内容对学生的消极影响。网络应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打击非法网吧,坚决取缔黑网吧,查处散布不健康内容的网站,净化网络空间。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之27 ①规定,强化对网吧的监督管理。网吧业主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能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政府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加强网吧监管平台建设,远程控制等监控措施,令网吧遵守法律经营。还有一个治理对策就是帮助每个学校建立自己的微机室,这样既方便学生上网,也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网络引导和教育。增加网络信息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限制格斗、撕杀等游戏软件投入市场。最后,应注意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合治理。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使教师、家长互动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教师、家长也应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多了解社会,而且也充分地利用了社会的德育素材。学校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到学校讲学,比如公安部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的阴暗面,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让他们知道实施暴力的后果,以尽可能减少学生的暴力现象。成功的企业家可以让孩子了解到知识的价值,无意间增加了对知识的间接兴趣。总之,我们对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治理要全面考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最优的效果,尽力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治理对策。我们也应尽力避免对这些存有教育病理现象的孩子有偏见,对他们要像对其他的孩子一样看待,不要主观给他们一种离群的感觉。到此为止,本论文的研究暂告一段落,期待着中小学生的教育病理现象能真正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①李宗霖企业集团导刊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2003(4)28 结语对于教育病理现象这个词,在我国进行研究,难避追求时髦之嫌。因为,在我国象临床教育学、教育病理学这样的学科虽然早就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了,但还没有成为研究的主流。可任何事物都有它发生、发展的过程,教育病理学在日本已作为一个学科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在其他发达国家也有对教育病理学的研究,所以在中国建立这一学科终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且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中小学生的教育病理现象也不断增多,对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的研究有其存在的实际意义。笔者的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只对教育病理学整个学科体系的一个小分子—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进行了研究,本文对教育病理现象的研究有限,但教育病理现象的研究潜力无限,期待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能提高认识,借鉴国外,联系本国实际,使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不仅得到有效治理,而且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病几率,早日建立起中国本土化的教育病理学学科,并且使其为我国教育打破发展瓶颈起到积极的作用。29 参考文献:[1]石鸥.《教学病理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2]《学会生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3]柳海民.《教育原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朱榴芳.论日本学校的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J],湘潭工学院学报.2000(12).[5]任平著.教育病理研究理论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7).[6]石欧.德育困境中的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治理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6).[7]张德伟.日本小学班级崩溃问题的诱因与解决对策探询研究[J],2001(11).[8]启森.日本中小学教育病理诊断[J].外国教育研究1999(5).[9]崔金赋.反和谐性:应试教育的一条基本病理[J].昆明师专学报1997(12).[10]孙凯.教学病理初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6).[11]石鸥.教学未必都神圣[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2]颜建军.教育爱的失落[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9).[13]周润智.教育病理学的视域及其理论架构[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7).[14]毛亚宁.教育的反向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5(2).[15]陈青萍.论教育病理危机的突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16]董文军.我国应重视教育病理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2(4).[17]田汉族.心理惩罚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18]山口透.学校的教育病理[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5(2).[19]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病理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4(5).[20]柏岳.中国教育现状沉思录[J].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21]牛利华.一种教育理想:教育应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J].教育科学2002(5).[22]邵光华.国外教师压力研究综述[J].比较研究2003(1).[23]何齐宗.当代学校若干教育弊端评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4).[24]沈云.情境教育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医学教育1999(12).[25]燕良轼.教育竞争机制的病理性诊断[J].现代教育研究1996(1).[26]郑刚.论病理学方法与教育科学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3).[27]李宗霖.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企业集团导刊2003(4).[28]徐丽英.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对策[J].信息技术网络服务2005(6).[29]李济明.家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J].育人经纬2003(12).[30]贾锡钧.再婚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J].上海教育学院学报2004(2).[31]陈君.略论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7).[32]李秀玲.浅谈当前中小学管理的基本走向[J].中国冶金教育2002(5).30 [33]冉筠.学生逃学离家现象浅析[J].教育论坛2002(1).[34]青景玲.厌学逃学的矫治[J].现代技能开发2000(4).[35]史克礼.是谁把学生推出了校园[J].教育论坛2004(5).[36]苏光仁.谈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4).[37]张淑清.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5(3).[38]张耀宗.制止中小学生辍学的法律思考[J].工作研究2002(1).[39]沈同国.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思考[J].教育广角2005(6).[40]黄浩.教师病理性语言的发生:心灵施暴[J].基本理论园地2001(2).[41]王乃霞.中小学生辍学屡控不止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3(3).[42]蒋太岩.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0).[43]叶冬青.合肥市中小学生暴力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J].暴力与健康2004(1).[44]张匡海.中学生暴力行为成因初探[J].陕西教育2003(4).[45]肖汉强.对校园学生暴力的反思[J].青少年保护2000(6).[46]MartynDenscombe,classroomcontrol[J],London,GorgeAllen&unwin1981.[47]LeslieW.kindred,Theschoolandcommunityrelation[J],PronticeHall1984.[48]LawrenceKohlberg,UsingaHiddenCurriculumformoral[J],Theeducationdigest1997(5).[47]Johnwiley,InternationalstudyofAchievementinmaths[J],Newyork1967.[48]PaulHirst,Educationaltheoryanditsfundation[J],Disciplines1983.31 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