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

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

ID:74302462

大小:2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6-19

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_第1页
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_第2页
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_第3页
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_第4页
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_第5页
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_第6页
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_第7页
资源描述:

《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玉雕以载道——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蒋宏利玉雕创作心得之“教子”系列文/蒋宏利引言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多以某一类料型的创作为例,来阐述自己在玉雕艺术创作上的一些心得体会,表达自己的“学术玉雕”艺术思想,但内容多为宏观、大体上的论述,而至于涉及到具体问题上,例如:古文化汪洋恣肆,我们该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取最典型的。又如,在传承古文化上,如何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等等……却涉及较少,这篇文章以我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四件“教子”系列白玉牌为例,更侧重阐述在玉雕艺术创作上,如何选择和运用古典文化。这也是对“学术玉雕

2、”核心精神的进一步解释——“玉雕以载道”。一、玉雕以载道第7页共7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古人有“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的说法。道之含义,从道路引申为人所当行的路、当做的事,以及自然界一切现象和法则;统括一切事物的原理和方法。其中蕴含了自然、人文界的一切。古人以为,无论文章或者文学作品,其内容都应该包含“道”,都应该表达“道”的实质,如此才算言之有物,才是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推而广之,我以为玉雕艺术、玉雕作品也要传承、延续这种“道”的精神,

3、这就是本文所要表达的——“玉雕以载道”。我从事玉雕艺术创作数十年,玉雕创作逐渐形成了“学术玉雕”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将中国传统玉雕文化的感性意蕴美,结合当代玉雕艺术的理性科学观念,创作出一种既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境界绵远;又反映现代美感,生动卓绝的新玉雕艺术。“学术玉雕”所侧重的,一是体现传统精神,二是彰显时代特色。这两点很像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们倡导的“文以明道”(崇尚古典文化,强调文章要表达思想,古为今用)的思想。传承经典文化只是“学术玉雕”的表现方式,而更深层次的目标是要传递感情和思想,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姑且效

4、法古人,称“学术玉雕”的精神实质为“玉雕以载道”。二、“道”的择选自然,“道”本身是一个宽泛且抽象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延绵数千年,庞杂冗繁,哪些才是需要我们传承的正能量——“道”。哪些是我们需要摒弃的。如何在汪洋恣肆的古文化中,汲取最有代表性,最具传承性,最能展现民族精神内涵的文化部分,这是创作的一个难点。我以自己的“教子”系列玉牌为例,大致谈谈择选传统文化的方法。“教子”系列玉牌一共四件:《风吹墨飘香》、《蕉引书声远》、《苍龙教子》、《三娘教子》,创作于不同时期,选择不同典故,加以演绎发挥,这种组合系列玉牌,本身都是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