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纪传体史书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

ID:74287038

大小:550.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1-12-28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1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2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3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4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5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6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7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8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9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章纪传体史书第一节概述中国纪传体史籍,创始于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所谓纪传体,即由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以记载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纪传体史籍的主体为“正史”。所谓正史,指历朝政府认为“义与经配”,“悬诸令典”,所规定的纪传体书。纪传体的优点纪传体的优点在于融五体之长为一体,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记事“显隐必该,洪纤靡失”。(刘知巍《史通·二体》)清代赵翼评价《史记》所说:“司马迁参酌古书,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

2、之极则也。”(《廿二史札记》)纪传体的缺点纪传体的缺点在于它以人物为中心。因而记事时,“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刘知几《史通·二体》)而且在记述人物时,以类相从,不以时为序,不便读者了解大背景和前因后果。这也是史籍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与纪传体并存的基本原因。正史集结的过程自《史记》、《汉书》创立纪传体,魏晋以来,编著史书者甚多,惟有《史记》、《汉书》和《东观汉纪》三书最受重视,后来《后汉书》代替了《东观汉纪》,“三史”之名在唐以前甚为流行,唐科举中设有三史科;唐初修撰《隋书·经籍志》,第一次将“正史”列为史部子目,列《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正

3、史,后称为“前四史”;正史集结的过程唐中期增《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九部史书,合称“十三史”;宋时增《新唐书》、《新五代史》、《南史》、《北史》、合为“十七史”,十七史之名在宋代很通行;明朝又将宋、辽,金、元四史列为正史,合称“二十一史”;清乾隆时,又将《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列为正史,合为“二十四史”;民国九年(1920)《新元史》撰成,次年,民国政府明令将其列为正史,合称“二十五史”。《清史稿》1929年刊印发行,因此有了“二十六史”之称。正史集结的过程《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二十四部歷史書合起來

4、的統稱。這是一套卷帙浩繁的巨著,由二十四部極具規模的史書組成。《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記錄了從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黃帝開始,直到清朝滅亡大約5,000年的歷史進程,構成了一個前後銜接、連續不斷的整體。《二十四史》是一部包羅萬象、貫通古今的「百科全書」式資料寶庫。《二十四史》各史本紀部分連貫起來就是一部中國編年史;歷代食貨志就是一部中國社會經濟史;歷代經籍志、藝文志就是一部中國學術史;歷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