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

简析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

ID:73779599

大小:1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25

简析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_第1页
简析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_第2页
简析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_第3页
资源描述:

《简析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分享与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幼儿这方面的意识和行为,有利其建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和教育。那在我们成人的引导下,幼儿是否真正理解分享与谦让的道理呢?他们真正做到主动、自发地与人分享、谦让了吗?现象描述一:起床后,生活老师拿来了午点:小西红柿。老师请小值日生去为大家端午点,我发现这几个孩子走到桌子旁边都没有很快端走,而是仔细端详着盘子里的西红柿,之后拿走了装着相对较大的西红柿的盘子,同时很快地放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才去端其他盘子,给本组的小

2、朋友发。我不免有些疑惑,难道孩子们还不懂得相互谦让、共同分享吗?于是我让孩子们想想《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他们背诵《分糖果》的儿歌,唱《李小多分果果》的歌曲,进而提问:如果这里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你拿哪一个?结果孩子们都回答的很好:大的留给别人,小的我自己吃。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我陷入了思考。孩子们通过故事、儿歌、歌曲等已经初步有了分享与谦让的意识,但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用行动表达时却正好相反。如何在社会领域中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关爱、体验分享和谦让带来的快乐的良好环境,从而避免单一呆板的说教,让幼儿经历从认知、理解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重点考虑的问题。现象描述二:

3、依然是刚才的案例,生活老师看到几个小值日生自己把大的西红柿端走了,就对他们说:你们谁愿意当谦让的孩子啊?把大的给旁边的小朋友吃吧。几个孩子看了看老师,撅着嘴很不情愿地和旁边的小朋友互换了盘子。类似的案例在幼儿园中经常发生,比如当两个孩子都想玩同一个玩具时,教师总是会帮助弱小一点的孩子,你懂的谦让,你让给他玩吧你比她大,你让着点她。每当这时候,得到教师帮助的幼儿似乎就是个胜利者,而那个被教师夸奖为懂得谦让的孩子则觉得很委屈,很不情愿。看到这样的现象,我总在想: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但是不是发自幼儿的内心呢?教师的谦让教育是否过于简单了呢?在提倡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同时,教师忽略了幼儿作为一个

4、独立的个体所应该具有的自行决定的权利。当孩子的年龄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教师不恰当的引导,可能会让孩子压抑自我,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更多地在意别人的感受,缺乏自信和自我意识。现象描述三:小班幼儿西西带来了好吃的糖块,老师夸奖她懂事,有了好吃的愿意与别人分享,她很开心,于是就给小朋友们发糖吃。可是发到最后,却发现都给了小朋友,自己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