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探究

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探究

ID:624134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7

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探究_第1页
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探究_第2页
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探究_第3页
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探究_第4页
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探究  【摘要】分享对幼儿个性、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对幼儿形成健康心理的意义非凡。因此本文通过以纵向的脉络从分享意识的产生、分享行为的表现、分享品质的偏差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过程性阐述,希望能对幼儿分享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分享作为亲社会行为中的重要品质,引起了学界较多人的重视,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对幼儿分享的各个具体方面进行广泛而细致地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中提到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

2、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如何让幼儿学会分享,乐于分享则成了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一、产生:分享意识(一)幼儿分享意识的流觞6分享概念最先是由亲社会概念延伸出来。亲社会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安慰和捐赠等。幼儿亲社会意识就是特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具有的一切利他性的意识,助人意识、合作意识、分享意识。分享意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亲社会意识的产生。社会生物学派认为,人类的亲社会意识是由人类种系延续的本能决定的,实施亲社会行为是人类的基本本性;精神

3、分析理论认为,亲社会意识反映的是潜意识中的个人动机,这些个人动机与个人的早期的经验有关。所以说,分享意识可能与人类的基本本性相关,或来源于潜意识的层面。(二)幼儿分享意识的内涵分享是亲社会的表现之一,幼儿之间的分享意识指的则是幼儿在群体生活时有将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感情与其他小朋友一同分享的倾向,包括实物分享倾向,经验分享倾向,情感情绪分享倾向。实物分享主要指幼儿将自己的玩具、食物、奖品等具体有型的东西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使用或者直接送给他们的分享方式。经验分享主要指幼儿将自己的故事、玩游戏的经验讲给大家,

4、或者与其他幼儿一起游戏的一种分享方式。情绪情感分享主要指幼儿把自己的快乐、伤悲的情绪或者某种态度传递给其他幼儿,使大家一起感受情绪的一种分享方式。分享意识植根于幼儿自身内在的一切分享的心理活动,支配着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二、表现:分享行为(一)幼儿分享行为的释义6分享行为归属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积极的社会行为,或称之为亲善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分享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将物品分给他人的行为,是典型的亲社会行为,是分享意识的

5、外在形式。分享行为的概念尚存争议,本研究中倾向将幼儿分享行为(Sharingbehavior)定义为一种幼儿在群体生活中把独属于自己的物品、思想或情感、机会等与别的同伴共同享用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突出表现。(二)幼儿分享行为的出现分享行为的产生于个体内外部因素皆有关系。发展心理学认为年龄是影响亲社会行为重要因素,皮亚杰在1932年就在发表的观察记录中写到8一12个月的婴儿就己具有同情行为、利他行为和分享倾向。实际上,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幼儿一般在2—3岁才会出现亲社会行为。有研究者对3.5—5.5岁

6、幼儿进行了研究,认为这阶段的儿童主要以被动分享为主,随着年龄年龄增长,主动与别人共玩、互换玩具的人数增长量很大。还有人通过系统整体的观察得出,儿童的分享行为随着年龄增长变化,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明显高于小班,大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明显高于中班。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分享行为的出现并不一定随年龄增长,没有必然的正负相关性。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发现3—6岁幼儿在某些分享行为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三、偏差:分享品质(一)分享品质的性别差异6分享品质就是幼儿在分享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一贯的分享认识与

7、信念等。对不同性别的幼儿分享品质进行的研究比较少,同时也发现不同性别的幼儿的分享品质也不相同,男孩和女孩的分享行为很早便表现出了各自的性别特点。一般认为,男孩和女孩在分享行为上的差异,与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有关(Jha,Yadav和Kumari,1998),一般女孩比男孩更乐于助人或更富有同情心;但也有些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并无差异。(二)分享品质的影响因素6首先是是心理因素,幼儿的分享品质与其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在幼年期,幼儿的情感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甚至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同情心,有了一定的关心人、帮助人的愿望

8、,但是这种情感很容易为自己物质需要方面的情感所代替。一旦认知与需求产生了矛盾,大多数幼儿会选择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使自己的分享品质受到影响。其次是环境因素,幼儿的分享范围与幼儿的交际环境有关。幼儿分享行为是与幼儿的交往频率、交往空间、相似性、互补性等因素紧密相联的。通常情况下,交往的频率越高,越能相互吸引、增加感情,也越能相互合作、相互体悟到分享的快乐;空间位置越接近,越能引起相互注意,也越容易结成伙伴或朋友。再次是认知因素,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