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必修总复习(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2014高考历史必修总复习(3)二、辛亥革命 1、背景:社会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阶级: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资初步发展,民资队伍壮大。思想基础:民主思想的传播。组织上: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军事基础: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契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014高考历史必修总复习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直接原因:自然灾害理论来源:
2、西方基督教影响组织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宣传 2、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兴起标志: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1年,分封诸王,初步奠定太平天国政权基础,但也反映农民阶级封建意识浓厚的局限性,对以后革命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胜利。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转折点:1856年天京变乱失败:1864夏,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治国方案相同点: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方案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
3、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8★精品文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时间1853年发展强盛时期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1859年冬衰落时期干王洪仁玕提出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A、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分配方式: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分配方式: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C、理想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路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教:奖励技术发明,兴办学馆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评价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落后性:其实质是建立一个以平均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个体生产为基础的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与当时求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相违背。空想性:“同归圣库”,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当时的战争环境,这个制度根本无法实施。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8★精品文档★进步性:具有鲜明
5、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漠视土地问题,未能满足农民群众渴望得到土地的迫切愿望。空想性: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并未实行。 5、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失败原因及意义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失败原因:主:战略的失误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功绩:深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二、辛亥革命 1、背景:社会基础:19世
6、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阶级: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资初步发展,民资队伍壮大。思想基础:民主思想的传播。组织上: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军事基础: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契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爆发——武昌起义⑴时间:1911年10月10日,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⑵爆发:1911年10月10日,光复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⑶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⑷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
7、家原创8/8★精品文档★成功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 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政府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法令措施:①移风移俗的社会改革②保护民族资本主义法令措施③《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A目的:为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制度。B主要内容:主权在民。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8、自由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