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39007
大小:38.1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2-11
《黄山公益林场改革和未来发展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山公益林场改革和未来发展思路黄山公益林场改革和未来发展思路 深化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步伐,积极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战略性改组,增强林场经营活力和实力,为切实解决国有林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探索发展之路,黄山区黄山公益林场率先进行了改革,经过七年的发展,林场逐渐走出了困境,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一、黄山公益林场改革前的基本情况: 黄山公益林场其前身是黄山林场,成立于1986年10月,属正科级建制单位,全场经营总面积5.2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3.2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场面积2.3万亩,省级9000亩,商品林面积1.
2、8万亩;全场活立木总蓄积共21.8万立方米,毛竹34万根,森林覆盖率95.4%。改革前下设三个分场,一个茶场,共有正式职工119人,其中在职108人,离退休11人。改革前林场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经济危机,债务高达500万元,表现为四欠:1欠社会保险,2欠农业税,3欠银行贷款,4欠职工工资;二是资源危机,由于生态区位重要,区划公益林达3.2万亩,占林场总面积的65.5%,林场的可利用的商品林资源仅有1万多亩,可伐资源锐减。三是发展无力,由于受体制、机制制约,再加上工资不能足额兑现,致使人心思散,也就不可能凝心聚力来谋求发展。 第二、黄山公益林场
3、改革基本情况: 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林业分类经营的实施,林场65.5%的林地被划分为生态公益林,造成可伐森林资源锐减,林场唯一主要收入大幅下降,林场经济运行出现严重危机,改革前,林场债务高达500多万元,职工工资仅能发放一半,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另外,林场“不工不农、不企不事”的体制也严重束缚了林场建设与发展。为摆脱困境,促进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在没有外地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坚定“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的思想认识,XX年9月果断确定黄山林场作为全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单位,按照“分类、分流、分制”的原则,全面实施林场
4、改革,XX年6月完成改革任务。所谓分类,就是按照林业分类经营要求,把林场划分为公益林、商品林两类,做到严管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所谓分流,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确保分流职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妥善实施了职工身份置换。所谓分制,就是放开搞活商品林,在不改变林场管理范围、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属性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实行经营权分制。具体为“三个一”:一是公益林场留用一部分,所得收入用于公益林管护。二是分流职工物化一部分,做到“改制不改行、分流不离场”。黄山公益林场共有21名职工选择了山场物化方式置换了身份,置换山场面积726亩。三是面向社会变现一部分,所得资金用于
5、垫付改革成本。目前,除银行贷款由政府挂账外,其余欠款均由变现偿付。 经区委、区政府批准XX年12月30日,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了黄山公益林场,属暂不定单位级别的事业单位,新成立的公益林场实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下的场长负责制,人事上按照公益林面积和“精干、高效”的原则,定岗定编,核定编制26人,目前在编人员13人,反聘人员13人,同时打破现有事业单位分配制度,逐步向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转变。 第三、改革取得成效: 改革促进了林场发展,切实加强了生态建设,人员减少,林场各项费用降低很多,采伐量减少,确保了黄山公益林场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森林质量
6、不断提高; 理顺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促进社会稳定,为创建生态型林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目前,返聘人员的养老保险按照上级规定的比例由林场、个人共同缴纳; 改革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在上级政策与资金扶持下,促进黄山公益林场减轻负担,加快发展; 生态优先、严格保护、加快发展、科学经营、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利用,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协调发展; 不断促进了林场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建立,走科学发展轨道,保障黄山公益林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改革后林场发展情况 黄山公益
7、林场成立后,主要任务是加强生态公益林场森林资源培育、管护和7个民营林场的管理,同时以打造现代国有林场为目标,充分利用林场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上争取,努力寻求林场经济新的增长点,多渠道引进资金,来实现林场经济新突破。 1、招商引资方面 改革至今,已成功引进4家企业,一是浙江投资商兴建的苏坑电站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已蓄水发电;二是祥瑞种禽有限公司是旌德客商来我场投资兴建的上规模种禽公司,目前拥有厂房2000立方米,投资约600万元,年产鸡苗160万只,产值150万元,同时还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三是大坪猴
8、魁基地由中明实业公司投资改建的,拥有高山茶园230亩,投资200余万元对所有茶园按标准进行了改良,年产优质茶15吨,产值600余万元。四是去年引进的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