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ID:7329492

大小:37.8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2-11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近些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给女子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许多问题,怎样解决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不仅是女性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关键词: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以及解决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近些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给女子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许多问题,怎样解决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不仅是女性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关键词: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以及解决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近些年高校

2、扩招政策的实施,给女子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许多问题,怎样解决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不仅是女性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关键词: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以及解决 试论我国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近些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给女子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许多问题,怎样解决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不仅是女性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关键词: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以及解决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构建和谐社

3、会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接近一半人口的中国女性肩负着生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她们的双手也为人类创造着巨额财富,在人类缔造文明过程中,她们发挥着不可抹灭作用。拿破仑曾经说:“孩子的命运是由母亲造就的”,那么未来母亲的女性双手不仅要推动摇篮,也要推动世界。女性问题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女性必须要有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再则,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公平的实现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同样,男女在接受教育机会平等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女性教育水平是衡量国家文明程度,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应重视女性教育,注重提高女性素质,促进社

4、会两性和谐。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教育各方面的改革,我国的教育始终不断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更多的人踏入了大学的高门槛,女性在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扩招政策中受益匪浅:我国女性进入大学的机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但问题也是存在的:基础教育阶段,男女学生的比例几乎持平发展,但是越是高层次,女性所占比例越少,在选择学科方面仍然对传统科目有所偏重,不仅如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社会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就业难、升迁难等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文明高度,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 一、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滥觞    最初,我国并没有自己的女

5、子学校,外国传教士在我国领土上首开了专门针对中国女子的教育机构。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想要通过教育来达到传教的目的,对中国女性开办教育一方面是培养未来基督徒的“妻子”,另一方面是想培养传教的接班人和基督教的忠实信徒,当然也不乏一部分西方女权主义者看到中国女性不堪的地位和遭遇进而产生的同情,想要帮助女同胞们摆脱封建“四重”压迫的局面,进而追求自身的解放,使全人类的生活达到文明的高度。“我国女子受教育的学校最早是由英国的格兰女士在1825年创办于新加坡”,①但并没有在中国本土开设。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时,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妻以利沙(ElizahBridgman)在广东设立女塾,当为

6、教会在中国大陆创办女学之始。②这当然也是中国第一所正式的女校。随后教会在华办的女校日益增多,出现了梁启超《倡设女学堂》所描绘的“教会所至,女塾接轨”的局面。据有关数据统计,从1844到1877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共开创女子寄宿学校38所,学生777人,隶属美国教会的有24所,学生464人;女子日校82所,学生1307人,其中由美国传教士兴办的有57所,学生957人③。有关数据表明:1876年基督教教会所办的女寄宿学校有39所,学生794人。④在近代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的年代,一些仁人志士也渐渐意识到作为一半中国人的女性的教育的重要意义,意识到了开办女校的重要性,尤其是随

7、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女子教育更为国人重视,这些思想在他们的著述了展现无遗。比如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以及谭嗣同等。一批初步觉醒的中国女子也意识到女子接受教育的必要,康同薇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员。她的女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女学报》上发表的《女学利弊说》:“我有民焉,而俟教育人,彼所以示辱我也,无志甚矣。”⑤看到外国教会在我国领土上办学教育我国子民,她感慨万千,大声疾呼:“起二万万沉埋之囚狱,革千余年无理之陋风,昌我圣道,复我大同,吁嗟中国,其毋塞才壅智而自穷”。⑥因此,在西学东渐之风吹拂下,在一部分先进知识者的觉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