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ID:7321072

大小:32.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11

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1页
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2页
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3页
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4页
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党政领导决策的参谋部,公众社会的信息窗。统计信息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决策的正确与否。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关系党和政府的社会公信力。现在公众对政府的统计信息,普遍缺乏信任,究其原因,是政府提供的信息与公众自己感觉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政府提供的信息误差过大。政府的统计数字为什么会有较大的误差,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便研究对策。 一、统计误差的原因分析   统计误差的分类,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如时间误差、空间误差、方法误差、人为误差等等。因时间、空间出现的误差和知识、技术、方法出现的误

2、差,都属于客观误差,人为误差为主观误差。统计误差的种类可以分为客观误差和主观误差这么两大类,因此统计误差的原因也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大种。 客观原因分析   1、时间原因。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连续的,其结果不一定能在某个时段截然分开,而统计是统计某个时段的事项,有的把它统计到前一个时段,有的把它统计到后一个时段,因此统计信息会有一定的误差。   2、空间原因。人、财、物都具有流动性,子公司、母公司很多都是跨地域的,统计某些事项,很容易出现重统或漏统。比如:统计经济成果,母公司所在地把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成果都统计了,子公司所在地又把子公司的成果统计

3、了,这样就出现了重统,如果都不把子公司的统计进去,就会出现漏统。统计有利于地方争名誉的事项,容易出现重统,统计不利于地方争名誉的事项,容易出现漏统。   3、方法误差。许多统计信息不是一个个地数出来的,不是一尺尺地量出来的,也不是一斤斤地称出来的,而是推算出来的。推算要有依据,依据需要调查,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普查信息虽然可靠,但也不一定可靠,因为有人为误差也就不可靠了,而普查费时费力费财,一般不常用。抽样调查是最常用的调查方法,而所抽之样是否具有代表性,普遍性,这就决定统计信息是否准确。统计方法不正确、不科学,统计误差就越大。   4、知识技术误差。统

4、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技术水平也直接关系到统计信息的准确与误差,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越熟练,技术水平越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越高,误差越小,反之则准确性越低,误差越大。 主观原因分析   主观原因很简单,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为名、为利、为升迁,避灾、避祸、避麻烦。主观原因是造成人为误差的唯一原因。人为误差又分为虚报和瞒报两种,该虚报还是该瞒报,则根据利与害来决定,虚报有利则虚报,瞒报有利则瞒报。虚报和瞒报在公民、企事业单位和党政官员中都存在。为什么公民、企事业单位和党政官员要虚报和瞒报呢?因为这些数字有关个人或单位或地方的利益。比如:农民对自己收入喜欢瞒报,就是怕摊

5、派,怕捐款。党政官员喜欢对农民收入虚报,对国民收入虚报,对GDP虚报,因为数字就是政绩,数字可以出官。企业要做一套真帐对内,做一套假帐对外,是为了欺骗公众,为了偷漏税款。党政官员喜欢对自然灾害虚报,是为了多争取上级和各方面支援,对安全事故瞒报,对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瞒报,是为了逃责避祸。虚报和瞒报有时也是上级逼的,上级给下级下达的硬指标,不完成要怎么怎么处罚,完成了超额了,怎么怎么奖励,完不成,怎么办?就只有玩数字游戏。数字游戏玩好了,既可以得奖励,还可以得升迁,玩得差一点也可以保帽子,保位子。如果实事求是,下场可能会很惨。为了迎接省里计划生育工作抽查,我曾被抽调

6、搞过几天计划生育工作,检查计划生育的基础工作,计划生育具有一票否决权,出不得半点差错的,我们检查基础工作很详细,每一个村帐帐都相符了,才能过关,但是有没有瞒报超生的,虚报普查率的?有。但是强调帐面的平衡,资料的不出逻辑错误才是我们这次工作的重点。我也曾参加一个耕地抛荒的课题研究,我们到一个乡调查,该乡管理国土的同志说,全乡抛荒耕地只有几十亩。该乡有16个村,我知道其中一个村就抛荒了几十亩,我将该村的情况一说,推算全乡至少有几百亩,该乡管理国土的同志说:前次人大来调查耕地抛荒问题,我照实说了,结果被乡长书记骂了一顿。搞调查如果不深入到第一线去,不深入到老百姓中间

7、去,到政府的部门里是调查不到真实情况的。   官员玩弄数字,就像魔术师完弄道具和游戏,明明是假的,但看起来很像是真的。   在统计误差里,客观原因的误差比较小,主观原因的误差比较大。在统计误差里,根源不在统计部门,不在统计人员那里,还是在我们的统计制度、我们的干部考核制度、我们的税收制度、我们的法律制度、全社会的统计意识、我们的人文环境等方面。要减少统计误差,特别是要消灭人为误差,必须从认识方面、制度方面、法律方面着手。 二、统计误差的对策思考   提高全社会对统计的认识。统计信息既是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社会公众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统计信息

8、既然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决策和全体公众对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