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

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

ID:7317895

大小:35.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11

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_第1页
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_第2页
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_第3页
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_第4页
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关键词】精神病人;犯罪动机 【中图分类号】D9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XX)02-0S27-03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往往要判断被鉴定   人行为的犯罪动机,然后结合其他方面来综合判断   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及责任能力是否完整。   这是此项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对此,笔者选择了   有关犯罪动机众多内容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 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 、探查行为人犯罪动机的意义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   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   机涉及

2、这种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   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   式。直到活动的完成。f1】犯罪动机是一种特殊内容的   动机。是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一定犯罪   目的的内心起因或意识冲动。它是实施犯罪行为的   人的内在动力。它推动一个人去实施犯罪行为。个人   之所以进行犯罪行为,主要就是由于其心理上存在   着犯罪动机的缘故,在犯罪动机的直接推动下,个人   才确定犯罪行为目的,选择实施犯罪行为的手段、方 式、方法,做出行为决定并实施犯罪行为。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判断被鉴定人行为   的犯罪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评定一

3、个人是否犯罪,重   要的是看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即是否存在犯罪意图。   犯罪动机是犯罪意图的重要组成。从判断动机的病   理性、非病理性,进而判断被鉴定人的辨认、控制能   力存在与否、完整与否,从而判断其刑事责任能力的   有无。田祖恩等提出的精神病人作案动机理论已经   被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界所重视和采用。该理论的   动机分类简单、易掌握.且与精神检查所见结合密   切。有利于同道们在同一标准下对动机进行分类、讨 论、研究,促进了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 ·$27· ·法律精神医学· 二、内在犯罪动机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复杂性 犯罪动机是驱使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的内

4、在动   力。但是内在的犯罪动机与外在的危害行为之间的   关系十分复杂。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外在的行为与   内部的动机之间的关系存在有:一一对应、一对多、   多对一、多对多以及不对应等多种关系。相同的动机   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例如。受挫折后愤怒的发泄   动机,有人针对对方,有人针对无生命的个体,有人   借助于言语。有人借助于拳脚、器械或强烈的运动,   等等。依既往社会化所形成的观念与习惯、当时的情   境、双方的互动、备选行为、动机冲突与变化等,最后   形成行为。而相同的危害行为因人因案而也可能有   不同的内部动机。如利欲、报复、嫉妒等犯罪

5、动机都   可以体现在盗窃这一种行为上。报复、虐待、性欲、占   有/征服、补偿、好奇等犯罪动机都可以体现在强奸   行为上。犯罪动机体现了实施危害行为者主观方面 的个性和特殊性。   此外。行为动机往往是一个动机组合体系,有主   要动机和次要动机。有促使行为发生的动机与抑制   行为发生的动机。这些动机共同作用,促使个体去实   施某种危害行为。同时,在事前、事中、事后,行为人   动机的种类、相对强度、有无等是变化的。而实际工   作中。鉴定人要探查的是主要动机,对次要动机、动 机的冲突与变化等往往忽略了。   犯罪动机虽然很重要,但不是危害行为的全部内

6、  部因素,也不是判断责任能力惟一的内部因素。影响   行为的其他内部因素还有情绪、需要、本能、习惯等。   比如.被鉴定人存在被害妄想时,导致其有强烈的情   绪——恐惧感、紧迫感,从而进行“自卫”、“报复”或先   下手为强。如情绪的强度很弱,或患者表现得无所谓,   则危害他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小,甚至不发生。   有时,在强烈的情绪支配下,即使没有动机,也会有 危害行为的发生,如激情犯罪、乡愁犯罪等。 三、犯罪动机的判断   [作者简介]宋建成(1972一),男,汉族,心理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   Tel:+86—10-

7、62715511—6290;E—mail:sf6jd126.COrn。 ·$28·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内容更加抽象的、埋藏得很   深的心理现象。这种动机的内隐性,给动机的判断带   来很大困难。实际工作中,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 犯罪动机进行判断。   (1)犯罪嫌疑人直接的言语表达,“我的动机是   ⋯⋯”他们对自己的犯罪动机十分清晰,易于得到。   (2)犯罪嫌疑人间接的言语表达,从其犯罪原   因、犯罪诱因、犯罪目的、犯罪意图以及一些相关的   想法等来判断。尽管这些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区别,[41   然实践中。被鉴定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或者在其陈  

8、 述时,这些概念之间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