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16434
大小:32.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11
《积极整合统战资源服务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整合统战资源服务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深化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新三最”的战略目标,需要包括统战成员在内的全体XX人民的共同参与。统一战线汇集了不同党派、民族、团体、阶层和海内外各方面的力量,能够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和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我们推进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奋斗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一、XX统一战线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成功经验 近几年来,XX市统一战线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狠抓落实,为建立城
2、乡同发展共繁荣的体制机制,不断探索统一战线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是发挥民主党派重要作用,推动参政议政与科学决策的紧密对接。如:民革市委提出的“全域XX”的发展理念,受到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对统筹城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是引导民营企业的参与意识,发挥民营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如: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工业园区建设,主动参与承担“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民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形成了“民企联村”新模式,在土地整理、土地流转经营、农
3、业产业化等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引导民营企业发挥优势,组织“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为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和失地农民、灾区群众提供20余万个就业岗位。 三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创新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如:各民主党派加强与区县政府的合作,创建了“盟邛合作”、“建都合作”、“民双合作”、“九彭合作”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四是引导港澳台侨积极投身试验区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努力加强与港澳台侨及海外驻蓉商会的联系和沟通,为国外企业与我市民营企业寻找合作机会,搭建了对外贸易和开拓国内市
4、场的平台。 五是整合统战资源,服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为实现“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发挥了独特作用。 二、XX统一战线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与考验 从机遇来看,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全面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综合配套改革,为我市统一战线积极参与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构建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巩固完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和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考验来看,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各项改革举措
5、的纵深推进,势必增加试验区建设的艰巨性,势必增加各种深层次问题和意想不到的矛盾阻力,从而对统一战线抢抓机遇、自觉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统一战线进一步凝聚合力,适应变化,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战略决策上来;需要统一战线进一步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畅通利益诉求和政治表达功能,完善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相互支持的机制;需要统一战线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政策选择建言献策;需要统一战线进一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团结新的社会阶层
6、人士,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和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三、建立统一战线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机制 建立协调合作、高效有序的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共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要建立协调统一的跨系统、跨领域的资源整合机制,积极搭建政府与社会间的桥梁,有效整合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在规划、项目、资金、信息等资源优势和业务对接,形成纵横互动的工作格局。要加强统战系统自身资源的整合力度,协调各级统战部门、民主党派、工商联、驻蓉机构、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确立全市统战系统一盘棋的格局,从而更加有序有效地服务中心
7、工作。要加快引进一批我市急需和紧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蓉创新创业,按照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要求,特别是依托产业和项目引进,完善政策配套、跟踪服务和评价激励机制,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 建立政策实施反馈纠错和预警机制,有效防止政策执行的低效惰性等现象。要建立政策实施反馈机制,通过统战系统“跟单”程序,把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实施情况,及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并对重大问题发出预警。要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提升政策执行的透明度。要发挥统战系统各类监督员、特约员的
8、重要作用,为他们搭建工作平台,有效防止政策执行的低效、惰性等现象。 健全校地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科研院所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要促进高校调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将可行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转化为党政决策,通过媒体宣传转化为社会共识,通过提炼升华转化为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要注重把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其后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实现校地合作双赢。要注重把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