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剧本《如此上课》

相声剧本《如此上课》

ID:7313345

大小:33.2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11

相声剧本《如此上课》_第1页
相声剧本《如此上课》_第2页
相声剧本《如此上课》_第3页
相声剧本《如此上课》_第4页
相声剧本《如此上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声剧本《如此上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相声剧本《如此上课》  甲:今天我给大家说段相声,首先我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是W中学的教师。 乙:这位原先是知识的园丁。 甲:当教师非常辛苦。 乙:对。   甲:你没听人说吗——园丁、园丁,白天黑夜瞎折腾。 乙:这个说法可不对,怎么能说是瞎折腾呢?   甲:这句话虽然不好听,但是善意的,意思是说,当教师的非常辛苦,白天上课,晚上备课,给学生看作业,没黑没白的辛勤工作。   乙:对。所以教师深受广大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甲:不过现在的教师越来越不好当, 课越来越不好上。 乙:这我不明白什么意思?   甲:你说当老师的容易

2、吗?老师教什么你就学什么得了,可有的个别学生专挑毛病,弄得你那课没法上。 乙:嗬,有这种学生吗?   甲:有。你就说我最后教的这拨学生,有几个学生非常难呛,你怎么教,他偏不怎么学,专和老师顶嘴。 乙:是嘛?那可不好。   甲:你就说那个棉花的苗吧,你教他念苗花的苗,个别学生提意见。 乙:老师,那个字念棉花的棉,不念苗。   甲:呆着!多嘴,你别觉着你爸爸是支部书记! 乙:这跟我爸爸是支部书记没关系。   甲:怎么没关系?你这不是仗势欺人吗?怎么这么多人没人提意见,就你提意见? 乙:老师,你别生气。   甲:老师怎么教你你

3、就怎么学,咱凭时不都说苗花吗?咱们祖祖辈辈都这么说,咱随便改行吗? 乙:那是当地土语,不对。 甲:怎么不对?   乙:我听说冬天有穿棉衣、棉袄、棉裤的,没听说过有穿苗衣、苗袄、苗裤的。 甲:你这是故意捣乱,找茬犟嘴。   乙:老师我不是捣乱,也不是犟嘴,我想请教一个问题。   甲:什么问题?对,有难题就问,这才算是好学生。   乙:请问老师黑夜睡觉时,盖棉被还是盖苗被?   甲:你这人死心眼,轴子。我还说等你长大了,给你推荐一个好工作。 乙:请打住,那个字念荐,不念存,推荐。   甲:你这是吹毛求疵,象你这样的学生八辈五

4、也考不上大学。 乙:跟着你这样的老师我九辈五也考不上。 甲:你还敢犟嘴? 乙:不敢!   甲:做为学生就应该在学习上争强上劲,衣着朴素,你看你穿的...... 乙:我穿得怎么啦?   甲:你让大家看看,虽然穿的不算奇装异服,但是也绚丽多彩。 乙:老师,那是绚丽多彩,不是询丽多彩。   甲:不管是绚还是询,反正你穿的比别人花哨。 乙:你说这是什么词呀。 甲:你没有文化,就不能随便咬文嚼字。 乙:谁没文化呀?   甲:你有文化怎么新华书店不卖你的著作呀?你看你长的这个样?头是头脚是脚的! 乙:我头不是头脚不是脚,那还算人吗?

5、 甲:反正你跟正常人不一样。 乙:怎么不一样? 甲:别人不敢犟嘴,就你敢犟嘴。 乙:啊!行,我有神经病行了吧? 甲:你看自己都承认了。 乙:谁承认了?   甲:学习就得不怕苦,要拿出两鱼一个山的劲头来。 乙:我听不明白什么意思?   甲:你这是死榆木脑袋——笨死。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 乙:老师,那是愚公移山。 甲:犟嘴,还是两鱼一山呐? 乙: 甲:老师知道你对这个词非常陌生。 乙:那念陌生。   甲:多嘴,就你能?做为学生就应该刻苦钻研,认真学习,不以跬步,无以志千里。   乙:老师,那个字念跬,不念龟,是荀子劝学篇上的

6、一句话,意思是学习就象走路一样,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跬——当半步讲。   甲:我也是这个意思,我也没说走一大步,龟步吗,就是一点一点的。老师的课要注重理解,不要死记硬背,要灵活掌握,认真领会。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路和方法懂吗? 乙:那你也得把字念对了呀!   甲:你们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就象八九点钟的太阳再再升起...... 乙:老师,那念冉冉升起,不念再。   甲:又是你顶嘴,我没告诉你要注意理解吗?那太阳如果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升起行吗?以后上课随便说话罚款二十。 乙:好嘛,教室里成执法站了。   甲:你不服气是不

7、?上课堂外头站着去,罚站两节课,如果以后你迟到一次罚站四节,顶嘴停课半月,在喇叭里广播半个月,看你老实不老实。 乙:老实。   甲:哎,这就对了。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以后就得从严治校,对每个学生都应该严格要求,尊师重教。 乙:也没这么要求的。 甲:你们是祖国的花朵。 乙:是花朵也得让你给浇死。   甲:所以你们要扎扎实实的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要把我们的绵秀河山建设的更加美丽。 乙:老师,那是锦绣河山,不是绵秀河山。   甲:你懂什么?你知道这两个字是谁造出来的吗? 乙:不知道。   甲:这是清朝

8、孔父子爷俩和荀的儿子,荀子商量着造出来的,绵和锦都是清朝有名气的人物,他俩是连襟,所以半边字一样,半边不一样。 乙:没听说过。 甲:你不精通历史,所以你不懂。 乙:谁不懂?   甲:我这班里有你这种学生这课没法上,你是死不悔改,不可救药,死钻牛犄角。你没听说过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乙:你也没领进门去呀,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