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解莹 刘明喆 黄岁樑)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解莹 刘明喆 黄岁樑)

ID:7307803

大小:32.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11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解莹 刘明喆 黄岁樑)_第1页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解莹 刘明喆 黄岁樑)_第2页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解莹 刘明喆 黄岁樑)_第3页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解莹 刘明喆 黄岁樑)_第4页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解莹 刘明喆 黄岁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解莹 刘明喆 黄岁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解莹刘明喆黄岁樑)  摘要:从水生态、水环境出发,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地研究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等内容,建立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得的资料,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基础指标的量化计算,证明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大力发展节水型社会和经济、合理使用水资源、进行流域外调水、海水淡化才能摆脱缺水困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海河流域;研究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28(XX)05-0001-04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自然资源承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短缺地区能否支撑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瓶颈”指标。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水资源承载力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当前水资源科学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由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已成为各级领导部门和学术界人士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是制定一个地区

3、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规划和水资源供求规划的基础,它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生产设备与工艺、人口规模、城乡人口结构、城镇布局与发展规模、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居民生活方式都会产生巨大的或决定性影响。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恶化等条件限制下如何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水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其承载能力属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范畴,但由于水资源的特殊性,如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生物物种和旅游等多种资源的载体,其承载能力也应有其特殊性。与其他资源承载能力一样,水资源承载能力一

4、词也广泛应用于研究缺水地区的工业、农业和城市及整个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供需平衡。   很多研究者根据各自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解给出了不同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或侧重点不同,或所用的指标不同,分析这些定义,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水资源开发容量论或水资源开发规模论,另一种观点是水资源支撑持续发展能力论。相比较而言后者的观点更符合当前水资源日益短缺、制约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形势,更具有现实与长远意义。考虑到水资源最终承载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模,即人口及其生活质量,因此采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为: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

5、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在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的条件下,某地区的水资源持续支持人类社会发展规模的最大支撑能力与限度。 2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2.1方法选取   综合指标法是一种采用统计方法,选择单项和多项指标,反映区域水资源现状和阈值的简捷方法。这是目前国内研究流域范围内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优点在于反映流域承载能力比较直观、计算简便,难点在于综合指标的选取以及给予的权重都会受研究人员主观认识的影响。其次,它的判别依据是一个基于统计归纳的经验数据,往往还需要参考别人在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似地区的研究结论。因此,通过综合指标法的分析研究,宏观上可以反

6、映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状况,同时也可以反映流域内不同分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差异,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但是,在研究精度和深度上要想得到更准确的分析评判,还需要采取其他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2.2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2.2.1主要因素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因此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及方式。区域水资源的数量包括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质量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淡水、微咸水、咸水的数量及区域分布、水体污染状况及可利用程度等,两者都是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的开

7、发指水利工程状况、区域供水量和供水组成等,水资源开发现状不仅体现水资源承载现状,而且还表明水资源承载潜力的大小。水资源的利用是水资源承载客体利用水平的综合体现,它也是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区域用水量、用水组成以及用水效率等。   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承载能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技术进步对提高工农业生产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进而对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必须对现状与未来的生产力水平进行预测。   社会消费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