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03396
大小:39.3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2-11
《浅析海派书法的形成与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海派书法的形成与现状一.海派书法的崛起 上海在鸦片战争后开埠,而后在成为经济大都市的同时,也成了东南文化艺术的中心。与京派书法的雄强、豪放对举,江南这些书法家写字集合苏浙等南方书法的风格,兼与西方文化相迎合,渐渐形成了海派书法。“海派”作为一种特指的文化现象,既不是地域性名称,也非任何风格流派所能涵容。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化在上海形成的特殊符号。所谓海派书法,其实从根本上说,则是指融合我国帖学书法和碑学书法两大创作手法和表现特征的一支艺术流派。亦柔亦刚既谐且庄的海派书法,实际上是帖学书法和碑学书法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产物。这种融合,在海派书法里最为明显,融合得最
2、为熨帖。但各大家个性又十分突出,可谓各领风骚。 浅析海派书法的形成与现状一.海派书法的崛起 上海在鸦片战争后开埠,而后在成为经济大都市的同时,也成了东南文化艺术的中心。与京派书法的雄强、豪放对举,江南这些书法家写字集合苏浙等南方书法的风格,兼与西方文化相迎合,渐渐形成了海派书法。“海派”作为一种特指的文化现象,既不是地域性名称,也非任何风格流派所能涵容。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化在上海形成的特殊符号。所谓海派书法,其实从根本上说,则是指融合我国帖学书法和碑学书法两大创作手法和表现特征的一支艺术流派。亦柔亦刚既谐且庄的海派书法,实际上是帖学书法和碑学书法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3、的产物。这种融合,在海派书法里最为明显,融合得最为熨帖。但各大家个性又十分突出,可谓各领风骚。 海派书法分前海派与后海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分野。前海派的书家身份较单一,卖字是其谋生的手段。“海派”之始创,当属绍兴人赵之谦。继后有吴昌硕、虚谷等。后海派的书画家受政府重视,而创作上也被要求贴近生活、表现生活,书画作品在内容上以歌咏新社会新人物为时代风尚,作品风格自然发生变化。代表书家除马公愚、沈尹默、潘学固等外,画家、篆刻家中擅书者还有吴湖帆、丰子恺、陆俨少、谢稚柳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和文化上的领先地位,海派书家在全国产生影响力,曾有“在上海出名了就在全国出
4、名了”一说,海派书法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二.现代海派书法的发展和演变 近现代崛起于沪上的“海派”书法阵营,曾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多元并存的艺术格局、追求卓越的划时代手笔,涌现出大批引领风范的书法大家,留下了许多震古烁今的翰墨名作,构成了近现代中国艺术宝藏中的一大遗珍。 当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沪上旧岁的复杂性、东西方文明的两重性与上海社会现代转型的悖论性,又使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带上了不可忽略的弱点。在这种城市演变和文化生态中,海派书法应运而生、集群而行、曲折伸展、引人瞩目。其中不乏书法大家、传世之作、法书宏论和文化传承。自赵之谦椽笔兴起,经吴昌
5、硕领袖艺林、沈尹默主盟书坛,及至十年浩劫后,王蘧常、谢稚柳等老一辈书家复出;可从他们的主要活动时间和对书坛的影响看,海派书法阵营的书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代表人物有赵之谦、张祖翼、吴昌硕、沈曾植、汪洵、曾熙、李瑞清等,中期有沈尹默、李叔同、潘伯鹰、黄宾虹、吴湖帆、张大千、马公愚、来楚生、白蕉、拱德邻、邓散木等;后期有王蘧常、陆俨少、王个簃、唐云、陈巨来、谢稚柳、方去疾等。这个阵营中的书家或以书法为主,或书画双绝,抑或书画印三者俱精,乃复更有旁通国学、诗词、音韵、考释、鉴赏、西方美术者。可谓异人辐辏、巨匠如林,成就之高、影响之深远,堪称数百年来之仅见。 海派书法群星
6、璀璨。“吴昌硕以远涉三代秦汉的独特视角和立场构筑着自我的书学话语”,用笔遒劲,气息深厚,与上古周秦钟鼎瓦甓结缘,从此铸成了傲兀奇崛、古朴隽永的金石气格。沈曾植的书法践行无碑帖隔阂,“以碑版之古拙写帖,以阁帖之流转写碑,随采随釀,化而出之,无所不学,无所不可。”他以帖之柔转写碑之苍茫,以碑之方峻写帖之圆逸,其书风为由博返约,跌宕沉雄,妙处在丽,“生”趣盎然。李叔同的书法可谓前期雄而健,中期秀而雅,晚年澹而清。总体而言,不卑不亢,和颜悦色,疏处不嫌其疏, 密处不嫌其密,“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 沈尹默从初唐诸家入手,毕生精研楷法,“结体精美,笔力健旺,中规入矩
7、,秾纤流美”,撰写了《笔法论》、《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法书管窥》等一系列著述,揭示了笔法规律,创立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科学笔法理论。他认为:“用笔之要,首在提按。提按得宜,性情乃见。所成点画,自有意致。”“提按二者,可分而不可分;随按随提,亦按亦提;若离纸,若不离纸;处处有按提,即处处得转换;能随意转换,笔毫自不扭戾,而锋斯中矣。”“非指腕一致,全臂以之,未易济成此美也”。这些笔法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千百万人的书法实践。王蘧常反复临习过章草诸帖以及西北出土的许多章草竹木简,乃至周鼎商彝,博采众长,自出新意,熔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