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267123
大小:33.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9
《查办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难点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查办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难点和对策近年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XX市,随着国有企业转制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在转制过程中,违反出售程序,实行所谓“内部转制”,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造成了国有企业资产的严重流失,因此,查处国有资产流失案件也成为这一时期我们办案工作的重点。在我们查处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中,通常是发生在国有企业转制上,往往时间跨度长,人员牵涉多,资产数额大,违法违纪和涉嫌犯罪都交织在一起。在办案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和执法机关常常联合办案,审计评估等工作也需要社会中介机构介入,最后处理时不仅涉及到有关责任人,而且还涉及企业的资产,因此,是我们查办案件
2、中难度极大的一类案件。那么,在查办国有资产流失案件中存在着那些难点呢?难点一:侵吞国有企业资产的被查对象负隅顽抗我们调查这类案件时,都是企业实行“内部转制”时,原国营企业的负责人往往作为收购企业资产的代表,他们熟悉企业家底,为了攫取最大利益,利用职权之便,或勾结拉拢上级领导,或欺骗蒙蔽上级主管部门,进而采取隐匿资产、转移资产、以及虚列负债、少评低评资产等涉嫌犯罪的手段,侵吞了大量国有企业资产。因此,在查处的过程中,他们是不会认罪伏法的,总是费尽心机开脱自己,推卸责任,混淆矛盾,掩盖本人的犯罪动机和行为,否定本人违法犯罪的事实,企图蒙混过关。因为他们深知,一旦被查实,不仅失去了侵吞
3、后囤积的大量国有资产,而且还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在调查他们的问题时,没有一个人不负隅顽抗的。这几年中,我们先后查处了4起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都是原国营企业的负责人在收购国有企业资产的过程中,因侵吞资产而涉嫌犯罪被查处的。他们在被“两规”、刑拘乃至于逮捕后,仍继续为自己开脱,甚至案件到了审判阶段,还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没有一个是老老实实低头认罪的。难点二:企业转制时的知情人难于取证在调查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中,企业转制时一些知情人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调查的成效。但从我们办案实践看,调查取证难度很大。因为这些知情人,并非企业的一般职工,他们往往是企业领导班子的成员,或是在财
4、务销售等要害部门担任中层干部的主管人员,他们熟悉企业的资产情况,从不同层面了解和掌握作为企业主要收购人的一些违纪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活动,但由于在企业转制时,他们个人的利益都同企业主要购买者的利益捆在了一起,在正常情况下在转制后的企业中也有自己的股份,因此在找他们核实问题时,除了个别人与企业主要收购者反目并离开企业外,绝大多数不配合,不愿或不能说清自己了解或掌握的实质性问题,给调查取证带来了很大的难处。难点三:企业转制时财务资料缺失在我们调查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中,常常涉及到企业转制时的财务资料,尽管被查对象在收购企业资产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段,掩盖自己侵吞国有资产的各方
5、面问题。但作为企业的财务资料,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全面的记录了企业的资产形成和增减变化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绩效。作为收购企业资产的责任者,深知转制企业的财务资料十分重要,为了能够在转制后处理掉这些财务资料,他们总是绞尽脑汁,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难点四:企业转制时资产底数不清在查办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中,对被收购的企业资产真实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关系到最后国有资产存量以及流失的认定和处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正因为如此,一些原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在收购企业资产时,为了牟取最大的利益,往往采取弄虚作假等各种手段,掩盖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因此本来并不复杂的企业转制时的资产底数,就并不是财务
6、资料中反映的那么简单了。如隐匿的企业资产已形成账外资产,财务账上根本没有体现,虚列负债也很难一下子查清,首先要对所有应付款项一一查核,查出的疑点问题还需要到负债单位确认,低评少评资产则需要评估部门按实际情况重新评估。因此,调查这类案件时,摸清企业资产底数十分复杂,往往耗时费力。例如我们查处的本溪市一家国营企业在转制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当时企业经审计评估账面净资产仅存为-169万元,但经我们深入调查后发现,企业在转制时的净资产高达5000余万元,其中政府无偿划拨土地价值1700万元,被查对象隐匿资产750余万元,虚列负债800余万元,低评少评资产1100余万元,将政府补贴收
7、入冲减开发成本直接减少净资产900万元。难点五: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人是否犯罪难于认定在我们调查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中,由于案情复杂,牵涉到方方面面,认定造成资产流失的责任人涉嫌犯罪,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如企业的资产出售是经过上级主管单位部门批准的,一般又经过审计评估机构的参与,而造成企业资产流失的责任人又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涉嫌犯罪和违法违纪的问题都交织在一起,加之现行法律和法规的局限性,因此认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人是否构成犯罪,往往成为办案的焦点问题。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