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ID:7261938

大小:36.3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2-09

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_第1页
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_第2页
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_第3页
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_第4页
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在“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经验,进一步理清思路,明晰方向,确立总体发展战略和阶段发展目标,推进“数字黄河”工程有序、有效、快速发展。   根据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考虑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平,确立“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设基础设施和六大应用系统   2001年7月,黄委党组坚持现代化方向,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出建设“数字黄河”工程,经

2、过八年的研究和开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是按照“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思路,提出了“数字黄河”三层体系构架,即第一层以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第二层以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数据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服务平台;第三层以防汛减灾、水量调度、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为主要内容的应用系统。2002年编制完成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2003年4月得到水利部批复。   二是在《“数字黄河”工程规划》的指导下,整合了已有信息系统,重点开展了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框架基本建成。   基础设施方面

3、,进行了水文测验现代化升级,完善了数据观测采集体系;结合公网和专网完善了黄河通信网络,建成了计算机骨干网和广域网,建成了覆盖地域广泛的视频异地会商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软硬件环境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了“数字黄河”的信息高速公路,有效支持了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应用系统方面,开展了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建设管理、电子政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建设。如今,“数字黄河”工程已广泛应用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主要业务领域,为保障黄河防洪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

4、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运用“数字黄河”的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系统,成功实施了黄河水资源精细调度管理,确保了黄河不断流,多次成功向天津、XX、白洋淀等城市和地区调水,为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数字黄河”的防汛减灾系统,模拟制订调水调沙调度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滚动优化调整,为成功实施9次调水调沙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研究制定了“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编制了具有黄河特点的60余项“数字黄河”工程标准和办法,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数据管理和地理空间信息、建设管理

5、等,为实现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序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了保障。   “数字黄河”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大规模数字流域有关规划、建设、管理、应用等方面的系统化思想,创建了黄河特色的数字流域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数字黄河”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平台。正因为如此,“数字黄河”工程获得XX年度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其重要应用系统“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获得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虽然“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应

6、用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综合会商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目前,国家已批复实施《黄河下游近期防洪非工程措施初步设计报告》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数字黄河”工程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借此机会,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数字黄河”工程的基础设施和防汛减灾、水量调度、水资源保护等应用系统,继续建设应用服务平台,力争在XX年基本实现“数字黄河”工程“第一步”发展目标。   第二步:建设以六大数学模型为主体的数学模拟系统   为了提高“数字黄河”工程的决策支持能力,在XX年“数字黄河”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将数学模型研

7、发作为“数字黄河”工程的核心,明确了建设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水库联合调度、河道水沙演进、河口演变、冰凌预报、污染物输移扩散等六大模型为代表的黄河数学模拟系统。为了保障数学模拟系统的持续研发和应用集成,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定了“首席专家+团队”的研发机制,编制了《“数字黄河”工程数学模拟系统建设规划》。   三年来,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各数模研发团队刻苦攻关,六大数学模型研发和应用取得新的进展。正式启动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研发,搭建了模型系统的研发框架,初步研发了相关数学模型。进一步完善了XX、小浪底、陆浑、故县四

8、库水沙联合调度模型,有力支持了黄河防汛预案的编制和调水调沙期间的水库联合调度。基本完成了基于GIS的黄河下游二维非恒定流水沙模型,为下游河道洪水演进、河道冲淤分布、防洪减灾风险分析、调水调沙方案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黄河口模型、冰凌预报模型、水污染物输移扩散等模型研发,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