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谨防职业倦怠危害思考

教育论文:谨防职业倦怠危害思考

ID:7258639

大小:38.1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2-09

教育论文:谨防职业倦怠危害思考_第1页
教育论文:谨防职业倦怠危害思考_第2页
教育论文:谨防职业倦怠危害思考_第3页
教育论文:谨防职业倦怠危害思考_第4页
教育论文:谨防职业倦怠危害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谨防职业倦怠危害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论文:谨防职业倦怠危害思考  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人的关怀,尤其是对个体的关注,对生命的关爱,已提升到非常重要的高度。人性至上,以人为本,人文治国,和谐发展。   在这样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关注到:长期工作在基层岗位上的一些群体,特别是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行业和脑体结合频度高的职业,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节奏快,工作行为被社会关注度高,且期望值高,但工作的回报较少,认可度较小,成就感较低。在这种状态下,一些人逐渐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对职业状态充满了厌倦情绪,缺少激情,心智枯竭,麻木懈怠,身心疲惫,工作绩效明

2、显降低,追求失去目标,生活没有幸福感。我们把这种不良情绪叫做职业倦怠。 一、职业倦怠的成因、表现与危害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70年代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   作为心理问题研究的课题,西方国家涉入的比较早,近年来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谨防职业倦怠,守护心灵家园,唤起工作激情,培养从业精神。这是人的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职业倦怠的成因事实上前面已经简单的提及,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动力,在心理学上

3、称之为动机,动机具有激发、调节、维持行为的功能,动机的产生和人的需要、兴趣、偏好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动机消失时,被它推动的行为就会终止。“我不想干了,我就不干”,大部分时候又不得不干,“我就懈怠。”因此,当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缺少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抵触情绪,身心陷入疲惫状态,工作热情丧失,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就会发生心理危机,面临职业倦怠。可以肯定的说,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一瞬间,陷入灾难的人们,一切倦怠都会荡然无存。因为人的动因发生质的变化,从平时职业状态,突然转变为危机的生存状态,渴望生存,拯救生

4、命,生死时速,分秒必争,是人们在这个非常时期的第一要务。求生的本能,和拯救他人生命的良知,驱使着人们在废墟上夜以继日的努力拼搏,此时,不会也绝不可能倦怠。因此,职业倦怠,也是和平时期的产物,在安逸的环境中产生的“富贵病”。 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情感衰竭。没有职业热情,没有工作活力,没有生活情趣,心烦意乱,心力憔悴,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有个人文化衫的前面印了三个字“别理我”,后面印了三个字“烦着呢”,这个人正“倦怠”着呢!情感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且有着最明显的症状表现,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5、,缺乏耐心,没有爱心,易发怒,易沮丧,常有的口头禅是“郁闷”、“烦人”。   第二,去人格化。这听起来很严重,事实上是一种心理上的逃避现象,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心胸狭窄,敌视他人,行为怪僻,怀疑一切,对工作敷衍了事,对个人发展没有追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常有的口头禅是:“管我什么事”,“离我远一点”。   第三,低个人成就感。没有信心,消极的评价自己,自我怀疑,自尊心过低,并伴有工作能力的体验和成就感的体验的水平下降,对各类考核、评比、竞赛消极应对,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

6、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浪费时间,耗费生命,常有的口头禅是:“摊到我的没好事”,“干死了都是这样”。   职业倦怠带来的种种危害,往往是人们忽视的,在人们忽视的状态下,危害更大。其危害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对自身个体的,也有对社会集体的。而且职业倦怠的消极、负面、不良的情绪具有传递性、传染性和蔓延性,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影响着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机体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精神衰弱、记忆力衰退、免疫力下降。严重的职业倦怠,可导致心理疾病,很容易使人患上忧郁症,严重的人格缺失,还可能危及社会,造成犯罪。

7、据**电视台报道:**长丰的一所小学发生了一桩令人发指的血案,一名女教师在学校的宿舍里残忍的杀害了三名小学生,然后自己割腕自杀。案由是,该教师不久前被教育局从另一所较好的学校调到该校,以充实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而该教师为此闷闷不乐,心理抵触,产生倦怠情绪,短短的一个月转化成严重的忧郁症,心理变态,攻击社会,从而犯下滔天大罪,毁灭了三个家庭,也毁灭了自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的情绪的传染是很奇妙的,其感染的速度比流行性感冒还快,它既不是空气对流传染,也不是接触传染,而往往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的心理意会,就达到传递的效

8、果。有的人就很注意这一点,比如:一对小夫妻在新婚的门前贴着一个纸条,上面写到:“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请带回快乐。”可想而知,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会充盈着整个家庭的空间。   “踢猫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情绪传递的特征。某公司的一位老总,在公路上超速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