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协关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协关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 生态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市“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xx”的必然选择。不仅如此,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xx市在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始终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生产原则,积极推进农业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开发、区域循环式发展,建立起“畜-沼-菜”、“畜-沼-果”、“畜-沼-茶”“稻鸭共育”“废料循环利用”等生态
2、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随着这些循环农业在全市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畜牧、茶叶、蔬菜、魔芋、林果、渔业等产业迅猛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达283个,其中循环农业园区已达到143个。
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资金是循环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血液”,尤其是在循环农业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发展循环农业最基本的要求。我市循环农业的施行者和受益者都是资金缺乏、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农户个体,不仅投资基础薄弱,也难以满足中长期循环农业发展对大量资金源源不断的需求。从全市的情况来看,即使是“先走了一
3、步”的现代农业园区,由于自身积累不足、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均难以对循环农业发展给予强力的资金支持,从而制约了循环农业的发展进程。
生产规模过小。我市现代农业园区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分散化小规模生产仍占大多数。小规模生产对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所能带来的微薄经济效益不敏感,从而制约了循环农业的推广发展。
技术研发推广滞后。循环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可以说,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发展的硬支撑。而且,循环链越长,所需要的技术就越多、越广、越复杂、越精细。但
4、是涉及的技术越多,分管的部门也越多,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导致循环系统的链接环节技术相对薄弱。从我市的发展现状来看,循环农业发展中不仅急需的技术无法全部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够。
从业主体素质有待提高。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农业,需要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来指导农业生态循环建设和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来从事农业生产。遗憾的是,我市的从业主体素质还不能满足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需求。文化程度低、接受技术培训少和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从业者,很可能会“拖循环农业发展的后腿”。
三、建议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制度创
5、新,制定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支撑,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完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取社会资本投入,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推进经营体制创新,提高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模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逐步把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集中,用土地流转催生规模经营。二是因地制宜地探索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联基地、联大户并辐射带动散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现农企互动、优势互补、产销对接,整体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6、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提升农产品品位。充分发挥xx生态环境优势,在水质状况、空气质量十分优越,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组织认证“三品一标”,创建生态绿色品牌,以提升产品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生态循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如种养大户的素质培训、技能培训等,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对有意愿转型为职业农民的返乡就业者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得以高效持续
7、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