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255619
大小:40.3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2-09
《推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探讨(刘明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探讨(刘明慧)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日益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瓶颈制约。节能减排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分析我国推进节能减排的现实压力入手,研究了环境保护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深入探讨了目前有关环保的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此提出了全面推进和完善节能减排财税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关键词:节能减排,财政投资,税费制度,政策体系 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其着力点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
2、污染坏境的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从公共财政理论来看,节能减排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要内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表明,财税政策对环境资源影响极大。通过财政投入结构的合理安排和调整,以及税费政策的完善,能够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推进节能减排的现实压力 我国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起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为代价的,资源依存度不断上升,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其
3、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资源耗费型、环境损害型的状态,以至于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出现,并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同时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还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经济活动总体上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模式,还没有从整体上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体系。这种经济增长的背后潜伏着对资源和资金的巨大消耗,即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
4、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 “十五”期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相当一部分行业仍然以资源消耗型、低技术含量、外延型、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要特征。从产业结构来看,重化工业占有较高的比重,而重化工业中,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行业显然较多。自2002年末开始,高能耗、高物耗的火电、钢铁、建材、有色、造纸等行业出现过热发展的态势,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5%以上。另外,近几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投向产能过剩、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进程。 能源资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能源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资源结构以煤为主,开发强
5、度不均衡,优化结构的困难较大。XX年能源生产构成中,原煤占76.6%,原油占11.3%,天然气占3.9%,水电、核电、风电占8.2%;XX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9.4%,石油占20.0%,天然气占3.4%,水电、核电、风电占7.2%.这表明,煤炭资源开发、生产和消费的强度偏高,不利于能源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资源消耗增长速度过快 我国第二产业中高耗能的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以依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高投入增长方式,加速带动了资源的消耗。表1显示,近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都大于1,说明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收
6、速度。据《20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XX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3.6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3.87%,与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环境污染严重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根据我国环保总局、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XX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263.4万吨,比XX年同期下降0.88%,但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91.3万吨,比XX年同期增长0.2
7、4%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和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国,每年因大气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量已占到了当年全国GDP的3%-7%另外,水污染严重,目前我国70%工业用水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流。环境污染的代价不仅危及到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健康,还对工农业生产构成很大威胁,如酸雨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森林植被大面积死亡;腐蚀仪器设备,机器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 从城市环境污染状况看,全国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0%的重点城镇集中饮用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只有36%,导致地下水源受到进一步的污染。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也极端
8、严峻。仅就与人居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而言,与城市相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