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253823
大小:30.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09
《拓展民事审判思路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拓展民事审判思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XX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司法制度,保障公平正义”的明确要求。民事法律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当前司法现状的和谐民事法律制度,对于有效处理民事案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是一名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多年的基层法院法官,根据我的审判实践,现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以公平为前提,以正义为保障,将说服教育贯穿于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始终,用耐心、细心、爱心来感化当事人,使其明辨是非,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减少
2、不必要的诉累。 二、正确把握民事诉讼原则,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法律要求,既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又要做到合情合理执法,做到法、理、情三者相统一,做到人性化办案。 三、以诚信的办案原则对待当事人,处理案件应当是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做人之本,法官要言行一致,不偏不倚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做让当事人对案件的公正审判产生怀疑的行为。这样才能赢得诉讼当事人的尊重和认可,才能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为案件能够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诚信基础,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促成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谅解。 四、以尊重的态度善待当事人双方的诉讼代理人。对于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法官应主动与其建立健康诚信的关系,让
3、熟知法律的诉讼代理人去做其委托人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说服力,提高说服教育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利于案件的解决。 五、以稳、准、严的审判和执行工作作风信服当事人,审判工作做到“公正、效率”,执行工作做到四点:即执行程序抠准细致点,执行动作放快点,执行胆子大一点,执行方法和艺术得当点,必能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以有效维护,被执行人心服口服,从而有效地克服当前执行难的问题。 六、优先审理涉及工人、农民根本利益及弱势群体的案件,让“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实到审判实践中去。 七、从“讲政治”的高度妥善处理企业尤其是困难企业的案件,把注重社会效果摆在与法律效果同
4、等重要的位置。 八、与人民群众建立广泛的通讯联络网和扩大巡回开庭、就地办案的数量,尽可能方便群众,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以典型案例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法制观、荣辱观、是非观。 九、配合当地党委、政府、人大,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制的风尚,增强公民维护自身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意识,大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把法律真正交给人民群众,打牢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的法治思想基础。 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人大建立民
5、事矛盾预防机制,成立预防机制领导小组,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避免因小矛盾引起恶性案件的发生,从而有效地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总之,当一名合格的法官,理应做到:法律知识丰富,社会科学知识渊博,审判实践经验丰厚,能做到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角色、不同类型的当事人“对症把脉”,从而使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达成统一,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民事审判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实现和谐审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