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断篇

疾病诊断篇

ID:72143149

大小:1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2-09

疾病诊断篇_第1页
疾病诊断篇_第2页
疾病诊断篇_第3页
疾病诊断篇_第4页
疾病诊断篇_第5页
疾病诊断篇_第6页
资源描述:

《疾病诊断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疾病诊断篇一、引起畜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畜禽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衣原体。引起禽类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支原体、病毒。(一)细菌细菌得单细胞的微生物,直径或长度一般为几微米,细菌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只要温度、湿度、酸碱度及营养条件适宜,就可以大量地分裂繁殖,细菌在10-45°C温度下都可以繁殖,但37°C最为适宜。(二)支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结构简单可以独立生存。支原体没有真性细胞壁,只有极薄的胞浆膜,本可以保持固定形状。青霉素作用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支

2、原体无真性细胞壁,因而青霉素对支原体无效。(三)病毒病毒是很小的微生物,其直径为几十至一百多纳米,病毒不能独立新陈代谢,必须寄生在易感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正常地生存繁殖。病毒有耐冷的共性,温度越低,存活越久,但不耐热,如传染性支气管病毒,在零下20°C-零下25°C能存活七年以上,4°C只能存活142天,56°C时15-45分钟即死亡。二、禽畜传染病的传播过程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潜伏期和症状并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一)发病传染病的基本条件:病畜发生传染病,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鸡群,只要人为

3、地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避免发病。(二)发病过程:分为四个过程1、潜伏期(不表现临床症状):一般3-5天。2、前驱期(发病的征兆期):出现一般临床症状,一般为数小时至一天多。3、明显期(特征症状):一般为数天至两周。4、转归期:疾病发展到结局阶段或死亡或康复。三、疾病诊断方法对禽病的诊断,在规模化养殖中是指对禽群发病的诊断。群发病的诊断一般经过“看、查、剖”三个步骤。对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可作出诊断;对非典型病例和混和感染病例,则需作病源分离和细菌学检查(实验室诊断)才能做出诊断。临床一般对病禽作初步诊断,确诊须经实验

4、室诊断。禽病临床诊断要领如下:(一)、看:1、观察鸡群的行为:正常鸡眼睛明亮、进食快速、有力: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步态稳健;对异样声音,异样色泽鸡群反应灵敏等。精神萎靡,行动迟缓、无力,缩颈闭眼,反应迟钝,离群呆立,翅膀下垂,食欲差等均为不健康鸡。1、观察鸡群的外观:正常鸡毛色光泽、整洁;紧贴体表、脚趾曲伸灵活、光亮、鳞扯整齐;肛门周围清洁;鸡冠充实、鲜红、干净等。鸡有神经症状时:若发现鸡头后仰呈现观星姿势,或头颈向前伸直等,怀疑是否维生素缺乏;若鸡头发生颤抖,应怀疑维生素E或硒缺乏,或是否为传染性脑脊髓炎病,应结合流行病学、病理解

5、剖等进一步诊断;若头颈转圈或后退,特别是应激严重时症状加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