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190182
大小:31.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07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与发展新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与发展新趋势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等的技术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农业机械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公益性职能体系。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技术推
2、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没有积极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农业生产第一线,直接为农民服务,在农业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进入市场化、标准化、科技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更加依赖于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在社会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
3、广体系的发展新趋势 稳定公益不动摇,构建以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成果中大量的是非物化技术,这些工作必须由政府主办的国家农业推广机构来实施,而且在推广体系中必须以从事公益性的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其他如涉农企业、供销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只能作为一个补充。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应从农业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出发,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国家农技推广组织为主体,发展各类农办农技推广组织,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农业推广新体系。因此,在充分发挥政府推广机构主导作用的同时,各级党政机关
4、应积极营造环境,形成政府推广机构、专业协会、龙头企业、业主等多种推广组织并存的局面,实现农技推广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格局。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符合我国国情。 加强农技推广的法制建设,确保农业推广事业健康发展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是1993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条例》出台后,山西省及时出台了《山西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实施办法》、《山西省县农技推广中心建设规范和乡镇农技站建设规范》及许多相关法律法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农业生产形势的变
5、化,许多方面己不适应,这些法律法规应重新予以修订,以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权益,对拍卖、出租、侵占、平调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资产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要按现行政策规定,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兴办服务实体、开展有偿服务的收入,继续享受免征营业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和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农技推广机构摊派支出或强行提留。 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对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6、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合作社已很普遍,美国农场主80%以上都自愿参加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在加入WTO后,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尤其具有重要意义,要鼓励农技人员创立和参与其中,这也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民办推广服务组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要积极兴办各种民办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农户的推广组织;积极兴办全民、集体和私人所有协作集团+农户的推广组织,努力使各种民办推广组织发挥服务几十户、带动几百户、扩散几千户的作用,
7、逐步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向多元化、民营化方向发展。 调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在发挥农业教学,科研中心作用的同时,以技术辐射和信息服务为特征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产学研、科教推三结合良性循环,不断壮大发展。通过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农业推广工作机制、建立成果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加快技术转让,促进产业化、种子种苗自主开发和经营及创新农业推广的模式来积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创办各类农业科技示
8、范基地,充分发挥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发展和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体制,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走“以站办场,以场养站,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自然发展共生存”的路子。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发展中,一方面鼓励部分农技人员参与农业科技示范场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