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150086
大小:34.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5
《创建绿色校园 打造“绿色”文化(“绿色校园”建设规划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建绿色校园打造“绿色”文化(“绿色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学院《XX—XX年办学水平提升规划》和浙工商[XX]50号文件《关于成立校园建设委员会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积极推动学院校园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打造具有工商学院特色的绿色校园,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院良性持续发展。二、创建“绿色校园”的内涵、意义1、“绿色校园”的内涵“绿色校园
2、”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院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学、生活环境,打造具有“工商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校园实物景观,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
3、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通俗阐释,“绿色校园”就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富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学校。2、创建“绿色校园”的意义①有助于全院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
4、想的统一认识和全面理解,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及自然和谐理念。②有助于美化校园环境,给全院师生创造一种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里得到美的熏陶,以约束自身的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提高全院师生的综合素质。③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规范,提升校园环境的层次。④有助于通过师生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⑤有助于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3、“绿色校园”建设与其
5、他几个校园建设的关系创建“绿色校园”与创建“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关系。建设绿色校园要以建设人文校园、信用校园为先导,只有建设成一个有良好人文意识、有较强政治素养,一个人人诚实守信,个个知书达礼的良好校园氛围,才能更好地建设绿色校园,并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给予师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促进和引导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更加和谐地发展。三、“绿色校园”建设总体目标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情
6、景相融”,强调与周边环境协调,突出人文特点,凸现文化氛围,寓教育于环境布置中;在内容上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和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在规划上整体考虑,分步落实。在今后的校园建设中,将着重向布置、优化校园整体景观、景点;增加校园人文内涵标志;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绿色环保宣传;开展文明就餐活动,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机制,提高卫生安全意识;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各项节能、环保措施,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等方面推进。使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有人文
7、内涵,每一块顽石都富有灵性,从而达到“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的效果,在绿化达标方面争创国家及省市一级园林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为全院师生营造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逐步打造一个生态化的理想校园,一个富有工商学院文化特色的校园。四、“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1、整体发展原则学院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院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通过制定
8、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院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2、共同参与原则要求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