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fdi区位优势比较

中印两国fdi区位优势比较

ID:7066535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2-04

中印两国fdi区位优势比较_第1页
中印两国fdi区位优势比较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印两国fdi区位优势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印两国FDI区位优势比较1、中印基本国情(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水平和基础设施)对比。经济发展软环境。虽然在宏观经济总量及基础设施方面,印度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方面,二者却各有千秋。(1)法律体系比较。由于历史原因,印度直接继承了英国经济立法方面的主要内容,其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与欧美国家的法律体系兼容性更好;从法律体系方面来看,印度的投资软环境要优于中国。(2)引资政策对比。印度自独立后便选择了与其国情相一致的自立发展道路,自力更生是其发展政策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印度相比,中国引资政策更优惠、更宽松,引资步伐迈得更快

2、。中国改革开放的27年,也是积极利用外资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27年,利用外资早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3)当地技术创新能力对比。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受制于该国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东道国国内企业和技术机构的技术能力不仅是吸引研发活,且中印属于不同的等级,中国属于中能力等级,而印度属于低能力等级。从总体创新能力看,中国优于印度,但差距不是很大(见表7)。(4)人力资本对比。在高层次人才领域尤其是软件和IT研发方面,印度比中国具有人才优势。从劳动力成本方面来看,印度的工资水平目前低于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但这种优势也未

3、必能长期保持。综上所述,从投资环境看,中印两国各有千秋。在市场规模、出口便利性、政府优惠政策、成本结构、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形势方面,中国有优势;而在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管理人才、法律法规、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接近度和监管环境方面,印度有优势。但总体而言,中国的投资环境还是远远优于印度。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得出几点结论:(1)中国和印度利用FDI的前景良好,两国均已经决定让FDI在其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两国都具备大规模国内市场、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低工资成本和巨大发展潜力。相对印度而言,中国目前对FDI的吸引力仍占据优势,但这种优势绝对不是

4、压倒性的,印度政府也在积极努力,尤其在其弱项如基础设施领域正迅速增加投资。(2)在FDI方面,印度对于我国的威胁不但体现在数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中国需要将发展的重心从现有的优势领域——制造业转移到利润更丰厚、附加值更高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为此,我们未来的FDI政策导向应该是在积极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以政策推动提高FDI的利用质量,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及时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利用FDI推动和实现国家整体产业结构升级。(3)从长期看,中国在吸引跨国公司R&D方面所具有的明显优势、中国经济结构更为健康合

5、理的现实及中国政府对盲目吸收外资政策的矫正,使中国未来在高技术领域外资争夺中大有潜力,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最终会超过印度。(4)从投资环境看,中国在吸引外资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即硬件方面是优于印度,但在软件方面还有诸多薄弱之处,尤其是法制、公平竞争、减少腐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5)印度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以及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吸引力,将来会对我国制造业FDI造成冲击。(6)对于中国而言,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的不断赶超,除了带来必要的忧患意识和竞争心态以外,更多的应当是对中国经济定位的重新反思和改进。低成本地区和新兴市场总会不

6、断涌现,中国在吸引FDI方面必须进行转型:一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为吸引高端外资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巩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大技术含量的开发和提高,向中高端方向发展。 (四)跨国公司保持所有权优势的结果  中印两国在引进外资中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由跨国公司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 第一,在现代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之中,技术优势,特别是核心技术一直是跨国公司在海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所倚仗的主要优势,因此在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时,通常也格外重视对其所拥有的核心技术进行保护。在目前的投资过程

7、中,绝大多数的核心技术和高水平的研发活动均被安排在母国来进行,而在东道国进行的仅仅是以加工组装为主的次要活动,而且即便是对这些次要活动,跨国公司也会采取各种限制手段来防止其技术的“外溢”。据有关资料显示,波音公司的各种机型50%以上的机体零部件靠转包方式提供,供应商遍及27个国家和地区,但为了防止关键技术的外泄,波音公司对外转包的业务及其分散,每个参与的国家一般只负责极小部分部件的生产,从而难以获取飞机制造的整体技术。其中作为波音在全球最大的转包合作伙伴,日本参与了波音机身35%的部件制造,每年的转包合同高达100亿美元。然而由这种转包业务积

8、累起来的技术只是一些制造技术,对研制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很难在此基础上生产出自己的飞机,日本转包业务已经发展了近30年,还只是停留在通过参股参与国外飞机制造的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