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ID:7055653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3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_第1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_第2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_第3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_第4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6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A蹊跷侥幸妖娆不屈不挠骁勇善战B玷污粘连砧板拈轻怕重沾沾自喜C骸骨核对弹劾骇人听闻言简意赅D卑鄙裨益碑文沁人心脾纵横捭阖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坚韧朦笼无可厚非望风披靡B尊循熏陶失魂落魄不胜感激C涂抹诀窍郑重其事贻笑大方D私邸树梢蕴涵丰富滥芋充数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②蓝宝

2、石球队很强,这场比赛我们一定要认真准备,不可掉以轻心。③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A留传实力祈使B流传势力祈求B流传实力乞求D留传势力乞求4、下列各句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6A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了数千年,终于开始面对世界;同时,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也日新月异地走向中国。B由于目睹家乡农民生活艰难,加上社会各种腐败现象如雷贯耳,他的心中甚感迷惘和失望。C当我们将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完善成型后,腐败还会出现,但肯定有轻重之别,腐败者的数量将由多如牛毛变

3、为凤毛麟角。D政府是依法谋求和维护社会正义的,舍此而役使群众,为少数人谋私利,或越俎代庖管些不该管的事,那就是不务正业乃至擅权乱法。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李明的写作水平略有改善。B各种拳种、器械及对打,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C他们是否认识到诗的艺术感觉是进入诗的王国的第一张通行证呢?D我们要防止这样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6、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单单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使用一大堆互相没有内部联系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说或一个告,。①也会引导人家去做这类游戏,使人不用

4、脑筋想问题②而满足于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③不去思考事物本质④这种办法,他自己是在做概念的游戏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D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7、下列各句共有的一种修辞格是()①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②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林。③6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④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A排比B反复C借代D对偶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5、A一个红衣女孩从桥那头走过来,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B浏览黄山,我不由得想起了赞美黄山的那句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C下个学期就要文理分班了,你是读文科呢?还是读理科呢?D中学生应该全面发展,你可不能偏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等每科知识都要好好掌握。9、下列句子,划线称谓运用正确的一项()A先祖80多岁了,还笔耕不辍,昨天又写了一篇文章登载在报纸上。B不是我夸口,内子可真是男子汉中伟丈夫,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C我们夫妻全靠这位月下老人的撮合,我们是非去给他老人家拜年不可的。D明天

6、是我令堂的70大寿,我必须赶回家,不然,就显得太没有孝心了。10、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略有不同的一项是()A我还没有迈进院子,就见侄儿飞出房门,欢笑着向我跑来。B一只水鸟从水上掠过,光滑的水面上立刻绣上透明的花纹。C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D明月端坐在山顶,看上去,分明有一座巨大的灯。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写采莲姑娘的生动形象。第一句

7、写采莲姑娘穿的裤子与荷叶成一色,好像是从一块绫罗上裁剪下来的一样。B第二句写荷叶荷花密密匝匝,到处都是,紧挨着人的脸。C三句写姑娘入池采莲,简直与荷叶荷花混成一片,难以分辨。D末句写观者闻歌,伫立凝望,而采莲少女融于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虽觉“有人”却难相见。12、对这首唐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A本诗题为《采莲曲》,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可诗人不让主角明显地出现在画面上,只是把他们当作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B本诗开头两句“荷叶”于“罗裙”、“芙蓉”于“脸”6不是普通的比喻,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

8、体,一幅美丽的图景;裙叶难分,人花难辨。C“芙蓉向脸两边开”与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写法基本相似,都创造了人花映衬,物我合一的境界。但前者侧重描绘芙蓉,后者侧重描绘人面。D本诗意趣生动,诗境含蓄,既写出了采莲少女的青春活力,又表达了观望者的惊奇与怅惘,既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有浓郁的浪漫气息。二、单项选择题II(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被称为寻根派的诸多作家,实际上理论见解和艺术追求并不一致。但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