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设计

信陵君窃符救赵设计

ID:7044942

大小:7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2

信陵君窃符救赵设计_第1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设计_第2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设计_第3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设计_第4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陵君窃符救赵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的特点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信陵君仁而下士和救人之困的精神。本文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传记,先交代人物的基本情况,总写人物基本特点,再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去表现人物。本文的教学重点,应鼓励学生发现并赏析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信陵君及侯赢等人的精神品质,并从中受到启发,能写出自己的启示感悟。教学中可用写旁批的方式对人物进行分析评价或写出启示感悟。作为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教师不必字斟句酌带领学生疏

2、通文句,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带着学生解答疑点难点,提高学生根据语境推知词义的能力。【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中“就”“过”“独”“下”“辞”“无”“存”等文言实词,“之”“以”“者”“所”“安”“何”“故”“且”“莫”等文言虚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2.通过讨论分析,探究信陵君仁而下士和急人之困的精神3.发现并赏析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信陵君及侯赢等人的精神品质,并从中受到启发,能写出自己的启示感悟【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2.发现并赏析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感

3、受信陵君及侯赢等人的精神品质,并从中受到启发,能写出自己的启示感悟【教学难点】1.能根据语境推知词义。2.理解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根本原因,理解侯赢北向自刭的原因。【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士”“战国四公子”的有关常识2.学习1、2、3、4自然段,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3.初步分析侯赢和信陵君的形象,体会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精神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关于《史记》《史记》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中国第一部体通史。《史记》作者,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4、史记》全书篇,包十二、三十、七十、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下到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二、关于“士”及“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有人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

5、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三、关于时代背景: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在长

6、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秦又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中国的计划。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认识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障了两国的安全。四、学习1、2、3、4段: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句中加点词

7、语: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2.致食客三千人3.欲厚遗之4.虚左,自迎夷门侯生。5.侯生摄敝衣冠,6.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7.愿枉车骑过之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秦师过周北门9.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0.从骑皆窃骂侯生。窃为大王不取也11.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12.遍赞宾客,宾客皆惊。13.然嬴欲就公子之名金就砺则利14.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故久立与其客语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幸来告良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5.以: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

8、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欲以观公子巿人皆以嬴为小人,16.为:为大梁夷门监者。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为从者之淹为吾子之将行也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五、概括各段内容,初步评价信陵君和侯赢1.第一部分的两个自然段是怎样介绍信陵君的?明确: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分:“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和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