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23795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信陵君窃符救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陵君窃符救赵学习目的1.了解本文运用语言、行动描写和烘托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2.认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和侯嬴以死报知己的思想感情及他超凡出众的智慧。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烘托手法,有助于理解主人公的形象。学习难点1.对作者塑造信陵君这一形象的理解。2.侯嬴自杀的认识,及本文所体现的作者的生死观.要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观念认识侯嬴是要以死报知己,并用这种行动激励朱亥小心在意务必成功,并坚定信陵君夺晋鄙军抗秦救赵的决心。一、介绍背景,导入本文战国时代,诸侯逐鹿,相与争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
2、域,都需要大批人才。此时,“士”便应运而生。“士”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在某一方面有出类拔萃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便招募这些人,收于门下,被称为“门客”。“门客”在那个时期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掌握政策、运用策略,掌管外交和军队。各国的贵族为了图谋功业,都大量收养门客。但门客中的某些人因为确有才干,所以他们也要辩识真正思贤若渴的明主才能投奔,这样又促使一些贵族具有礼贤下士之风,达到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斗争胜利的目的。魏无忌: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
3、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无忌即信陵君,信陵君是其封号。信陵,地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境内。安釐王把信陵封给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无忌,作为“食邑”(邑中所收租税,由受封者享用和支配),故号信陵君。战国时代,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都以养客著名,并称“四公子”。在“仁而下士,皆谦而礼交之”这方面信陵君比其他三个公子更突出。司马迁对此极为赞赏,所以在文章中洋溢着对信陵君由衷的敬慕之情。《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反映这一内容的传记.二、学生自主学习:(一)概括各段落大意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结构:
4、第一部分(1—2)介绍信陵君的身分和他“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及影响。开头介绍身分是史传的体例。“仁而下士”为一篇之纲。第二部分(3—4)写信陵君结交侯嬴和朱亥,为下文写侯嬴献策和朱亥椎杀晋鄙设伏。这是铺垫。第三部分(5─12)写信陵君窃符救赵。(二)合作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信陵君要"窃符",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1)秦兵压境,赵国主力已失,邯郸不保,危在旦暮,急需救援,救赵等于解救了赵国千万百姓。 (2)赵与魏一衣带水,辅车相依,是合纵缔交的盟国,又有姻亲关系,可谓唇亡齿寒,秦的觊觎天下野心,路人皆知,故救赵
5、等于保魏。 (3)魏王救兵已发,却又因为怕引火烧身,因而"持两端以观望",无异于以邻为壑。 (4)信陵君自己"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仍不见成效。 (5)公子走投无路,"欲以客往赴秦军",但"百余乘"的车骑,这无异于"以卵击石"、"以肉投馁虎","与赵俱死",却心有不甘。 (6)如果不救赵,公子"急人之困"的名节便会失去,甚至亲人受辱。 总之,各种形势决定着赵不得不救,兵不得不出,只是不能自投死地还徒劳无功,"窃符"迫不得已。 公子品格:远见卓识,敢于抗暴,扶助弱小,急危救困,为国忘身。 2、
6、信陵君怎么得来的这个计策?信陵君得到窃符之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费尽周折得到侯生的相助.(1)侯生却坐观生死,冷漠待之,于是心中不快,以身赴死,但心存疑惑:"我岂有所失哉"?宽容自责。 (2)凭对侯生的了解,相信他一定有奇策,虽冷言相待,事出蹊跷,必有隐情,未听忠言,贸然送死,必有遗憾。知人善任。 (3)养士而不能用,与自己的目的相违背。信陵君的"下士"是为了国家储备人才,是有长远的打算的,"今有难,无他端"贸然而死,尚安事客"?目光长远,冷静谨慎。 在文章情节的曲折回环、跌宕措置中,人物的性
7、格渐渐丰满起来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中,有两点知识:一是中国古典小说传承于史传文学,二是,中国古代小说总是动态中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本文章就是范例。 3、你认为计策得以实施的保障有那些?这些都取决于什么? 妙计顺利要实施,侯赢为了成功又提出一系列保障之举: 首先是"窃符"(略)其次是推荐朱亥(略) 再次是排除隐患,公子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以送公子。" 这些人为的效力,无不取决于公子的为人,从如姬的欣然、朱亥的慨然、侯嬴的决然上,可见公子仁义的魅力——"仁者无敌",此举大而言之,为能救
8、赵;小而言之,公子仁厚,有恩于人。 司马迁围绕信陵君还写了大量的人物,写他们都是为了写信陵君,用的烘云托月的手法。正所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4、理解司马迁刻画一人物形象的用意。 虎狼之秦,噬赵窥魏,觊觎天下,一国之命,悬于一人,从莫之所救的草莽行事到问计侯生的理智回归,从定计到窃符,从窃符到棰杀晋鄙矫夺军权终至却秦存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