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041660
大小:68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2-02
《农路穿越箱涵之视界问题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農路穿越箱涵之視界問題解析黃國艦關鍵詞:視界,視距,視野,農路箱涵摘要農路穿越箱涵的路口安全性,常被忽略,因為受害者大部份為弱勢族群,發生交通事故後,往往歸咎於用路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未對於影響農路穿越箱涵的路口安全性逐一詳加檢討,因此規畫設計者不斷地因應當地居民的陳情,而持續複製易肇事路口,無奈的用路人,只得恭請佛陀坐鎮路口,祈求神明保佑行車平安。參見照片1農路穿越箱涵路口現況。影響路口安全性因素甚多,本文針對40公尺路權寬的快速道路兩側側車道與農路穿越箱涵所形成的平交路口之視界問題,以實際尺寸標繪不同交角時之視界,並比較其安全性。依分析結果,以40公尺寬之路權,於兩側
2、各配置兩車道(3.5*2=7M),內側路肩0.5m的情況下,於農路穿越箱涵路口,並不能提供足夠之直接視界,雖然設置了反射鏡,以提供反射視界,但肇事率仍偏高。足證反射視界不能替代直接視界。解決之道有三:一、規畫階段:選線時應該將所有橫交道路納入考量,購足路口需要的用地。二、設計階段:設計者應該依各路口的幾何線形,詳細檢核各行車動線之視界。三、結構設計者應克服困難,以結構創新來提供較佳的路口視界,以增進路口安全。1.營建管理部2.工程師一3.土木技師19壹、前言據95.05.12立法委員吳志揚質詢文書內容,內容為:「立法委員吳志揚針對大溪到觀音的東西向快速道路(台66線)自前
3、93年底以來通車以來,已發生近20起死亡車禍,橫交涵洞存在許多死角,頻繁的車禍有如死亡陷阱,加上平交路口過多,雖名為快速道路,卻快不了,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中時電子報95.05.04報導:「桃圓縣議員及觀音鄉長共同表示:台66線觀音段多處涵洞的轉彎處視線不良,曾發生多起死亡車禍,國內的東西向快速公路都是高架系統,唯獨台66線觀音段有多處平面道路,根本稱不是『快速』道路,當初地方居民強烈反對高架,如今車禍頻傳,附近的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即將有上百家廠商進駐,交通流量只會暴增,全線再不改為高架,恐怕問題會更惡化。該路段的涵洞特別多,雖有紅綠燈號誌,但彎道處視線有死角,已奪走數
4、條居民的性命。公路總局代表說,觀音、新屋段的平面道路多,不僅危及行車安全,也影響車速,公路總局也很無奈,因為當初是地方居民的要求,若要改回高架,須報交通部重新評估,涵洞的安全設計確有改善的必要。…」。交通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相當複雜的,而不良路口的產生,涉及各個階段與各執行單位及民眾。本文針對視線不良的問題,分別就視距、視野與農路穿越箱涵交角之關係,以實際尺寸圖解加以解析。貳、視距一、交通部頒布「公路路線設計規範」有關視距的規定:【註1】(一)第3.3節視距分為1、停車視距2、應變視距3、超車視距三種,列述如下:1、停車視距Ss:安全停止車輛之視距。駕駛人發現車道中有障礙物
5、,自反應、煞車至完全停止車輛所需之距離。停車視距應使用於各級公路。2、19應變視距Sd:安全變換車道、車速、車向或停止之視距。在車輛行進中遇到非遇期或較複雜的資訊、路況,可能影響駕駛人辨識或認知其潛在危險性,駕駛人仍得以充分、有效地變換適當車道、車速、車向或停止,完成安全駕駛所需之距離。應變視距適用於各級公路;視距不足時,應以各類交通管制措施輔助之。3、超車視距Sp:雙向雙車道,安全超越前車之視距。在雙向雙車道之公路,駕駛人得以不影響前方車輛行駛,行駛對向車道於對向來車會車前,完成安全超越前車所需之距離。超車視距僅適用於鄉區之雙向雙車道公路;視距不足路段,應劃設禁止超車標
6、線或於適當區位設置超車車道。最短停車視距及超車視距規定如表1所示,一般情況宜採用建議值。表1最短停車視距與超車視距設計速率Vd(公里小時)停車視距Ss(公尺)超車視距Sp(公尺)容許最小值建議值容許最小值建議值607085290410505565240340404045200280303030160220252525140195視點及目標高度如表2所示,駕駛人視點高度與目標物高度之規定,以內線車道中心丈量平縱面視線方向可視距離之最小值。表2視點及目標高度駕駛人視點高He(公尺)目標物高Ho(公尺)停車視距應變視距超車視距191.050.150.151.3(二)第4.2.4
7、節平面交叉之管制與視界三角1、平面交叉之管制可分為「讓」標誌、「停」標誌、號誌及無管制四種管制方式。2、平面交叉處需具有充分視界,以看清叉路上左右來車,各種管制方式之視界距離及相關規定詳見部頒「交通工程手冊」。二、交通部頒布「交通工程手冊」有關視距的規定:第6.2.5節視距內容如下:交叉路口之最短視距包括下列三種:(一)停車視距(Ss):安全停止車輛之視距。(二)「讓」標誌穿越視距(Dy):次要幹道車輛可以依設計速率安全穿越主要幹道之視距。(三)「停」標誌穿越視距(Dt)及轉向視距(Dr):次要幹道車輛從停止線前開始啟動、穿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