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

ID:70326409

大小:65.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11-30

上传者:老李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_第1页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_第2页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_第3页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_第4页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_第5页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_第6页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_第7页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_第8页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_第9页
资源描述: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点24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命题趋势】分析诗歌情感是诗歌必考的内容,一般以答题的方式出现,所占分析较高,一定要作为备考的重点,抓住要领,强化训练。【真题再现】一、【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考点详解】把握诗歌主旨情感的五要点:1.明确古代士大夫的情怀。传统士大夫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儒家要求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怀国运民生;道家启发他们在自然田园里安放心灵,回归纯朴与真性情;佛家会让他们恋土怀乡、感叹生命短暂与人生无常,参悟个体、宇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找准主旨句(含标题)。诗歌常有点明主旨的句子,如律诗中的首联和尾联往往关乎作者的思想情感,颌联和颈联常常含有艺术手法。还有的诗歌标题就揭示了主旨。3.知人论世,看清背景。“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入手。4.把握诗歌意象、意境的内涵。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之一是使用意象、意境表情达意,所以读懂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内涵是解读诗歌主旨的重要依据。理解意象的内涵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歌作品,不能拘泥固化,因为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诗歌作品中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如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的《蝉》中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柳永的《雨霖铃》开篇就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5.从诗歌中典故的意思反观主旨。作者创作诗歌时,有时会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考生如果了解这些典故,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旨。【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注)①山房,山中的屋舍。②丁大:作者友人。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送李端卢纶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注]苏轼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注)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歧亭:在今湖北麻城,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尾联貌似与送别没多大关系,实际却紧扣送别,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四镇薛侍御东归① 岑参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②稀。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③。(注)①天宝十四年前后,诗人供职于封常清幕府。安史之乱初起,封常清受命征剿安禄山,因仓促而兵败,被削官。这首诗就作于此时。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③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崖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快阁①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②。(注)①此诗作于太和知县任上,快阁在太和县东澄江边上②传说阮籍作“青白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③与白鸥盟:语出《列子黄帝》,后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7.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十八日,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九死一生。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过着近似流放的生活。此年中秋,距苏轼入狱已近一年,也是其被贬之后的第一个中秋。这首诗“凉”字指“秋凉”,此词描绘了哪些“秋凉”景象;“凉”还指人生世态炎凉,请指出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情感。8.阅读下面的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绮罗春·红叶张炎①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②、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注)①张炎,出身南宋名门世家,宋亡后不仕新朝。作本词时,张炎应元政府的征召而被迫北行,栖止京城大都。②舣,停船靠岸。在这首词中张炎借“红叶”寄托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9.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送魏大从军①陈子昂匈奴犹未灭②,魏绛复从戎③。怅别三河道④,言追六郡雄⑤。雁山横代北⑥,飞塞接云中⑦。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⑧。[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②匈奴犹未灭:暗指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③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④三河: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⑤六郡雄:这里指西汉时立功边地、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⑥雁山:雁门山。代:代州。⑦飞塞:一作“狐塞”,即飞狐塞,又称飞狐口。云中:云中郡。⑧燕然:山名。《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遂登燕然山,……割石勒功,记汉威德,令班固作铭。”结合诗句分析首联、尾联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注) 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模拟提升】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bū)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1)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对月兴叹,表现了时荒世乱的局势。上句点明了“野泊”的原因,下句对应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诗人对眼前现实感到困苦,对未来感到迷茫。B.颔联上句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是静景;下句诗人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是动景。动静结合,气象开阔,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C.颈联写诗人借酒浇愁,而酒却化成过客之泪使愁绪更浓。浪花翻卷,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D.尾联转笔写到国家的动乱,境界陡然开阔。暗用《登楼》的颈联“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2)请以首联为例,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愁”心的。(3)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春思①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①《春思》写于作者被贬时。②历乱:花枝烂漫的样子。(1)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为七言律诗,其中“黄”“香”“长”为韵脚。B.首句点染出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次句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C.诗歌绘景形象生动,“青青”写出草色的碧绿,“黄”写出初春杨柳的色彩。“历乱”写出桃花盛开之状,“香”突出李花的香气。D.作者意在表达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中。(2)景物描写对抒情有什么作用?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作者抒发感情能突破常理,结合诗歌的后二句加以赏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苦雨叹[宋代]陆游九渊龙公出忘还,瓦沟垂溜声淙潺,茫茫大泽北际海,潋潋平湖南浸山。吾庐四望路俱断,蛙黾争雄乱昏旦。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今年十分喜有秋,岂知青秧出禾头。老夫一饱复缪悠③,听儿读书宽百忧。[注释]①黾:古代蛙的一种。②青秧出禾头:庄稼经雨出芽,此为灾年之兆。③缪悠:虚妄不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开篇想象新奇,用龙王出游忘还来写大雨连绵不绝、多日不停的现状,照应了题目“苦雨”二字。B.“茫茫”和“潋潋”形象地描绘出湖泽因雨大而水阔的样子,景象壮丽,意境雄浑开阔。C.本诗作为七言诗,章法整齐,讲究押韵,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D.本诗语言自然精炼,最后四句明白如话,体现了陆游在诗歌语言上反对粉饰雕琢的主张。(2)陆游自言:“我思杜陵叟,处处有遗踪。”在这首诗中哪些诗句有“杜陵叟遗踪”?试举两例加以分析。(3)本诗标题的“苦”和全诗最后的“忧”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送友游吴越[唐]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承诗题,巧妙解题,既点明友人去处,又暗示送者处处为游人着想的深情。B.颔联是诗人对友人种橘植莲的提醒,透示着二人心心相知的情趣,显得含蓄隽永。C.颈联直接用意象组合,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杨柳岸晓风残月”同妙。D.诗中的景物描写,是诗人的想象。作者想象着友人畅游吴越欣赏到的美景与乐事。(2)请赏析颈联中的“火”字。(3)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注: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十一月三日到任。次年上元日写下这首词。写完这首词后,他在《超然台记》中追述:“始至之日,岁比不登,连年蝗旱,民不聊生。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1)下列对词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B.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形容密州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尽管词人只看到了农家社稷的鼓箫乐奏,但却久久不愿离去。C.“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冷,却是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D.“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2)词题为“密州上元”,上片却写钱塘上元之景,有什么作用?(3)细读全词,分析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