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某工程井点降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哈尔滨某工程井点降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ID:7027257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2

哈尔滨某工程井点降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哈尔滨某工程井点降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哈尔滨某工程井点降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哈尔滨某工程井点降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哈尔滨某工程井点降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哈尔滨某工程井点降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哈尔滨某工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哈尔滨某建筑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8月8日一、工程概况哈尔滨圣亚极地海游馆位于哈市松花江北岸的月亮湾,像一只栩栩如生的巨型“贝壳”静卧在太阳岛景观大道边。该建筑外边线最长达115m,最宽40m,地上三层,建筑高度约20m,地下一层,基槽底标高-6.700m,占地面积约3500m2。二、场地地质概况依据2004年6月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质概况如下:1、场地地貌单元为松花江岸河流冲积形成的高漫滩,地势相对较平坦,南高北低,最大高差1.77m。2、地层大致分为:第一层杂填土(层厚1.3-3.5

2、m),第二层粉质粘土(层厚0.4-3.1m),可塑,含少量水,第三层为粉砂(层厚2.3-7.5m),第四层为细砂(层厚1.8-8.9m),埋深5.5-10.3m,第五层为粗砂。三---五层多呈饱和状态,松散,稍密。3、拟施工场地为第四季冲积形成的粉质粘土、砂土组成,根据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特征地层分10层,并有透晶体夹层。4、拟施工场地有地下水,水位在3.8-5.7m之间,为砂类地层中的潜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及江水,无压。地下水稳定水位在113.32-115.21m左右。据水文站报导松花江目前水位为111.91m,基槽底标高为-113.1m。因此必须进行降

3、水处理,方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三、降水设计1、井型选择与井点结构该场地地下水为松散层中孔隙潜水,含水层多为细---中粗砂结构,降水深度6m以上,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沿基槽周边每隔25m设置一个降水井点,运用管井动力集水原理,用潜水泵不断抽取管井内的积水来降底地下水位。井管用材采用直径300mm的乔式钢管滤水管,管长24m,为保证滤水速度快,降水效果好,井管全部采用滤水花管,为防止粉细砂渗入井内,钻孔直径比井管外径大250mm,周边用3-15mm的砾石填充作为过滤层,离地面0.5m范围内用粘土回填并夯实。成井后下入50T/h40m扬程的深井潜水泵及抽水管,用

4、Φ75排水管排入排水管道或江边低洼地带。2、渗透系数K值的确定渗透系数K值依据周边工程和近年来降水作业的经验值确定K值为20。四、降水计算1、涌水量:假想半径:x0=√(F/π)=√(6701/3.14)=46.2m降水深度取:6m抽水影响半径:R0=1.95s√HK=1.95×6×√18.19×20==223m根据施工降水经验取R=223×0.8=178.4mQ=1.366K(2H-S)S/lgR-lgx0=1.366×20×(2×18.19-6)×6/(lg178.4-lg46.2)=8487m3/d=0.098m3/s2、降水井点数计算选用50T/h

5、×40米扬程的水泵工作,每天每个井点极限抽水量为720m3/d,其降水井点数n=(8487m3/d)/(720m3/d)=11.8(眼)通过计算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沿基坑周边井距348/12=29m,布设12眼降水井点。3、管井井点布置及校核考虑工程基槽开挖平面为渐变“贝壳”不规则形状,计算时类似取为矩形,综合考虑目前为汛期,松花江及地表水位要比勘察时升高,及其它不确定、不可预见等因素的影响,井点实际布置间距取25m,经多次拭排确定设348/25=14眼井,井深24m,布置见附图:14个管井井点距建筑物中心的距离:x1=42.284mlgx1=1.626x

6、2=31.072mlgx2=1.492x3=45.542mlgx3=1.658x4=61.878mlgx4=1.792x5=63.184mlgx5=1.801x6=44.735mlgx6=1.651x7=27.074mlgx7=1.433x8=32.090mlgx8=1.506x9=46.396mlgx9=1.666x10=63.922mlgx10=1.806x11=71.266mlgx11=1.853x12=58.756mlgx12=1.769x13=46.285mlgx13=1.665x14=34.260mlgx14=1.535lgx1x2······

7、x14=1.626+1.492+1.658+1.792+1.801+1.651+1.433+1.506+1.666+1.806+1.853+1.769+1.665+1.535=23.253总涌水量:Q=1.366K(2H-S)S/{lg178.4-(1/14)(lgx1x2······x14)}=1.366×20×{(2×18.19-6)×6}/{lg178.4-(1/14)×23.253}=8433m3/d=0.098m3/s与上面公式计算的总涌水量相符合,故总涌水量、管井井点数和布置距离基本满足本工程降水要求。       ==============

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