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分析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分析

ID:6952558

大小:34.5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3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分析_第1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分析_第2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分析_第3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分析_第4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分析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以及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可以归纳为三点:造成流出地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短缺;造成劳动力流出地的农地荒废;抬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本,使农村劳动力投入产出效率下降等。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负反馈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分类   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

2、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剩余是相对的剩余,即隐形或不充分就业的剩余,其边际生产率为零。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积累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的需求而日渐增多的剩余劳动力。二是效益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产业的更替等原因使部分劳动力剩余。三是结构型农业剩余劳动力。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经济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及工矿企业转移,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产生的剩余。四是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指由于农业生产

3、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农忙时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较多,农闲时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在农闲时产生部分剩余劳动力。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   第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部分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要,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资本存量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也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从而导致农村富余人员增加。   第二,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随着农民物资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

4、业边际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农民家庭直接减收。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隐形失业者。   第三,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近1.3亩,是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4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500万亩-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与

5、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000万人-1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第四,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实施。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施肥、收种、除草、灭虫等田间管理的劳动时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地提高,使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 造成流

6、出地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短缺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自发、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初级阶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社会问题,在农村人力结构上不利于农业生产,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使农村发展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本来就不高,加上年轻有文化或有一技之长青壮年随“流”而去,另一部分人转入当地第二、三产业,使得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在农村出现了“断层”,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逆转,实现收益与预期相背,“青壮去务工,种田童老姑”的现象极为普遍。农田耕作效率下降,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有的地区甚至造成田地荒芜。这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后果之一。在我们调查的湖南澧县宜万乡、桃源

7、县桃花源镇、双峰县石牛乡等三个乡镇的数据看,三个乡的总劳动力人口为60653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为20572人,占总劳动力人口的34%。外出务工农民趋于年轻化,综合素质相比于长期滞留农村的中老年人口较高。青壮年劳动力一直是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力,特别是18岁-40岁之间的青壮年一直在历次调查中占了绝大部分。而本次的调查中35岁-39岁年龄段留村村民大大增多,也就是说35岁以下年轻人成为了外出务工的主力军。这可以从留村村民,即调查对象的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