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49000
大小:30.9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31
《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的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的比较分析 摘要:选择理想的纳税方式,是为了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把资金沉淀于企业,增强活力和发展后劲,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纳税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客户的经济利益。选择增值税纳税方式应当慎重,应当全方位考虑。 关键词: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率 1994年税制改革,为了配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我国将增值税的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根据税法规定,对这两类纳税人在税款的计算方法,适用税率以及管理办法上都有所不同,即对一般纳税人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扣税的计征办
2、法,应纳税额=销售额×17%-进项税额;对小规模纳税人则实行按征收率计算的简易征管办法,应纳税额=销售额×6%或4%,6%为工业企业,4%为商业企业。 税法规定划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基本依据,原则上是纳税人的年应税销售额的大小和会计核算的健全程度,但最主要的是以下2个标准: 第一,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第二,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
3、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作为企业来讲由于不同的纳税人税率不同,相同的销售收入两种计算方法应缴纳的增值税肯定不同,企业用何种方式计征关键是要看企业的“增值率”,即企业增值额与不含税进货金额的比例。 设“税负无差异点”的增值率为R,根据“税负无差异”原理列出方程求解如下: ×17%-1×17%=×6% 则: R=54.55% 当征收率为4%,税率为17%时,企业的“税负无差异点”增值率为30.77%;当征收率为6%,税率为13%时,企业的“税负无差异点”增值率为85.71%;当征
4、收率为4%,税率为13%时,企业的“税负无差异点”增值率为44.44%。如果是工业企业增值率高于30.77%时,适用简易征收率方法对纳税人有利。增值率低于30.77%时,则适用凭票抵扣计税方法即一般纳税人有利。只要找出增值率的“税负无差异点”,在这一增值率水平之上,企业适用简易征收率比较合适。在这一增值率水平之下,企业适用凭票抵扣方式即一般纳税人比较有利。 XX年底,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实施增值税转型,新增值税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继出台,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及其细则调低了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新条例实施细则第28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
5、标准为: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其余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资格认定,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同时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不
6、再区分工业和商业设置两档征收率,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目前的3%。 自XX年起,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假定某企业生产经营对象是普通税率的商品,销项税额适用税率为17%,且进项税额适用的抵扣税率也是17%,设“税负无差异点”的增值率为R,根据“税负无差异”原理列出方程求解如下: ×17%-1×17%=×3% 则: R=21.43% 即当企业的增值率R大于21.43%时,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比作为一般纳税人更为有利。同理可以求出,当企业进销适用税率为13%时,企业的增值率如果大于30%,则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比作为一般
7、纳税人更为有利。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对照以上的“税负无差异点”增值率选择增值税纳税人的身份;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考虑一般纳税人固定资产抵扣政策的变化,那么,征收率降为3%的单个政策,势必导致众多纳税人通过税收筹划,趋于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来遵从税法。 企业选择理想的纳税方式,是为了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把资金沉淀于企业,增强活力和发展后劲,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纳税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客户的经济利益。选择增值税纳税方式应当慎重,应当全方位考虑,综合比较分析,这不仅涉及本企业的税负和经济利益,而
8、且影响到客户的税负和经济利益。既要考虑本企业情况,又要考虑供应商及客户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考虑自身税负高低,而且要考虑降低采购成本,赢得客户扩大销售,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