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群众信访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群众信访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

ID:6947658

大小:35.2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31

关于乡镇群众信访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乡镇群众信访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乡镇群众信访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乡镇群众信访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乡镇群众信访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乡镇群众信访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乡镇群众信访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各地群众信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问题不断增多,信访数量逐年上升,信访内容日益复杂,信访形式凸显多样,从表面现象看,有反映干部作风问题、经济问题、政令不通、违法乱纪和拆迁补偿等问题,涉及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信访矛盾尖锐对立,情绪异常激化,非法闹访、缠访等大幅上升,突发性信访问题和过激行为增多,处理信访问题的紧迫性增强,信访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群众信访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正确认识群众信访突出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一、当前信访突出问题的特点   近

2、年来,各地发展迈入了快车道,经济总量逐年攀升,社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期,但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凸显,因各种利益诉求导致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不断产生,拆迁改造、土地征收、民生保障、劳动社会保障、资源环境整治、涉法涉诉等问题成为近年来信访突出问题。信访突出问题呈现出以下几项特征:   (一)主要集中在利益分配的信访问题。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以维护和争取个人利益而提出的诉求;二是对违法违规问题的反映和举报。从我镇的信访突出问题总体情况看,个人利益诉求占的比例最大。特别是在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领域,因利益主体的利益受到侵害而引发的矛盾最为突出。   (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3、信访突出问题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点,在一部分信访突出问题基本上得以缓解的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有关政策的出台,一些新的热点难点问题又凸显出来。早些年信访主体主要是以优抚对象、老幼病残、贫困户为主,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改造的进程加快,失地农民、城乡无业人员成为信访的主要群体,上访的内容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扩大到拆迁改造、土地征用遗留问题等内容上来。   (三)信访形式趋于多样化。随着网络新兴媒体、通讯工具的普及,群众反映问题的途径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微博的出现,使“每个人手中都有传声筒”,有些群众选择通过网络曝光问题和案件;也有部分群众,为引起重视、扩大影响,将上访问

4、题夸大,选择在重大节日、重大政治活动等敏感时期上访,甚至刻意伺机越级进京上访;甚至出现一些老上访户、“钉子户”长期驻京上访、以访为业等。   (四)信访案件逐渐复杂化。当前我镇群众上访的问题,有个人诉求,也有群体矛盾;有政治和经济上的交叉,正常而合理的利益诉求与政治博弈交织在一起,使得社会矛盾趋于复杂化。同时,参与主体多元化、组织化倾向日趋提高,跨地域的集体上访时有发生,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有所增加,加上社会舆论、媒体关注,使信访问题的处理越来越复杂和被动。 二、引发信访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遗留问题。就我镇信访问题排查情况看,征地拆迁、二轮土

5、地承包等在改革中引发的信访问题,占到信访总量的87%;涉法涉诉类问题,约占信访总量11%。由于“缺乏政策依据”,使得这类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形成了多年难以解决的“历史积案”。   (二)百姓权利觉醒速度超过司法完善程度不少信访问题属于人民内部协商、调解不成的矛盾,应该依照司法程序进行解决。但实践中,往往应该经过法院、公安局、检察院依法立案的问题,当事人却选择到信访渠道“说个理儿”,这一方面是因为信访活动的准入门槛较低,上访不受申诉、案结和生效的时间限制,不受法律诉讼规则的认知成本限制,也不受审查有无原告资格的司法程序制约;另一方面,我国司法体系的不健全,部分地区出现执法不公

6、的情况,也是形成群众“信访不信法”的客观原因。   (四)政策执行层面存在的差距和偏颇大量信访问题发生在基层,而引发基层群众上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个别地区的基层单位或个别企业,违反国家政策,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   (五)“官本位”作风激化社会矛盾部分地方干部出于“政绩”、私利等考虑,隐瞒下情、掩盖矛盾、堵塞言路、压制民意,群众呼声得不到及时的反映和疏通。甚至还有个别干部知法犯法、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不能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行政不作为,直接或问接引发或激化社会矛盾,使群众被迫“越级”上访、“进京”上访。   (六)文化因素让百姓依赖权利诉求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形成

7、了百姓对行政权力诉求的依赖性,“过去告状到衙府,现在告状去政府”,浓厚的“青天情结”,让群众有了问题,习惯于找“大官”批示、找“清官”表态,寄希望于通过“越级”上访,“以上压下”地解决本应是司法范围内的不公问题。“万能信访”的思想误区,使很多群众认为政府可以“包打天下”,有限的政府面对无限的公众利益诉求,难免出现处置不及时的情况,甚至政府直接成为矛盾冲突的对象。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看,今后做好群众信访工作的任务依然繁重、艰巨。   (一)信访积案的难度不断加大。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信访人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解决的难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